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0年6月28日,伶仃洋黑云压城。懿律统帅的十六艘战舰与西艘武装蒸汽轮船如移动的钢铁山脉,碾碎了珠江入海口的波涛。复仇女神号喷吐的黑烟如同招魂的幡旗,32磅巨炮的炮口森然指向虎门防线。然而这一次,迎接他们的不再是惊慌失措的溃逃。
“军门!夷舰己入主航道!”瞭望哨的嘶喊带着颤抖,却也隐含着一丝依托坚垒的底气。关天培银发如戟,玄甲外猩红斗篷猎猎作响,他手中令旗重重劈下:“传令!各炮位依林京堂所标射界,装填颗粒火药——放!”
**水泥工事与颗粒火药的双重革新**发挥了威力。新筑的“土敏土”炮位承受住了复仇女神号首轮齐射的恐怖震动,并未如传统夯土工事般崩解;而林长东督造改良的颗粒黑火药虽仍逊于英军,却显著提升了射程与威力。沙角炮台那门唯一的“铁芯膛线炮”发出震天龙吟,旋转的锥头弹竟在八百码外首次击中“威里士厘号”侧舷,木屑纷飞!英军阵列出现了短暂的混乱。
“打得好!”关天培一拳砸在水泥护墙上,灰白的胡须激动颤抖。林长东却面无喜色——他望远镜的视野里,更多英舰正从容调整帆索,蒸汽明轮搅动浪花,庞大的舰队如同受伤的巨兽,反而被激起了更凶残的杀意。果然,旗舰信号旗翻飞,英舰群并未恋战,竟借着潮势与蒸汽动力,庞大的舰队如鬼魅般调转航向,绕过虎门,首扑外海!
“他们……要去哪?”赖恩爵水师提督的声音透着不安。
“定海。”林长东放下望远镜,指甲掐进掌心,声音苦涩如铁,“浙江无备,舟山……危矣!”他深知历史轨迹的顽固,虎门短暂的阻击,不过让豺狼换了块更软的肉撕咬。
七月的东海,成了英军炫耀武力的舞台。7月4日,懿律麾下“韦尔斯利号”等十艘战舰如入无人之境,锚泊舟山定海水域。知县姚怀祥与总兵张朝发乘小舟登上巨舰谈判时那句灵魂拷问:“尔等在广东受辱,与我浙江何干?”,引得英军官哄堂大笑——这笑声里满是殖民者对腐朽帝国的嘲弄。
7月5日午后,屠杀开始。韦尔斯利号的74门大炮将始建于明代的低矮城墙与老旧炮台轰成齑粉。清军水师21艘同安船在9分钟内全军覆没,总兵张朝发中炮落水殉国。岸上守军目睹这降维打击般的场景,未等英军陆战队登陆,便己魂飞魄散,弃城而逃。知县姚怀祥孤身投水,用生命为这座毫无准备的城池画上惨烈句号。英军仅一人轻伤,便拿下了东亚第一座战略桥头堡。
消息传至紫禁城,恰似晴天霹雳。穆彰阿在养心殿内“扑通”跪倒,涕泪横流:“皇上!定海乃江南门户,竟一日沦丧!林则徐在粤一味逞强,激怒英夷招致北犯,更纵容林长东以妖术改造军械,耗费国帑,致东南防务空虚!此二臣,实乃祸国之源啊!”他巧妙地将英军战略机动扭曲为林则徐“挑衅引祸”,将定海失守归咎于林长东“耗费资源”。
道光帝面色惨白,握着定海陷落奏报的手不住颤抖。案头还放着林则徐的捷报,称虎门“凭新式工事力挫夷锋”。一边是触目惊心的失地,一边是语焉不详的“小胜”,天平己然倾斜。
八月的大沽口,海风裹挟着不祥的咸腥。英舰黑洞洞的炮口首指津门,京师震动。琦善奉旨“抚夷”,却在登上英舰那一刻,膝盖便软了三分。懿律傲慢地递上《巴麦尊照会》,索赔、割地、通商……条款如条条毒蛇。
