李大元抬手轻挥,三组分装在玉盒中的药材"嗒嗒"落在案几上,赤阳草的嫩芽还凝着晨露,离火籽在盒中泛着暗红微光。"试试吧,"他抚过五气朝元炉斑驳的炉壁,声音里带着几分期待与了然,"第一次开炉十有八九要砸,这三副药材不过三块下品灵石,就当给丹炉喂个见面礼。"
戊木阳望着药材,《万药典录》中关于培元丹的记载在识海翻涌。他深吸口气,将青铜丹炉移至身前,指尖掐诀引出一缕木系灵气。按照丹方所述,先投入赤阳草嫩芽,青芒闪过,叶片在灵力浸润下化作赤红灵液;紧接着青木藤蜷曲着坠入,两股灵液交融时,丹炉内腾起袅袅青雾。
"稳住心神,别被药香乱了神!"李大元的提醒从身后传来。戊木阳瞳孔微缩,强行压下因精神力消耗产生的眩晕感,将玄水苔、金沙子依次投入。当厚重的厚土块落入丹炉时,灵液剧烈震颤,竟凝成一团混沌的泥浆状。
"快引离火!"老丹师的声音陡然拔高。戊木阳仓促间调动火灵根,指尖迸发的火焰却泛着不稳的橙红。离火籽刚接触灵液,丹炉内突然发出尖锐的爆鸣,紫黑色浓烟冲天而起,九颗漆黑如炭的废丹"砰"地炸出炉口,其中一枚擦着戊木阳耳畔飞过,在墙上砸出焦黑的坑洞。
"呼......"戊木阳瘫坐在地,额角冷汗浸湿发梢。他这才惊觉后背衣衫己被冷汗浸透,精神力的过度消耗让识海阵阵刺痛,仿佛有成千上万根细针在扎。
李大元捡起一块废丹,在掌心碾碎:"灵液调和时木气过盛,塑形阶段火灵又太弱。"他指向满地狼藉,"看到了?这就是炼丹的常态——成百上千块灵石投进去,换回来的可能只是一炉炉废丹。"老丹师袖中滑出三块下品灵石,精准落入戊木阳掌心,"去坊市再买三份药材,明日继续。"
戊木阳攥紧灵石,触感带着灵石特有的温润。他忽然想起小石头在杂役寮房啃黑面馍的模样,想起丫丫每月仅有的五块灵石。原来这看似简单的培元丹,背后竟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资源堆砌。
"记住,"李大元的声音混着丹房内未散的焦糊味,"灵石能买来药材,却买不来火候;能堆出境界,却堆不出真本事。"他抬手召来一缕五色火焰,在掌心凝成丹炉形状,"你这五行灵根,天生便该在丹火中涅槃。"
夜色渐深,戊木阳离开丹房时,怀中的《灵识锻神篇》硌得胸口发疼。山风卷着废丹崖的浊气扑面而来,他却握紧了拳头——或许正如师傅所说,炼丹师的路是灵石铺就的,但他这条由五行混沌铺就的丹道,注定要走出不一样的火光。
次日,卯时三刻,宗门市坊的晨雾还未散尽,青石板路上己挤满了往来修士。戊木阳攥着三块下品灵石,混在背着药篓的外门弟子中,穿过那座刻满云纹的坊市牌坊。扑面而来的是混杂着药香、铁锈味与灵禽羽腥味的奇特气息,此起彼伏的叫卖声中,偶尔夹杂着法器相撞的清鸣。
坊市呈八卦形布局,中央主道两侧林立着三层木楼,挂着"聚灵阁""百炼堂"等招牌,檐角悬着的青铜风铃随着灵气波动叮当作响。两侧支巷则挤满了临时摊位,修士们或蹲在草席上,或支起简易木架,展示着从灵草矿石到残破玉简的各色物件。
戊木阳贴着墙边前行,目光扫过摊位上的药材。突然,他脚步一顿——前方角落里,一个满脸褶皱的老修士正昏昏欲睡,面前摊开的麻布上随意摆着几株干枯灵草,其中一株灰扑扑的藤蔓状植物,竟让他丹田内的五色气旋微微震颤。
"这株...灵草怎么卖?"戊木阳蹲下身子,声音尽量平稳。他在《万药典录》中见过此草的记载:三品灵草,对锤炼神魂有奇效,完整植株应呈赤金色,而眼前这株因采摘后保存不当,表面覆满灰斑,看上去与一品杂草无异。
老修士打了个哈欠,浑浊的眼珠转了转:"一块下品灵石,拿走。"他嘟囔着,"昨天在后山摘的,看着有点灵气,没想到放了一夜就蔫成这样。"
戊木阳心跳陡然加快。正常三品赤魂藤至少值二百块下品灵石,若能洗净表面杂质,恢复药效,对修炼《灵识锻神篇》将大有裨益!他强装犹豫:"可这草看着快枯死了,我拿回去也只能当柴烧..."
"罢了罢了!"老修士不耐烦地摆摆手,"半块灵石,不能再少!"
成交的瞬间,戊木阳只觉掌心发烫。他迅速将赤魂藤收进储物袋,转身混入人流。身后传来其他修士的嗤笑:"这傻子,花半块灵石买枯草!"他却忍不住勾了勾唇角——在废丹崖吸收驳杂灵气的经历,让他对药材品相有了独到眼光,这株看似枯萎的赤魂藤,分明是蒙尘的明珠。
当他购齐培元丹的药材返回丹房时,李大元正在炼制一炉清窍丹。老丹师瞥见他匆匆藏起的麻布包,浑浊的目光闪过一丝锐利:"坊市捡漏了?"见戊木阳点头,他突然笑了:"记住,真正的丹师,不仅要会炼药,更要会识药。去把那株赤魂藤洗净,为师教你用它炼制'凝神丹'。"
戊木阳心头一震。原来师傅早己看穿一切,而这意外得来的三品灵草,或许正是他踏上真正丹道的第一道契机。丹房内,五气朝元炉的火焰突然窜高,映得师徒二人的影子在墙上摇曳,宛如即将展开的丹道长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