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长平记忆 > 第38章 重回高平

第38章 重回高平

当晚回到北京,我心里一直盘算着回高平的计划,这两天在邯郸这种念头一经产生就无法克制,现在我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

这时候张杰忽然给我打来电话,电话接通,我随口调侃了一句:“两个小时以前刚分开,这么快又打电话,你就这么离不开我吗?”

话音未落,电话那头就传来张杰急切而激动的声音:“你火了老马你知道吗,今天博物馆鉴宝抓贼那个事儿上热搜了,你也火了,现在网友都在找你呢!!”

张杰语无伦次,说了半天才把来龙去脉说清楚,听明白之后我也惊了。

原来今天邯郸博物馆那个现场鉴宝的活动有媒体在网络平台上实时播报,那位网红专家张怼怼自已也开了线上直播,热度高时有几十万人在线观看。

张怼怼的人设就是“怼天怼地怼空气”,他的粉丝关注他除了对古玩收藏感兴趣,更主要的是冲着他眼高于顶、特立独行的性格,进他直播间就是为了在线看怼人。

所以今天那个神秘的鉴宝人刚一出现,亮出了青铜鼎,张怼怼专家的直播间里顿时就沸腾了起来。

粉丝里有懂行的,马上赞叹道:“这鼎看着像商早期的,一看就‘刑’!”

下面有人提问:“这东西能值多少钱?”

很快有人回答:“这种文物的价值没法用钱来衡量,非要说‘值多少’的话,十年吧!”

紧接着又有人提出不同意见:“青铜鼎代表统治者的身份地位,只有君王和贵族才能使用,所以十年都少了,应该够得上无期了吧!”

当鉴宝人说出这鼎是“朋友委托鉴定的”,网友们纷纷嗤之以鼻,说这就是典型的“无中生友”。

大家都等着看张怼怼专家接下来将要如何怼得这名可疑的鉴宝人抬不起头来,没想到张怼怼的表现却跟以往大相径庭,不但说话和颜悦色,甚至还给对方看了座。

这下直播间里吵翻了天,有相当多的粉丝表现得“痛心疾首”,说张怼怼见着好东西,连自已的脾气都丢了,于是纷纷表示要“取关”、“脱粉”。

也有一些比较冷静的粉丝觉得张怼怼这么做一定有他的道理,建议大家别激动,慢慢往下看,对自已关注的博主应该有信心。

还有人建议大家马上帮忙报警,不能放走了犯罪分子,总之直播间里乱作一团。

可虽然很多人嚷嚷着要“脱粉”,但直播间的热度却持续走高,最后甚至突破了一百万,显然这件事现在已经成为了网络上的“热点事件”。

十几分钟之后,警察及时赶到,成功抓获了正准备逃跑的鉴宝人,网友们总算明白了张怼怼刚才的反常表现实际上是他的“缓兵之计”,并且计谋成功了。

这回王怼怼的直播间里全是一片赞美之辞,大家都说王怼怼“有勇有谋”,简直把他捧上了天,原本已经有五百万粉丝的网红,现在又快速涨粉十多万。

接下来鉴宝活动继续,王怼怼临时起意帮我鉴定玉虎的经过也被众多网友看在眼中,并再次引发了热烈的讨论。

因为王怼怼对我的玉虎表现出了很大兴趣,看得极为仔细,还跟我说了好多话,并且一句怼人的话都没说,所以网友们又觉得反常,似乎又有“好戏”。

直播间里有人问:“这枚玉虎是不是也‘很刑’呀?”

还有人猜测:“估计王怼怼又在使计吧?该不是又报警了吧!”

但也有明白人:“玉器在战国时期属于日常器物,而且这只是饰物,又不是礼器,肯定不属于禁止交易的文物。”

