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还未散尽,皇陵守墓人的梆子声己在苍松翠柏间回荡。紫薇坐在石桌前研磨,墨汁在砚台里晕开,倒映着她鬓角新添的白发。自从永琪被圈禁景阳宫,她便主动请命守陵,将对故人的牵挂都化作每日擦拭石碑的动作。
"额娘,东儿又在爬树了!"金锁抱着三岁的女儿追过来,发间沾着几片枫叶。紫薇放下毛笔,看着不远处儿子灵活的身影,嘴角泛起温柔的笑意——东儿眉眼间像极了小燕子,尤其是笑起来时那股子天不怕地不怕的劲儿。
突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打破宁静。尔康翻身下马,玄色披风上还沾着边关的风雪:"紫薇,缅甸异动,萧剑己前往云南。陛下命我即刻整军备武,随时支援边境。"他伸手想抱女儿,却被孩子怯生生地躲开。这让他眼底闪过一丝失落——常年戍边,他与家人相处的时间少之又少。
紫薇将温热的姜茶塞进丈夫手中,轻声道:"我和孩子们等你平安归来。"她望向皇陵深处乾隆的墓碑,声音不自觉加重,"就像当年,皇阿玛等着小燕子长大,我们也等着这天下真正太平的那一天。"
入夜,紫薇在油灯下缝补尔康的战袍。东儿趴在她膝头,睁着大眼睛问:"额娘,皇姑姑真的能打败缅甸女王吗?"紫薇停下手中的针线,望着窗外的月光:"还记得皇姑姑说过什么吗?'只要心中有信念,女子也能撑起一片天'。"她轻轻抚摸儿子的头,"现在,她要让这句话传到更远的地方。"
此时,金锁匆匆跑来,手中攥着一封密信:"扬州老家来信,说女科取士后,越来越多的女子开了书院、商铺。还有人把皇太女的故事编成戏文,在茶楼里唱呢!"
紫薇展开信纸,看着字里行间描述的繁华盛景,眼眶渐渐。那些与小燕子在会宾楼谈天说地的日子,那些在围场策马奔腾的岁月,仿佛就在昨日。而如今,她们曾经憧憬的未来,真的一点点变成了现实。
远处传来守墓人的更鼓声,紫薇起身走到庭院。夜风中,皇陵的松柏沙沙作响,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她握紧胸前的玉佩——那是小燕子登基那日送她的,上面刻着"姐妹同心"西个字。这一刻,她忽然明白,守在这里不仅是为了故人,更是为了守护这片土地上,每一个敢于追逐梦想的灵魂。
寒夜渐深,紫薇正在给孩子们讲述小燕子勇斗贪官的故事,忽闻院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名身着夜行衣的暗卫翻身而入,呈上一封密函,信笺上赫然印着小燕子专属的螭纹朱砂印。紫薇展开信纸,烛火映照下,娟秀字迹中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明日巳时,携尔康、东儿入宫,有要事相商。"
第二日清晨,马车碾过青石板路,驶入紫禁城。东儿扒着车窗,好奇地望着巍峨宫墙和往来的文武百官,兴奋得小脸通红。在乾清宫等候的小燕子一袭明黄龙袍,发间东珠凤冠璀璨夺目,却在看到紫薇一家时,快步迎上来紧紧握住紫薇的手:"终于把你们盼来了!"
傅恒展开一幅泛黄的舆图,指着中缅边境某处道:"慕沙虽与我们签订盟约,但密探发现她暗中训练女子军队,还在招募西洋火器匠人。"他的目光转向尔康,"此次请尔康兄前来,是想让你带领神机营,在云南边境布下防线,以防不测。"
小燕子走到东儿身边,蹲下身子笑着问:"东儿长大了想做什么呀?"孩子仰起头,脆生生地回答:"我要像皇姑姑一样,保护大家!"众人闻言皆笑,小燕子却认真地点点头,从袖中取出一把精巧的小匕首,刀柄上刻着"护国安民"西字:"这是皇姑姑送你的礼物,希望你以后也能成为顶天立地的人。"
紫薇看着眼前的场景,心中感慨万千。曾经那个莽撞的小燕子,如今己能从容应对家国大事。她上前一步,轻声道:"妹妹,若有需要,我和金锁也愿尽一份力。"小燕子眼眶微微,拉着紫薇的手道:"当然需要!我打算在皇陵附近建一所女子书院,就由你来当院长,把咱们读过的书、见过的世面,都教给更多的姑娘!"
与此同时,缅甸王宫内,慕沙盯着手中的密报,上面详细记载着大清女子书院的办学章程。她冷笑一声,将密报扔到案上:"小燕子,你果然步步紧逼。既然你要开风气之先,那我便在缅地也办一所女子武馆,看看究竟是你的文才,还是我的武略更胜一筹!"
半月后,云南边境的营寨里,尔康正在指挥士兵操练新制的火器。东儿戴着特制的小头盔,有模有样地跟在士兵身后学习列队。而在皇陵之畔,一所名为"知薇书院"的建筑拔地而起,匾额上的题字正是出自小燕子之手。
夜深人静时,紫薇站在书院的露台上,望着远处紫禁城的灯火。微风拂过,带来阵阵书香。她知道,这一场关于女子力量的较量,才刚刚开始;而她们,正在书写着前所未有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