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长宁军 > 第60章 回京!

第60章 回京!

硝烟尚未散尽,空气中依旧弥漫着浓重的血腥与焦糊味。

残阳如血,将关城内外堆积如山的尸骸和断壁残垣染成一片触目惊心的暗红。

镇北侯萧锐的狴犴帅旗,在关城最高处猎猎作响,宣告着这场惨烈战役的终结,也象征着新的秩序开始。

关内临时搭建的伤兵营里,哀嚎声不绝于耳。

军医和临时征召的民夫穿梭其中,忙碌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但面对如此众多的重伤员,人力与药物都显得杯水车薪。

宁川是在一阵撕心裂肺的剧痛中恢复意识的。

仿佛从无边的黑暗深渊被强行拽回,最先感知到的便是右肩那如同被巨石反复碾压、又似有无数烧红钢针穿刺的可怕痛楚。他闷哼一声,眼皮沉重得如同灌了铅,费尽力气才勉强睁开一条缝隙。

模糊的视线里,是简陋的营帐顶棚,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草药味和血腥气。

他想动,却发现除了左手还能微微蜷缩,整个身体都像是不属于自己,尤其是右半边,完全失去了知觉,只有那深入骨髓的剧痛提醒着他那里曾经遭受过毁灭性的重创。

“溪儿……”

干裂的嘴唇翕动着,发出微弱的气音。昏迷前的记忆碎片涌入脑海——蛮族溃逃,关城得保,然后便是无边的黑暗。

他下意识地想用左手去摸腰间,却牵动了伤口,疼得他倒吸一口冷气,眼前又是一阵发黑。

“别动!小祖宗你可千万别乱动!”

一个略显沙哑但透着惊喜的声音在旁边响起。

宁川艰难地转动眼珠,看到一个头发花白、脸上带着疲惫的老军医正紧张地看着他,手里还拿着一团沾血的布条。

“你这条胳膊算是捡回来了,可骨头碎得太厉害,能不能恢复如初……唉,看天意吧。万幸命是保住了,你小子命真硬!”

宁川想开口询问,喉咙却干涩得发不出像样的声音。

军医似乎明白他的意思,叹了口气:

“李将军醒了,但伤势很重,失血过多,元气大伤,还在静养。至于赵都尉……”

老军医摇摇头,脸上满是悲悯:

“那支弩矢伤得太重,虽然箭头了,也勉强止住了血,但伤了心脉,一首昏迷不醒,气息微弱……能不能熬过去,难说啊。”

赵铁山……宁川的心猛地一沉。

那个在城楼上为李崇山挡下致命一箭的汉子,难道就要……他闭上眼,巨大的悲痛和无力感席卷而来,连肩膀的剧痛都仿佛麻木了。

这时,帐外传来沉稳有力的脚步声和铠甲碰撞的轻响,营帘被掀开,一股带着铁血气息的寒风灌入。

镇北侯萧锐高大的身影出现在门口,他依旧穿着那身玄金蟠龙甲,只是卸下了头盔,露出一头梳理得一丝不苟的银发,威严的面容上也带着深深的疲惫,但眼神依旧锐利如鹰。

薛延和沈墨如同两尊铁塔,沉默地护卫在他身后。

萧锐的目光扫过营帐,在宁川脸上停留了一瞬,微微颔首,随即看向老军医:

“李将军和赵都尉情况如何?”

老军医连忙躬身禀报。

听到赵铁山依旧命悬一线,萧锐的眉头深深锁起,沉声道:

“不惜一切代价,用最好的药!此乃忠勇之士,断不可轻弃!”

“是,侯爷!”军医肃然应命。

萧锐又看向宁川,声音缓和了些:

“宁都尉,你醒了就好。安心养伤,朝廷不会忘记你们的功勋。”

他的目光带着审视,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能在如此惨烈的大战中存活下来,并展现出那样的勇毅,此子不凡。

宁川用尽力气,微弱地点了点头。

萧锐没有多留,转身带着薛延和沈墨离开,走向李崇山休养的营帐。

显然,他需要亲自掌握几位关键将领的伤势。

不久后,镇北侯的军令正式下达:

第一,周霆率朔风营大部,并收拢铁脊关守军残部及部分伤愈可战者,就地驻防铁脊关,负责修缮城防、清理战场、救治伤员、防范蛮族可能的反扑。

第二,镇北侯萧锐将亲率薛延玄甲军、沈墨神策军,并护送重伤的李崇山、赵铁山、宁川等有功将领,即日启程,返回天启城,向陛下复命并接受封赏,同时重伤者亦需京中御医诊治。

第三,阵亡将士名录加紧整理,抚恤事宜由周霆会同地方官员先行办理。

最后一条则是,铁脊关防务暂由周霆代管,一应军需粮草,火速上报兵部及户部调拨。

此令一出,各方反应不一。

普通士兵感念侯爷体恤伤者,周霆虽因未能回京面圣受封而心有不甘,但驻守雄关亦是重任,且手握实权,倒也接受。

唯有远在天启的某些人,心思却活络了起来。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