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长宁军 > 第61章 天启城!

第61章 天启城!

返京的队伍行进得并不快。重伤员需要平稳的车驾,尤其是赵铁山,被安置在一辆特制的、铺满软垫的马车内。

由经验最丰富的军医和亲兵寸步不离地看护,各种名贵吊命的药材不断灌下,才勉强维系着他那如同风中残烛般的微弱气息。

李崇山躺在另一辆马车中,他伤势虽重,但未伤及根本,在名贵药材的调理下,气色己好了许多,只是元气大伤,精神萎靡,大部分时间都在昏睡。

宁川则与一些伤势较轻的军官同乘一辆较大的马车,右肩被用夹板和绷带牢牢固定,每一次颠簸都带来钻心的疼痛,但他咬牙忍着,大部分时间都在闭目养神,默默运转着那粗浅的内息法门,试图缓解痛苦,也在心中一遍遍盘算着赤阳草和妹妹的病情。

薛延的玄甲军和沈墨的神策军如同沉默的钢铁洪流,护卫着车队。

薛延一如既往的沉默寡言,冷硬的面容上看不出喜怒,只是目光偶尔扫过宁川所在的马车时,会流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

沈墨则显得沉稳持重,与镇北侯萧锐保持着密切的沟通,确保行程万无一失。

十数日的跋涉,巍峨雄浑的大胤都城——天启城,终于出现在地平线上。

那高耸入云的城墙,绵延无尽的屋宇,无不彰显着帝国的恢弘气度。

然而

对于这支从尸山血海中归来的队伍而言,天启城的光鲜之下,似乎潜藏着比蛮族刀锋更冷的寒意。

入城并未引起想象中的轰动。皇帝萧胤沉迷炼丹,久不视朝,朝政多由内阁和几位皇子协理。

迎接他们的只有兵部和礼部循例派出的低阶官员,场面颇为冷清。

萧锐对此似乎早有预料,神色平静地接受了简单的入城仪式,随即安排重伤员立刻送往太医院下属专设的将养院诊治。

李崇山、赵铁山、宁川都被安置进了这守卫森严、环境清幽的院落中。

宁川被安置在一间干净的单人厢房。太医院的御医果然不同凡响,重新为他检查了伤势,手法精妙地调整了夹板,又用了些宫中秘制的续骨生肌膏药,剧痛顿时缓解了不少。

只是御医也坦言,右肩骨粉碎严重,即便痊愈,恐怕也难以恢复如初,拉弓射箭这等精细用力的动作,怕是难了。

这个消息让宁川心中一沉。

箭术是他安身立命、寻找赤阳草救妹妹的最大依仗!若失去此技……他不敢深想。此刻,他更迫切地想知道赤阳草的消息。

他想起了济世堂的那次偶遇紫衣女子和她侍女的话。

然而,没等宁川有机会打听,一股无形的暗流己经悄然涌动。

入京当晚,夜色深沉。

兵部尚书杨庭的府邸,一处隐秘的书房内,烛火通明,却门窗紧闭。

杨庭身着常服,端坐主位,看似儒雅,但那双深邃的眼眸中却闪烁着老谋深算的精光。

他端着一杯香茗,轻轻吹拂着热气,似乎在等待什么。

书房门被无声地推开。

薛延和沈墨如同两道影子,悄无声息地走了进来。两人皆己换下戎装,穿着深色便服。薛延依旧冷峻,沈墨则向杨庭恭敬行礼:

“杨大人。”

“坐”

杨庭放下茶杯,声音平和,听不出情绪:

“侯爷一路辛苦,你们也辛苦了。李崇山、赵铁山、还有那个叫宁川的小都尉,伤势如何?”

沈墨沉声回答:

“李将军伤及元气,需静养数月。赵铁山……心脉受损,御医言生机渺茫,恐难回天。宁川右肩骨粉碎,御医言其箭术……恐废。”

“可惜了赵铁山,一员悍将”

杨庭微微叹息,随即话锋一转:

“周霆留在铁脊关了?”

“是,侯爷令其驻守,收拢残部,修缮城防”

薛延言简意赅。

杨庭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笃笃的轻响,在寂静的书房里格外清晰。他沉默了片刻,才缓缓开口,声音低沉了几分:

“周霆……是崔元礼的人。崔元礼背后是谁,你们清楚。”

沈墨眼神一凝:

“二殿下?”

杨庭微微颔首,目光变得锐利起来:

“铁脊关,乃北疆门户,咽喉要地。此前一首由李崇山把守,他是我们的人。如今,李崇山重伤离任,侯爷却将关防交给了周霆,交给了二殿下的人……此中深意,你们可有想过?”

书房内的气氛瞬间凝重起来。烛火跳动,在杨庭的脸上投下明暗不定的光影。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