后面现场有人询问玉虎的价值,虽然被王怼怼给怼了回去,但却不能阻止直播间里网友的热议。

有人说毕竟是战国时期的玉器,少说也能值几百万,毕竟都两千多年了。

也有人说文物并非越“老”越值钱,还要取决于艺术性、历史价值、以及材质的好坏,如果只是民间器物,玉料的品质又不出众的话,那也未必就很值钱。

但下面又有人反驳,说市场需求也不能忽视,还举例前两年一件战国玉佩拍出了1497万港币的高价,足以说明战国玉器在收藏市场上正受追捧。

很快,“网红专家鉴宝现场智擒文物贩子”就登上了各大网络平台的热搜榜,相关视频飞速传播,很多传统媒体都争相报道。

而之后不久王怼怼替我鉴定玉虎的经过也搭上了这波流量的顺风车,被广泛传播,并且同样成为了一个“热点话题”。

张杰在微信上给我转发了大量的截图,都是网友们针对我这枚玉虎的留言,形形色色、千奇百怪。

多数网友表达的都是对我的羡慕,说那么多参加活动的藏宝人手里都是假货,而我根本没报名鉴宝却成了最大的“幸运儿”,真是意外之喜。

大家十分热衷于猜测我的玉虎能值多少钱,从几百万到数千万,看法不一,网友们甚至已经开始给我“出谋划策”,建议我买什么车、买哪里的房子。

还有一些看上去非常专业的留言,从材质、器形、雕工、造型纹饰特点等各个方面对我的玉虎进行了详细分析,判断它的制造年代、所属文化、原主人身份等等信息。

甚至有人直接在评论区里向我“隔空喊话”,说是“诚心求购”我的玉虎,价格随我开,一切好商量。

居然还出现了“阴谋论者”,说我跟王怼怼是一伙儿的,他故意在鉴宝活动直播里给我当“托儿”,目的是互相炒作,他要的是流量,而我要的是炒高玉虎的价值。

在形形色色的留言当中,有一条颇为与众不同的留言深深吸引了我。

这位留言者认同王怼怼在现场鉴宝中的判断,认为玉虎的造型虽然具备典型的赵文化特点,但玉料和工匠应该都来自楚国。

尤其是从纹饰和雕工技法来看,工匠必是楚人无疑了,而且还是楚国数一数二的能工巧匠。

战国时楚国的玉雕匠人和玉雕作坊在诸国当中最为出名,而且楚国的玉料资源也冠绝诸国,后来被雕成传国玉玺的和氏璧就是出自楚国。

不过楚国崇巫,大工匠通常也具有巫师的身份,他们很可能在自已的作品中灌注巫术,尤其是这种传家之物。

因此在这位留言者看来,这枚玉虎的价值不光来自于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其跨越两千多年所承载的故事和寄托的期望才最为重要,所以尽量不应交易。

这条留言引发了很多人的嘲讽,有人觉得这种想法“过于异想天开”,还有人觉得这是“古玩商人的花招”,找一些说辞劝退竞争对手,方便自已出手求购。

但我看过之后却感受到了深深的震撼,更加确信玉虎当中一定蕴含着我所不知道的奥秘,我觉得自已不能继续无动于衷,必须要把真相探寻出来。

于是我立刻给张杰发消息,说要回高平一趟,希望他有同去。

而张杰也正有此意,离开高平三十多年,他也总想回去看看。

只是张杰刚休了两天假,马上再要请假有些说不过去,正好一周之后就是十一长假,加上中秋一共能休息八天,回高平多待几天时间足够。

我只好耐着性子等国庆节,正好提前查查旅行攻略、订好火车票和酒店,也搜索一些跟玉虎有关的信息。

看过更多信息之后才知道,网上那条留言所说非虚。

楚国是战国时最重巫鬼之道的诸侯国,楚国的祖先认为自已是火神祝融的后代,而火神祝融在“上古五帝”之一颛顼时期担任巫师,因此楚国自立国时起就巫风大盛。

传说著名的楚国诗人屈原就有巫师身份,其先祖屈巫就是一位“大巫”,屈原是世代相传的“巫官”,因此才会写出《离骚》、《天问》、《招魂》这样深受巫术文化影响的诗篇。

巫术文化贯穿于楚国政治、军事、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因此楚国的大工匠往往也通晓巫术,并且会将巫术融入到自已的技法当中。

他们相信巫术会使制作出来的器具同时蕴含一些特殊的功用,比如辟邪、开运、趋吉、避凶等等。

就连木工始祖鲁班在来到楚国著作《鲁班书》时,都加入了很多阴阳风水秘术,使这本书变成了“术法秘笈”,被后世历代帝王列为禁书。

这段时间张杰天天给我发消息,今天说“网上又有人给你的玉虎出价了”,明天说“有收藏机构给你的玉虎估价上千万了”,玉虎的行情似乎在迅速攀升。

张杰对此十分羡慕,也由衷地替我如释重负,因为我终于不用为找不到工作而发愁了,只要找靠谱的机构把玉虎一卖,不用上班也够下半辈子吃香喝辣了。

不过玉虎我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卖的,这次回高平,我一定要找到疯老太太,把玉虎的来历搞清楚。

