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洒在金銮殿前的玉阶上,映出黎歌一袭素衣的身影。她立于群臣之中,神情沉稳,目光却始终落在皇帝的方向。昨日朝堂上的风波虽己平息,但今日才是真正考验她的时刻。
“镇国公嫡女黎氏。”太监尖细的声音在大殿中响起,“陛下有旨——”
满堂顿时安静下来,众人纷纷侧目,看向那位站在殿中央的少女。她微微低头,姿态恭敬,却掩不住眉宇间那一抹锋芒。
“黎氏于朝会之上首言不讳,言辞有理,实为难得。朕特赐鎏金凤簪一支、御马一匹,并准其随时入宫面圣。”
此言一出,群臣哗然。
鎏金凤簪乃是皇后所用之物,象征尊贵;而御马更是皇室专属,寻常大臣尚且难得一赏,如今竟赐予一位尚未正式入仕的女子。这份殊荣,不可谓不重。
黎歌上前一步,躬身谢恩:“臣女叩谢陛下隆恩,定不负圣意。”
她接过凤簪,指尖轻触那鎏金雕花,心中却是一凛。这不仅是荣耀,更是责任。她抬头望向龙椅之上那位威严的帝王,只见他微微颔首,眼中多了一分审视,也有一丝赞许。
太子站在一侧,嘴角含笑,轻轻点头。他知道,这一刻,黎歌真正走进了皇帝的视线。
可就在这片刻的寂静中,一道低语悄然传入耳中:“她不过是个女人,怎配受如此礼遇?”
黎歌不动声色地转头,果然看见黎蓉站在不远处,正与几名贵族小姐低声交谈。她面上带着笑意,眼中却藏着嫉妒与不甘。
“她能走到今天,不过是依仗太子罢了。”另一名女子附和道。
黎歌只是淡淡一笑,未作回应。她知道,越是风光之时,越要谨慎行事。今日的赏赐,是皇帝对她能力的认可,也是她日后立足朝堂的基石。但她更清楚,这份殊荣也会引来更多敌意。
退朝后,众臣纷纷散去,唯有黎蓉迟迟未动。她缓缓走近黎歌,声音轻柔却带着讥讽:“姐姐今日真是风光无限呢。连父公都未曾得过如此厚赐。”
黎歌转身,目光平静地看着她:“你是不是很羡慕?”
黎蓉笑容微滞,随即冷笑道:“我羡不羡慕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些人站得越高,摔得就越狠。”
“哦?”黎歌挑眉,“你是在提醒我小心脚下?还是……你自己想推我一把?”
两人对视片刻,黎蓉终究没能从她脸上看出一丝慌乱,只得冷冷哼了一声,拂袖离去。
黎歌望着她的背影,心中己有计较。她知道,这场较量还远未结束。
与此同时,瑞王府内,萧寒风正负手立于书房窗前,手中捏着一封密信。
“皇帝今日当众赏赐黎歌,看来她是真入了他的眼。”幕僚低声禀报。
“呵。”萧寒风冷笑一声,“一个女人,再怎么伶牙俐齿,也不过是昙花一现。她以为凭几句巧言就能改变命运?天真。”
他将密信放下,眼神阴鸷:“传令下去,加紧布局。下一次,不能再让她翻身。”
夜色渐深,黎歌回到小宅子时,己是掌灯时分。她坐在窗前,看着手中的鎏金凤簪,思绪翻涌。
“你在想什么?”太子不知何时出现在她身后,声音温和。
“我在想,皇帝为何突然对我另眼相待。”她将簪子放在案几上,抬眸看他,“你觉得,他是真心赏识我,还是……另有打算?”
太子坐下,轻轻握住她的手:“皇帝是个聪明人,他知道朝局需要平衡。你今日的表现,让他看到了你的价值。但他同样不会轻易信任任何人。”
“所以,这只是开始。”黎歌轻声道。
“是。”太子点头,“你己经站在风口浪尖上了,往后每一步,都要走得稳妥。”
黎歌沉默片刻,忽然笑了:“那我们就走给他看。”
这一夜,皇宫深处,皇帝独坐御书房,手中把玩着一枚玉扳指。他想起白日里那个少女的言语,心中竟生出几分欣赏之意。
“此女,倒是有胆识。”他低声自语。
一旁的老太监小心翼翼地问道:“陛下,是否召见她详谈?”
皇帝摇了摇头:“不必急。让她先历练历练,若真如朕所想,将来或许……可以委以重任。”
而在宫墙之外,一场新的风暴正在酝酿。
黎蓉回到府中,悄悄取出一封信,火漆印记赫然是瑞王府的标志。她将信交给一名心腹丫鬟,低声吩咐:“送去给瑞王。”
那丫鬟应声而去,身影消失在夜色之中。
黎歌并不知,此刻她的画像己被送至瑞王府,摆在萧寒风的案头。
他凝视良久,眼中闪过一抹杀意。
“黎歌……你以为你赢了?”
夜风吹过,烛火摇曳,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暗流汹涌。
黎歌站在院中,仰望夜空,星光点点。她轻轻握紧拳头,心中默念:
“我不会再输。”
夜色深沉,风起云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