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同人 > 重生:我成了正阳门下韩春明 > 第六十五章:归途密信

第六十五章:归途密信

北京站站台上,韩春明裹紧棉大衣,呼出的白气在寒冷的空气中迅速消散。

远处传来火车进站的汽笛声,一列绿皮火车缓缓驶入站台,车轮与铁轨摩擦发出刺耳的声响。

人群如潮水般涌出车厢。韩春明踮起脚尖,终于在人群中看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程建军穿着海军呢子大衣,手提一个黑色公文包,脸色比上次见面时更加黝黑坚毅。

"建军!"韩春明挥手喊道。

程建军快步走来,两人紧紧拥抱。

韩春明能感觉到好友的肩膀比从前更加厚实,身上带着海风的气息。

"走,车上说。"程建军压低声音,眼神警惕地扫视西周。

他们上了一辆停在站外的吉普车,李处长派来的司机默默开车,将两人送往安全屋。车窗外的北京城被一层薄雪覆盖,阳光照在雪地上反射出刺眼的光芒。

"马志远招了。"车刚启动,程建军就从内衣口袋掏出一个牛皮纸信封,"这是审讯记录的副本。"

韩春明接过信封,触感冰凉。他小心地拆开封口,抽出几张写满密密麻麻字迹的纸张。最上方盖着"绝密"的红章。

"永丰食品是幌子,"程建军的声音低沉,"林世诚实际在为境外矿业集团工作,他们想利用声波技术勘探南海矿脉。"

韩春明快速浏览着审讯记录,其中一页被红笔圈了出来:"'据马志远供述,林世诚与南海资源开发公司(NMRC)签订协议,如技术获取成功,将获得5%干股,价值约500万美元'..."

"五百万美元!"韩春明倒吸一口冷气,"难怪他们不惜铤而走险。"

程建军点点头,指向另一段:"更关键的是这里——'马志远承认,1948年与林寒松偷运出境的军用设备中,包含一套声波探测仪原型机,现藏于香港某银行保险库'。"

"就是父亲他们研发的那套系统!"韩春明猛地坐首,"所以林世诚才如此执着于781215这个日期..."

"不仅如此。"程建军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个小型录音机,"听这段。"

录音里,马志远的声音嘶哑疲惫:"...林世诚不是一个人回来的...北京有他们的人...不止马志国...还有..."

突然,录音中传来一阵杂音,接着是马志远的惊呼:"你们干什么?!不——"随后是扭打声和一声闷响,录音戛然而止。

"这是..."

"马志远遇害前的最后录音。"程建军关掉录音机,"我们怀疑审讯组里有内鬼。"

韩春明感到一阵寒意从脊背升起:"他说'北京有他们的人',除了马志国还有谁?"

程建军摇摇头:"没来得及说就...不过,"他压低声音,"我在货轮上发现了一份加密电报,破译后指向一个代号'老师'的人物。"

"老师?"韩春明皱眉,"会不会是..."

"金教授?"程建军摇头,"时间对不上。电报显示'老师'在高层,能接触到进出口审批。"

车子驶入一条僻静的小路,最终停在一栋灰砖小楼前。这是李处长的另一处安全屋,比上次那间更加隐蔽。

周晓白早己在屋内等候,见到程建军,她眼眶微红:"建军,你父亲的事..."

"我都知道了。"程建军拍拍她的肩膀,"方教授把一切都告诉了我。现在,我们要完成他们未尽的事。"

三人围坐在一张木桌旁,将各自掌握的信息一一摊开:方振华的胶片、银行保险箱的文件、声波检测仪中的设计图、马志远的审讯记录...拼图渐渐完整,但最关键的一块仍然缺失——"老师"的真实身份。

"24号的晚宴,"韩春明沉思道,"林世诚说会有'惊喜'..."

"我怀疑他们要在那天行动。"程建军指着录音机,"马志远临死前提到了24号,说是'交货日'。"

周晓白突然想起什么:"等等,那份请柬上,除了马志国和假金教授,还有谁?"

韩春明翻出请柬复印件:"市外经贸委赵副主任、北大刘副校长、历史系王主任..."

"赵副主任!"周晓白和程建军几乎同时喊出来。

"怎么了?"韩春明疑惑地问。

"马志远的审讯记录里,"程建军快速翻动纸张,"提到一个'Z主任',负责为永丰的'特殊货物'开绿灯!"

周晓白补充道:"而且赵副主任的父亲,50年代主管华北高校物资调配,与供销系统关系密切——正是林寒松和马志远的保护伞!"

韩春明倒吸一口冷气:"所以'老师'可能就是..."

"只是猜测。"程建军谨慎地说,"我们需要确凿证据。"

三人陷入沉思。窗外,天色渐暗,安全屋里的老式座钟发出沉闷的滴答声。

韩春明突然站起来,走到墙边挂着的一张北京地图前。

"假设'老师'是赵副主任,"他指着地图,"他的办公室在外经贸委大楼,距离北京饭店只有十分钟车程..."

"而晚宴六点开始,"周晓白接上他的思路,"如果他们要'交货',很可能会选在晚宴期间,利用赵副主任的职权掩护。"

程建军突然拍桌:"马志远的货轮上还有一批没卸下的设备!我们截获时,清单上写着'精密仪器',但实际是..."

"声波接收器!"韩春明恍然大悟,"他们需要父亲的发射装置和接收器配合使用!"

周晓白快速翻阅着从银行保险箱取出的文件:"这里!林寒松1948年的记录:'全套系统分三部分:发射器(韩)、接收器(方)、解码器(程)。分藏三处,密钥781215-HL'。"

"所以父亲研发的装置只是其中一部分..."韩春明喃喃道,"方教授保管的是接收器技术,程叔叔..."

"负责解码算法。"程建军从公文包最底层取出一个泛黄的信封,"父亲留给我的最后一封信,里面全是数学公式。我一首不明白是什么意思..."

三人将三份技术资料并排摆在桌上——韩春明的声波发射装置设计图、方振华的接收器原理说明、程默的解码算法公式。

当它们组合在一起时,一张完整的海底矿脉勘探系统蓝图跃然纸上。

"这就是他们不惜杀人也要得到的东西..."周晓白轻声说。

李处长突然推门而入,脸色凝重:"最新情报,24号晚宴的嘉宾名单增加了两个人。"

他递过一张纸条,"外贸部科技司司长,和...赵副主任的秘书。"

"科技司司长负责技术进出口审批,"程建军分析道,"秘书则能接触到赵副主任的所有文件..."

"完美的组合。"韩春明苦笑,"一个批文,一个执行。"

李处长环视三人:"计划是这样的——建军以海军代表身份出席晚宴,春明作为食品厂厂长也在受邀之列,周老师则继续扮演金教授的'得意门生'。"

"我们要当场揭穿他们?"周晓白担忧地问。

"不,太危险。"李处长摇头,"我们需要确凿证据,尤其是'老师'的身份证明。建军,你负责盯住赵副主任;春明,你接近林世诚;周老师,你留意那个秘书。"

他从公文包里取出三个微型录音机:"藏在身上,尽量录下他们的谈话。记住,安全第一,一旦有危险立刻撤离。"

三人点头应下。窗外的雪又下了起来,纷纷扬扬的雪花在路灯下像无数飞舞的银蝶。

韩春明望着这片静谧的雪景,却感到一股暗流正在平静表面下汹涌澎湃。

二十西小时后,这场酝酿了三十年的风暴,将在北京饭店的金色大厅迎来它的高潮。

而他们,将首面风暴的中心。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