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同人 > 重生:我成了正阳门下韩春明 > 第三十一章:寒假的抉择

第三十一章:寒假的抉择

1979年1月中旬,北京城迎来了最寒冷的时节。

韩春明站在宿舍窗前,看着玻璃上凝结的冰花,呼出的白气在冰冷的空气中久久不散

。期末考试刚刚结束,校园里己经空了一大半,同学们都迫不及待地回家过年了。

"韩哥,你真不回家啊?"张建军把最后一件毛衣塞进帆布包里,"你娘不念叨你?"

韩春明用指甲在窗花的边缘划出一道痕迹,透过这道缝隙看向外面的雪景:"无线电厂有批紧急任务,李科长说能给双倍工资。"

"啧啧,一天二十块!"张建军夸张地咂舌,"那你得赚多少钱啊!"

韩春明笑了笑没回答。

其实他还没决定要不要留下——母亲确实来了好几封信催他回家,但无线电厂的机会实在难得。更重要的是,他隐约感觉到这批"紧急任务"背后另有玄机。

"对了,"张建军突然压低声音,"听说周晓白也不回去,被秦老留下来帮忙整理什么资料。"

韩春明的手指在窗玻璃上顿了一下。自从上周在图书馆分别后,他就没再见过周晓白。听说她被临时抽调去参与某个重要项目,连期末考试都是单独安排的。

送走张建军后,韩春明决定去无线电厂问个清楚。

他裹紧棉袄,踩着厚厚的积雪向校门口走去。路过图书馆时,一个熟悉的身影从侧门匆匆走出——是周晓白。

她穿着厚重的军大衣,怀里抱着几本厚书,鼻尖冻得通红。

"晓白!"韩春明小跑过去,"你...不回家过年?"

周晓白似乎被吓了一跳,书本差点掉在地上。

看清是韩春明后,她松了口气:"秦老的项目赶进度。"她紧了紧怀中的书,"你呢?"

"无线电厂有活,我在考虑要不要接。"韩春明接过她手里的两本书,"什么项目这么急?连年都不让过?"

周晓白左右看了看,压低声音:"一批即将归还的海外文物需要鉴定,听说跟高层访问有关。"她顿了顿,"秦老特意提到你,说如果你留下,可以去帮忙。"

韩春明心头一跳。自从告别古董生意后,他己经很久没碰文物鉴定了。那些关于年代、材质、工艺的专业知识,仿佛成了上辈子的记忆。

"我..."

"不急,你考虑清楚。"周晓白接过书本,"秦老说,明天上午十点前给他答复就行。"

两人沉默地并肩走了一段,雪花落在周晓白的睫毛上,很快融化成细小的水珠。韩春明突然想起什么:"对了,无线电厂的任务是什么?"

"好像是给访华代表团准备礼品。"周晓白回忆道,"秦老提过一嘴,说跟我们的项目有关联。"

这个信息让韩春明眼前一亮。如果两边的工作真有联系,那他岂不是既能赚钱又能参与文物项目?

"我决定了,"他停下脚步,"留下。"

周晓白似乎早就料到这个答案,嘴角微微上扬:"那明天九点,我来宿舍找你,一起去见秦老。"

第二天一早,韩春明就被急促的敲门声惊醒。

开门一看,周晓白己经全副武装地等在门外,手里还提着两个冒着热气的铝饭盒。

"早饭。"她递过一个饭盒,"趁热吃。"

饭盒里是三个猪肉白菜馅的包子,皮薄馅大,散发着的香气。韩春明这才意识到自己饿坏了,三两口就解决了一个。

"慢点吃。"周晓白忍俊不禁,"秦老那不缺你这口吃的。"

故宫西北角的办公区比往常安静许多,大部分工作人员都己经放假回家。秦老的办公室却亮着灯,老远就听见他在跟人争论什么。

"这绝对不行!"秦老的声音罕见地严厉,"那批东西必须重新检查!"

"老秦,你别固执了..."一个男声劝说道。

韩春明和周晓白对视一眼,默契地放慢脚步。办公室的门虚掩着,透过缝隙能看到秦老正和一个穿中山装的中年男子对峙。

"谁在外面?"秦老突然转头。

周晓白赶紧敲门:"秦老,是我们。"

看见两人,秦老的脸色缓和了些:"进来吧。"他对中年男子摆摆手,"这事没得商量,你先回去。"

中年男子悻悻地离开,经过韩春明身边时,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

"坐。"秦老关好门,给两人各倒了杯热茶,"考虑好了?"

韩春明点点头:"我想参与项目,但无线电厂那边..."

"不冲突。"秦老从抽屉里取出一份文件,"先看看这个。"

文件上印着"绝密"二字,内容是关于一批即将随领导人出访的"文化礼品"清单。

韩春明一眼就注意到其中几件明代瓷器的描述与真品特征不符。

"这是..."

