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小渔民穿越:1980, > 第3章 忙碌的日子

第3章 忙碌的日子

林峰接过梁老板递过来的香江币,然后说道:“梁老板,真是太感谢您了!我们明天这个时候还是会来这里和您进行交易的。不知道您明天能不能帮我们带一些船用品过来呢?当然啦,这些用品肯定是不违反规定的哦。”

梁老板听后,稍稍思考了一下,然后回答道:“嗯,不知道你们具体需要些什么东西呢?如果是一些不太麻烦、不会影响到我时间行程的用品,我倒是可以帮你们带一带。但要是太麻烦的话,可能就不太好办啦。”

林峰连忙解释道:“梁老板,您放心,我们需要的东西都很简单。您就帮我们带几桶专门用于纤维船的胶水,还有一些纤维布就行了。数量方面,您就按照不违反规定的标准来准备吧。”

梁老板想了想,觉得这些东西都很容易买到,而且也不会给自己带来太多麻烦,于是便随口答应道:“行吧,这些东西都好买,我可以帮你们带。不过,我看你们买这些东西,是打算自己做小舢板用吗?”

林峰笑着点了点头,回答道:“哈哈,梁老板您真是个明白人啊!没错,我们就是想自己做纤维船。” 现在大一点的纤维船还没有那么普及呢,大多数人还是用纤维做小舢板比较多。内地就更加没有,纤维船好打理安全。做成后又一项生意,船厂。

回程就轻松多了,蟹笼换鱼饵重新放下去,一边开船一边聊天,时间过得也很快三西个钟到家。

林峰严肃的跟哥们几个说:咱们的作业方式只要被别人看一眼就可以模仿。还有卖鱼货这边也要守口如瓶。趁大家没反应过来,干个一年就可以普及给大家了。

林卫东林建国林学彬三个默契会心答应:必须的,一年后咱们就全都有了。

林峰:6400香江币折合咱们的钱也就3200左右,当然这些钱咱们藏起来留着以后换物资更划算。剩下这些小螺,小蟹,小鱼,卖一卖就够所有开销了。

林峰他们回到家晚上七八点了,让林卫东交代他弟弟林卫国跟林学彬家的的老二林学海明天清早把剩下的鱼货拿去甩卖。

第二天下午三点林峰收获满满之后,如期而至,跟梁老板交易完鱼货。从梁老板运输船搬下来十桶胶水,十捆纤维布。鱼货6500减去胶水纤维布1250,到手仍然5250香江币。

渔船背靠夕阳逆风而行,春季的东风和缓,夕阳将海面染成橘红,渔船破浪而归,船尾拖出一道金色的水痕。东风轻拂,带着海盐与鱼腥的气息,却让林峰他们感到格外舒畅。 望着剩下半舱跳跃的银鳞,嘴角不自觉扬起。林峰不自觉哼起东方红,林卫东跟着拍打船舷,笑声在风中飘散。遥遥在望的避风塘码头。像在迎接他们满载而归。这一刻,疲惫被丰收的喜悦冲散。

林峰站在甲板上,拍了拍林卫东的肩膀,目光沉稳而信任:"这片渔区的情况,我己经带你们熟悉,清楚作业技巧。接下来,由你来当船长,有没有问题?"

林卫东咧嘴一笑,眼神里透着自信:"峰哥,放心!咱们以前都是靠海吃饭的,记住渔区位置、鱼群怎么走,心里都有数。剩下的交给我就行。"

林峰:接下来安排我家老二林俊杰代替我,我赶紧把咱们的造船大业做起来了。

林卫东:"峰哥你只管在船坞坐镇,海上那些活计交给我,"俊杰这小子,可是你亲手教出来的小海狼。"

………………………

天刚泛亮,渔港己醒。林卫东掌握船舵朝正在整理浮标的俊杰他们喊了一嗓子:"潮水不等人,缆绳解开出发。”柴油机突突的轰鸣声里,,,

林峰望着远去的渔船,转头踩着露水打滑的村道,拐进了飘着松木香木匠坊,正在刨船板的林振华首起腰,抹了把胡茬上的木屑:"哟,大忙人舍得来看咱这慢工细活了?"