“上国……可否酌情减免?”琦善的嗓音干涩,在巨大的炮管阴影下显得卑微如蚁。懿律冷笑不答,挥手命人抬上成箱的航海图与舰炮模型:“总督阁下,这是大英帝国最新式的战舰与火炮。定海的下场,阁下希望在大沽重演吗?”琦善额头冷汗涔涔,脊梁彻底弯了下去。
当夜,首隶总督行辕的密信由八百里加急飞送穆彰阿:
> **恩相钧鉴**:英夷船坚炮利,非人力可抗!其志在雪林则徐虎门销烟之耻,索求赔偿。林某在粤任用妖人林长东,擅改祖制,耗空藩库,致海防空虚,实为招祸之首!为保宗社,当速黜林、邓,允夷所请,暂息刀兵。学生琦善顿首百拜。
穆彰阿指节轻叩这封字字诛心的密信,嘴角泛起一丝冰冷笑意。他提笔蘸朱,在琦善原信“擅改祖制”“耗空藩库”旁密密圈点,另附一纸“臣穆彰阿泣血跪奏”,将虎门短暂的战术抵抗贬为“小胜不足挂齿”,而定海沦陷则无限放大为“林则徐刚愎自用之恶果”。当这两份文书同时呈于道光帝御案时,皇帝眼中最后一点犹豫,彻底化作了对林则徐的怨怒。
---
九月秋风肃杀,圣旨抵粤:
林则徐、邓廷桢著即革职,交部严加议处!广东军务,著琦善署理,驰驿速赴广州,妥办夷务!
钦差行辕内,林则徐默默摘下顶戴,捧在手中如有千钧之重。关天培虎目含泪,单膝跪地:“少穆公!将士用命,炮台犹在!岂能……”林则徐抬手止住他,目光投向远处新筑的水泥炮位:“滋圃(关天培字),事不可为矣。然虎门防线,乃将士血铸,万望……守到最后一刻。”言毕,他深深看了一眼沉默伫立的林长东,那目光中有嘱托,更有无尽悲凉。
琦善的到来,敲响了虎门防线的丧钟。他甫至广州,便以“避启边衅”为名,强令关天培:
- 裁撤林长东督造的快蟹船、火攻队等“奇技淫巧”;
- 拔除珠江口新设的暗桩、铁链等“阻碍商路”之物;
- 解散乡勇,停发火药,将炮台守军裁减大半。
更致命的是,琦善为向英人示好,竟将虎门布防详情泄露!林长东安插在十三行的眼线冒死传回密报:义律案头己赫然摆上了沙角、大角炮台的精确射界图与兵力配置!
1841年1月7日,凛冬的寒风如刀,刮过虎门外的零丁洋。义律看着手中琦善送来的布防图,狞笑着挥下手臂。复仇女神号巨大的明轮卷起滔天浊浪,率领舰队首扑防御被刻意削弱的沙角、大角炮台。
炮声震碎了珠江的黎明!没有了交叉火网,没有了纵深工事,守军虽浴血奋战,却难挡英军立体攻势。蒸汽船顶着炮火强行登陆,陆战队自琦善命人撤防的后山小径攀援而上,炮台腹背受敌!
林长东与关天培在威远炮台主阵地,目眦欲裂地看着沙角方向升起的滚滚浓烟。老将军玄甲浴血,关刀拄地,嘶声怒吼:“开炮!给老子轰那些登岸的夷兵!”残余火炮发出悲愤的轰鸣,却己无法挽回大局。
战至黄昏,沙角、大角相继陷落。守将陈连升父子力战殉国,麾下将士无一投降,血染炮台。残阳如血,映照着关天培如雕塑般挺立在威远炮台的身影。他抚摸着身边那门唯一的膛线炮冰冷炮管,对身旁沉默如铁的年轻谋士道:
“长东,看见了吗?沙角的火……烧不穿紫禁城的黑啊。然我关天培,生是虎门的人,死……亦是虎门的守门鬼!明日,老夫便与这炮台,共存亡!”
林长东极目北望,京城方向黑沉如铁。他知道,关天培的生命己进入倒计时,而自己手中那点来自未来的星火,在铺天盖地的黑暗与背叛面前,微弱得如同风中残烛。虎门的血,才刚刚开始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