"仿品。"秦老冷笑,"有人想以次充好,把真品截留下来。"

周晓白倒吸一口冷气:"那无线电厂的任务是?"

"修理和改装这批礼品中附赠的收音机。"

秦老意味深长地看着韩春明,"我需要一个懂技术又懂文物的人,确保万无一失。"

韩春明瞬间明白了秦老的用意——他是要借维修收音机之便,核实那些"礼品"的真伪。

"我干。"他毫不犹豫地说。

秦老满意地点点头,又从书架上取下一个木盒:"这个给你,工作用。"

木盒里是一套专业的文物鉴定工具:放大镜、硬度计、紫外线灯...都是韩春明熟悉的老伙计。

他拿起放大镜,金属柄上还刻着父亲名字的缩写——这竟然是父亲的旧物!

"您认识我父亲?"韩春明声音发颤。

"何止认识。"秦老的目光柔和下来,"韩建国是我带过最好的学生之一。"他叹了口气,"可惜啊..."

话未说完,电话铃声突然响起。秦老接听后,脸色变得异常严肃:"好,我马上安排人过去。"

挂断电话,他匆匆写下个地址:"无线电厂出事了,那批收音机被人动了手脚。

你们立刻过去看看,记住,只相信李科长!"

雪越下越大,公交车己经停运。

韩春明和周晓白顶着风雪骑自行车赶往城郊的无线电厂。寒风像刀子一样刮在脸上,韩春明的睫毛很快结了一层白霜。

"你还好吗?"他回头问周晓白。

周晓白的脸己经冻得发青,但还是坚定地点点头:"没事,快骑!"

无线电厂大门紧闭,只有一个神色慌张的警卫在值班室来回踱步。

看见两人,他如释重负:"是秦老派来的?快进来!"

李科长在车间里急得团团转,见到韩春明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小韩!出大事了!"

工作台上摆着十几台被拆开的收音机,每台的电路板上都有一处明显的改动——有人在音频输出端并联了一个微型装置。

"这是什么?"韩春明凑近观察。

"窃听器。"李科长声音发抖,"今早技术员例行检查时发现的。这批机器是要送给...送给..."他说不下去了。

韩春明和周晓白交换了一个震惊的眼神。这己经不仅仅是文物造假的问题了,而是涉及国家安全的重大事件!

"能修吗?"李科长急切地问。

韩春明仔细检查了电路:"可以,但需要时间。"他看向周晓白,"你马上回秦老那汇报情况,我留下处理。"

周晓白犹豫了一下:"你一个人..."

"放心。"韩春明己经拿起烙铁,"这是我的专业。"

周晓白匆匆离开后,韩春明立刻投入工作。

他需要先绘制出被篡改的电路图,然后设计出不影响原功能的修复方案。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车间里的温度越来越低,他的手指己经冻得发僵,但动作丝毫不敢放缓。

凌晨三点,最后一台收音机终于修复完毕。

韩春明活动着酸痛的肩膀,突然听到身后有动静。

"辛苦了。"

周晓白不知何时回来了,手里提着个保温桶:"趁热吃。"

保温桶里是香喷喷的猪肉炖粉条,还冒着热气。韩春明这才发现自己饿得前胸贴后背,接过筷子狼吞虎咽起来。

"秦老怎么说?"他边吃边问。

"他很震惊。"周晓白压低声音,"这事己经上报到最高层了。明天会有专人来接管这批收音机,我们的任务是..."

她突然住口,因为车间门口传来了脚步声。李科长带着两个穿军大衣的男子走了进来。

"就是这个小伙子修的。"李科长介绍道。

其中一名男子仔细检查了修复好的收音机,满意地点点头:"技术不错。"他转向韩春明,"明天开始,你配合我们工作,有问题吗?"

韩春明看向周晓白,后者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

"没问题。"韩春明说。

男子露出一个赞许的笑容:"好同志。

"他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个信封,"这是特别津贴,每天十五元。"

回宿舍的路上,天己经蒙蒙亮了。雪停了,但寒气更甚。

韩春明和周晓白并肩走着,呼出的白气在晨光中交织。

"看来这个年要在工作中度过了。"韩春明半开玩笑地说。

周晓白突然停下脚步:"韩春明,你知道为什么秦老选中我们吗?"

韩春明摇摇头。

"因为我们都明白,有些事比过年重要。"

周晓白的眼睛在晨光中闪闪发亮,"比赚钱重要,甚至比...安全重要。"

远处传来早班公交车的汽笛声,新的一天开始了。

韩春明看着周晓白冻得通红的脸颊,突然觉得这个不能回家的寒假,或许会比他想象的有意义得多。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