林峰笑着抛过去一支烟,指节叩了叩初具雏形的小舢板,木纹在晨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

“振华叔的手艺一流,这小舢板看着像艺术品。”他顿了顿:“不过,我想做一艘更大的——22米长,5.5米宽的纤维船。”

林振华正弯腰调整船板,闻言首起身,胡茬上还沾着几片木屑。他眯起眼,像在琢磨一个陌生的词:“纤维船?纤维是个啥东西?”他拍了拍身旁的船身,木料发出沉闷的声响,“咱们大队那条机船,龙骨、肋骨、船板,哪块不是我亲手敲出来的?纤维船……没听过。”

林峰弹了弹烟灰,笑了:“就是一种新材料,比木头轻,还更耐腐蚀,跑得快,容易打理。”

“轻?”林振华哼了一声,弯腰拾起刨子,在木板上推出一道流畅的弧线,“船要是轻了,浪一来不就飘了?老祖宗传下来的木头船,泡了水更沉实,压得住风浪。”他抬头瞥了林峰一眼,“你小子哪里听说的新花样?”

林峰没急着反驳,只是蹲下身,指尖抚过船板接缝处的榫卯:“振华叔,您的手艺没得说,可时代在变啊。”

林振华沉默了一会儿,忽然咧嘴笑了:“行啊,你要是真弄来那什么纤维,我照样能把它打成船——不就是换个料子嘛,船该怎么造,心里有模型吗?”

林峰眼睛一亮:“那说定了?材料我来想办法,我现在把图片画出来,造船还得靠您!”

“臭小子……”林振华笑骂一句,转身走向工作台继续刨船板:“你画来我看看。”

林振华叼着没点燃的烟,凑过来瞧。铅笔的线条干净利落,先勾出流畅的船身轮廓,再细细标上尺寸——22米长,5.5米宽,船头足够翘,是海船该有的样子。但和传统木船不同,这艘船的线条更简洁。

林峰手腕一转,在船尾添上螺旋桨的剖面图,“同样的马力能比木船快三成。”他笔尖点了点船腹一处,“纤维布加胶水一层层贴出来,比杉板钉榫卯省工,还不会漏水。”

林振华他伸手按住图纸:“你这图形完美,做好龙骨,骨架,再学会那个纤维布浇筑,我看可行。” 林振华首起腰,把半截没点的烟往耳后一别,忽然咧嘴笑了,皱纹里夹着木屑:“纤维就纤维吧,能顶住风浪、压得住舱,不漏水就成。”他拇指蹭了蹭图纸上龙骨的尺寸,咂摸道,“二十二米长的料子……得去省城才买得到正经货。”

林峰“啪”地合上本子:“那这事儿就敲定了!振华叔,您跑一趟省城,多捎些料回来——”他眼睛亮得像是己经看见船队劈开浪头,“咱们还得造第二艘、第三艘!胶水纤维布我己经买回来了,等木料买回来咱就开工。;

暮色垂落时,潮水正悄悄舔舐着码头的木桩。林峰蹲在系缆石上,指间夹着的烟头在风里忽明忽暗。远处海天交界处浮着一个黑点,是林卫东他们晚归的渔船。

咸腥的海风卷来柴油味,林峰眯起眼,看着那逐渐清晰的轮廓:船头压着浪的弧度。

林峰蹲在系缆石上的身影终于动了动。他掐灭烟头,撑着膝盖缓缓起身,跺了跺发麻的双脚。海风裹着柴油味扑面而来,俊杰从船舷抛来的缆绳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

"接着!"俊杰的喊声混在浪声里。

林峰抬手稳稳接住,手指在粗粝的麻绳间翻飞,几个利落的缠绕便将渔船牢牢系在桩上。他拍了拍手上的盐渍,抬眼望向正在卸货的卫东:"今天鱼获怎样?"顿了顿,又压低声音补了句:"交易还顺利?"

卫东抹了把额头的汗:"比昨儿多一成。"他踢了踢脚边的防水塑料膜包裹:"胶水纤维布也带了。"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