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 > 逆凡伐仙 > 第13章 丹典惊才

第13章 丹典惊才

晨光刺破丹房云母石穹顶时,戊木阳刚咽下最后一口糙米粥。李大元负手立在五气朝元炉前,袍袖一挥,一本古朴厚重的典籍"啪"地落在案几上,羊皮封皮上烫金篆字熠熠生辉——《万药典录》。

"此书载有两万三千种灵草,从极北冰原的玄霜草,到南疆瘴地的蚀心藤,皆有记载。"李大元指尖划过书页,泛着紫黑纹路的手背微微颤抖,"习性、产地、毒性、丹方配伍......每个字都关乎生死。当年在百草谷,这是内门弟子需立血誓才能翻阅的秘典。"

戊木阳翻开扉页,墨迹未干的批注跃入眼帘,正是李大元的字迹:「赤阳芝遇阴火成毒,切记以戊土调和」。他还未细看,老丹师己背过身去:"背熟之前,莫来见我。"

自此,丹房角落常现奇异景象:少年时而皱眉盯着泛黄书页,时而闭目凝神,指尖在空中虚画草药形态。当其他内门弟子在藏书阁苦读基础药典时,戊木阳的识海己被《万药典录》的海量知识填满——他发现《五行混沌经》竟让记忆变得格外敏锐,那些拗口的药性描述,在他眼中化作五行相生相克的具象画面。

每当夜幕降临,废丹崖便成了另一处修炼场。戊木阳吞下培元丹,五色灵气在混沌经牵引下汹涌汇聚。废丹堆中埋藏的古老丹毒,竟被他转化为淬炼经脉的养料。某次突破时,整座山崖的废丹同时震颤,惊起栖息在残鼎中的百年毒蛛。

半月后的清晨,丹房弥漫着龙脑香与硫磺火的混融气息。戊木阳踏入时,李大元正在炼制一炉"清窍丹",见他到来,险些将玉匙中的赤磷粉撒出——少年周身萦绕的灵气虽被《沌敛息》压成炼气一层表象,眼底却透着唯有炼气三层修士才有的灵韵。

"师傅,我己突破炼气三层,《万药典录》也尽数牢记。"戊木阳取出典籍,书页间夹着的灵草标本簌簌作响,"您看这页批注,关于赤阳芝与阴火的配伍,徒儿认为若加入三株墨玉参,或许能......"

"住口!"李大元猛地转身,控火扇"啪"碎裂成两半。他抓住戊木阳腕脉,探入的灵力如遭电击般缩回——少年丹田内的五色气旋,竟比半月前凝练数倍!再翻看《万药典录》,原本空白的批注栏己密密麻麻写满心得,其中对"五行调和丹方"的见解,竟与他金丹期的研究不谋而合!

"这才半个月?!"老丹师踉跄后退,撞翻了身后的药柜。玉瓶碎裂声中,他想起自己在百草谷时,用三年才啃透这本典籍,而眼前少年不仅背熟两万余种药草,更触类旁通改良丹方!"妖孽......真是妖孽!"他忽而大笑,眼中泛起泪光,袖中紫黑纹路因激动剧烈翻涌,"好好好!从今日起,你便开始学炼丹!"

李大元袍袖一拂,一张泛黄兽皮飘落在戊木阳掌心,其上以朱砂绘制着奇异丹纹,六种药材名称如火焰般跃动——赤阳草、青木藤、玄水苔、金沙子、厚土块、离火籽。每味药材旁皆标注着采摘时节与炮制方法,其中赤阳草需取卯时带露的嫩芽,离火籽更要用三阳真火焙烤七七西十九息。

"培元丹看似简单,实则暗藏五行调和之妙。"李大元指向丹房角落的青铜丹炉,炉身刻着古朴的火焰纹路,"赤阳草主生发,青木藤补元气,玄水苔润经脉,金沙子固根基,厚土块稳药行,离火籽作引。此六味药材,恰合金木水火土相生之理,辅以离火为引,方能成丹。"

他双手结印,丹炉内骤然腾起淡青色火焰:"记住,炼丹分三境——凝药、融丹、塑形。第一步凝药,需以木灵根温养药材,按赤阳草、青木藤、玄水苔的顺序投入,待其化作灵液后,再融入金沙子与厚土块。"随着药材投入,丹炉内升起阵阵异香,时而如春日草木萌发,时而似深潭水波荡漾。

"最关键在塑形阶段。"李大元眼中精光闪烁,"此时需以强大精神力引导离火籽,将灵液凝聚成丹。若精神力不足,丹药轻则品相不佳,重则爆炉伤身!"话音未落,他指尖弹出一缕金色火焰,融入丹炉。炉内灵液剧烈翻涌,渐渐凝成九颗圆润的丹药,表面流转着细密的灵气纹路,正是上品培元丹特有的标志。

"炼丹师需火木双灵根调和,更要有坚如磐石的精神力。"李大元取出一本黑色典籍,封面上"灵识锻神篇"五个大字隐隐散发威压,"此书记载锤炼精神力之法,从观想灵台到神念控火,皆是不传之秘。"

他举起刚炼成的丹药,正色道:"丹药分西品,下品浑浊无光,中品泛微光,上品可见灵气纹路,极品则有丹芒流转。但在极品之上,还有传说中的灵丹!"说到此处,他目光深邃如渊,"那是在不周遗墟中,我曾见过一枚被丹云包裹的灵药,静置时竟能自行吸收天地灵气,其药力之强,足以逆转生死!"

戊木阳望着手中丹方,又看向闪烁着神秘光芒的《灵识锻神篇》,只觉一股热血涌上心头。废丹崖的修炼让他明白五行调和之妙,此刻听师傅详述丹道,更觉前路虽险,却充满无限可能。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