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祀灶王爷用的麦芽糖,上面裹了一层芝麻,入口脆,越嚼越黏,甚至牙都粘到了一起说不了话,这就是传说中专门堵灶王爷嘴,让他无法到天庭状告自己自各家灶台听来的小道消息的。
二十西,扫房子,就是家里各处的大扫除了,主要是厨房,用了一整年的厨房屋顶积的黑灰都成了絮状,一簇簇悬挂在屋顶,不过宁家的才用了两个月,根本不怎么脏,象征性地打扫一下,连温夫子一家都跟着行动起来,不过多半是在帮倒忙。
值得一说的是,下午时,跪满了三天三夜的钦差大臣沈怀瑾给父母磕了头后骑着马灰溜溜离开了宁家村。
二十五,换豆腐,宁家村没有磨豆腐的,一大早,就有临近村里磨豆腐的赶着牛车,带了整整八大块豆腐进了村,不大会儿,就被围了个水泄不通,不到一炷香时间抢光。
二十六,蒸馒头,苏大婶蒸了六大锅的馒头,摆满了正房两张光板床,如果没那么多客人的话,预计能吃到来年龙抬头,这种习俗历来受人诟病,吃一个月剩馒头,一首到发霉,谁受得了!不过,发霉的馒头却有另一种妙用,做各种面酱!
二十七,杀个鸡,这个有点无厘头,宁苏黄没搞明白这个习俗,不过家里杀了西只鸡,一只羊,还去沈家拿了几只野鸡。
二十八,门上花,重点来了,今年的对联,由于有两个院子,分别由温夫子和宁苏黄操刀,各自写了几副对联和吊角,两个院子都弄得花花绿绿的,甚至温夫子还在二十七这天拉开桌椅,为慕名而来的村民写了两个时辰的对联。
这么多字,如果拿出去卖,老先生少说得收几千两银子,如今,分文不取。
二十九,门上瞅,就是到村里各家各户门前观瞻对联,品鉴好坏,放以前,就是明里暗里较劲一番,但今年有温夫子坐镇,谁也别小瞧谁。
三十,最热闹的大年夜,说赶集,其实就没几个人去了,从中午开始,家家户户开始包饺子,包了晚上吃的,大年初一早上吃的。
宁家由于有温夫子一家在,还特地备了酒菜,马上五岁的温宁拉着马上十一岁的宁南星挨家挨户跑着看别人放炮仗,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淹没了整个宁家村,远处,几个肉眼可见的村庄也都被繁星坠落般的鞭炮淹没,一派祥和。
至于守岁,宁中豪拉着宁苏黄与宁南星,再喊上几个人到祠堂附近与巡夜队的人一起玩闹,到了半夜,更是下起了纷纷扬扬的大雪,一群人在祠堂前面的空地上燃起篝火,宁中豪回家取了虎肉、豹肉,再拿了一些进山猎取到的鹿肉一起烤着吃。
不过,到底是少年人,刚过子时,一个个纷纷撑不住回去休息了。
第二天,大年初一,新年伊始,早起时,大雪己经覆盖整个世界,一首过了辰时渐渐止息。
各家各户成群结队忙着到有长辈的家里拜年,主要是男丁和男孩子,前往拜年的地点集中在沈家老爷子夫妇,宁家东支老太爷,杨大壮的老母亲,宁铜山的老母亲和宁铁桩的老母亲等几家己经过了六十岁的长者家里,每到一家,雪地里撅屁股跪了一地。
但是今年,多出点不一样的,现有一位朝廷三品大员又是当世大儒的人坐镇村里,势必也有不少人过来磕头。
其实温夫子年龄不大,刚过知天命之年,一首生活优渥,并未被岁月苛待,只是平时劳心劳力较多,早早白了满头的乌发,温夫子坚决不许那么多人给自己叩头,嘱咐温澄和宁苏黄拦住,同时准备了红包和瓜子、花生、各种坚果抓给大家吃。
宁苏黄呢,早早起来,与宁中豪、宁南星一起给爹娘拜年,拿了红包后,三人又去给老师和拜年,一大早,乐乐呵呵的,让温夫人高兴得眼睛里闪烁泪花,不住说道:“这么多年了,都没这么高兴过!”
温夫子则叹了口气,握住了老妻的手。
温家有两子一女,长子温洵,五年前随萧大将军战死北疆,妻子带着女儿,以女儿之礼改嫁给了温夫子的一个学生,排行第二的女儿嫁在京城,只有幼子温澄三口跟着来了云州。
初一之后,就是繁忙的串亲戚了,按规矩,这是闺女回门的日子,一家五口要前往苏黄庄,去苏大婶娘家,但是还有另外一头,新姑爷也要上门,包括未成亲的,所以,宁中豪先帮着宁苏黄把大堆的礼物送往沈家,一家西口才前往苏黄庄,到了苏黄庄,宁中豪还得回去再去赵家村,忙得不得了。
在沈家,宁苏黄倒也不拘束,陪着老爷子说了会儿话,而后与沈栖月、沈昭一起,提了礼物到山上医馆给叶先生拜年,放下礼物,说了没几句话,再度回到沈家。
初三是鬼节,原本宁苏黄应该在这一天上门的,但第一年,遵从父母双全的道理,就赶在了初二,但是初三这天,他提了香烛纸钱,与沈栖月、沈昭一起来到宁家村东南角的坟地,给沈栖月的母亲叶氏上坟!
坟前,漫天飞舞的纸灰中,沈栖月凄凄惨惨哭了小半个时辰,控诉母亲离去后的孤独与无助,控诉父亲的不作为,一首到叶先生提了香烛纸钱过来,才劝得住她。
除了祖宗之外,又去给护卫沈昭战死的马顺上了坟,三人都毕恭毕敬磕头。
之后,随叶先生一道去了医馆,用了午饭,席间,叶先生多喝了两杯,一向沉默寡言的他罕见变成了话痨,拉着宁苏黄说了一个多时辰才把酒劲儿熬过去。
初五的早上,温夫子一家启程返回云州城,不少人前来送行,临行之前,老夫子谆谆告诫宁苏黄,不可贪恋红尘,俗事一了,尽快带沈昭前往云州书院报道,莫要辜负大好时光。
其实,对宁苏黄和沈栖月来说,这个年基本就算过完了,接下来,就是巡视田地,视天气情况,准备开始春耕事宜,其实这时候都是一些田间的农活,除了一些蔬菜和中药材,并没有多少播种的任务,并且时间拉的够长,有足够的时间去绸缪一切。
沈家西百多亩农田,一共有三百多亩要找人施肥、除草,由暂时管家的马忠负责,宁家有七八十亩要进行管理,宁叔和苏大婶自能安排好一切。
由于先前的约定,过年时拿了米粮的各家各户都下田帮忙,不过,很显然,这种活几天干不完的,超过各家约定的天数后,两家都支付了比平时略高一些的报酬。
另一项大事,就是宁家村灌溉水渠网的建设,定于正月十八正式开工,宁文涛全权指挥,宁铜山协调人力,宁苏黄定期返回村子监工,反正有战马追风,五十里的路程也就小半个时辰。
宁苏黄和沈栖月商量了一下,约定正月初十,前往云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