根据网上查询到的信息,我们1986年离开高平之后,厂区旧址曾被用作粮油加工厂使用,原来的厂房、办公楼、家属楼都得到了再利用。

二十年前那里又被改造成了工业旅游景区,在展示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的同时,还通过实景环境进行煤矿安全教育,厂区的原有建筑也成为展示老工业区原貌的景区元素。

厂区门口的釜山村也今非昔比,成为“农林文旅康深度融合的宜居村庄”,还被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另外我还查询到很多跟长平之战遗址开发相关的信息,自1995年高平永?乡出土一处尸骨坑之后,长平之战遗址的发掘工作就此展开。

目前在高平市共发现了30余处长平之战尸骨坑,其中18处是在1995年那次勘探活动当中发现的,直到近几年仍有新的尸骨坑重见天日。

很多与长平之战相关的历史遗迹也得到了发掘与保护,如骷髅庙、白起台、空仓岭、百里石长城等等,在发现永录一号尸骨坑的地方还建立了“长平之战纪念馆”。

终于盼到了国庆假期,进入假期的第一天,我和张杰就再次踏上旅程,朝着我们度过童年时光的地方出发。

小时候从北京到高平乘坐绿皮车要十多个小时,赶上春运只能买到站票,中途换车还得在新乡火车站过夜,实在是非常煎熬的回忆。

时隔三十多年,现在两地间已经通了直达的高铁,只要4小时47分钟就可以到达高平东站,虽然每天仅有一个车次,但这已经是翻天覆地的变化了。

这次出行令张杰十分满意,因为发车时间在中午12:38,他终于不用赶早班的火车了,而且17:25到达目的地,直接就是晚饭时间,简直再惬意不过了。

高平东站距离市中心大约十公里,出站之后打车进入市区,入住长平西街上的高平大酒店,办好手续我们就走出酒店,准备去吃晚饭。

酒店旁边就是高平市政府,即以前的县政府,我对这个地方还是印象颇深的,政府大院对面的古城路是高平最繁华的商业街。

以前每次坐着厂里的大轿车来高平,我们都要逛古城路,这条街上有长平商场、人民商场、高平大礼堂,还有好多店铺和临街摊位,吃喝玩乐应有尽有。

真没想到,我能再次踏上高平的土地,再次走在这条繁华的街道上,真令人感到不可思议。

这里还像三十多年前一样热闹非凡,仍然保留着很多历史风貌的建筑,商贩此起彼伏的叫卖声不绝于耳,这情形让我恍惚间以为自已又回到了三十多年前。

不过我马上又被张杰拉回了现实世界,他手里拎着一个黑色的酒瓶,上面有“高平印象”的字样,我都没注意他什么时候又进特产店买本地酒去了。

张杰让我跟他走,说是要带我去吃“高平十大碗”,店早就找好了,每次旅途之中的一日三餐都是听他安排,这早已经是我俩之间的默契了。

这回张杰带我走进古城路上一家古色古香的餐馆,这家店专营当地最大美食特色——高平十大碗,据说在高平餐馆排行当中也是名列前茅的。

高平十大碗又叫“长平水席”,是存世最早、最系统的传统名筵之一,号称“中国水席鼻祖”,而且传说它的诞生与长平之战密切相关,还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

小时候在高平生活这么久,我却只吃过“十大碗”当中的一碗,也是我小时候最爱吃的“高平丸子汤”,其它九碗甚至听都没听全过。

于是今天我和张杰决定一次性弥补这个缺憾,点齐十大碗,好好满足一番口腹之欲,顺便庆祝我们回到高平。

这家店的菜品设计也很合理,十大碗都可以点小份,方便食客一次体验多种菜品,而且价格公道,绝对有助于高平美食文化的传播。

于是水白肉、核桃肉、小酥肉、天和蛋、软米饭、扁豆汤、红烧肉、丸子汤、粉皮芥末汤、肠子汤依次上桌,十碗菜品摆满了桌面,总共才不到二百块钱。

张杰还点了红烧肉饸饹面和猪头肉火烧,也是传统的高平特色美食,再倒上高平印象酒,这简直比高平本地人的吃喝还要正宗。

我俩小时候来高平,吃碗丸子汤就能开心好几天,那时候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以后还能有这么一天,在高平的高档馆子里面,吃上这么一桌珍馐美味。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