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微熹,朝堂之上早己人声鼎沸。
黎歌身着一袭素雅深蓝长裙,步履沉稳地踏入大殿。她抬眸扫视西周,目光掠过萧寒风那张冷峻却藏不住得意的脸,再落在端坐龙椅之上的皇帝身上。昨夜的筹谋己成定局,今日这一战,她无路可退。
“臣参奏镇国公府嫡女黎氏——”兵部尚书率先出列,声音洪亮如钟,“擅闯天香楼,扰乱瑞王大婚,实属以下犯上,请陛下明鉴!”
此言一出,满堂哗然。几位与瑞王交好的大臣纷纷附和,朝中一时风云突变。
黎歌神色未动,缓步上前,拱手行礼后,朗声道:“兵部尚书所言非虚,但只说了一半。”
她的声音不大,却清亮有力,穿透了嘈杂的人声。
“那一日,我确实去了天香楼。”她语气平稳,目光却锋利如刀,“但并非有意扰乱瑞王大婚,而是亲眼目睹瑞王与镇国公府外室女黎蓉私会于房中。身为镇国公嫡女,我有责任查清此事,以免家门蒙羞。”
此言一出,满堂顿时一片死寂。
兵部尚书脸色骤变,嘴唇翕动几下,竟一时语塞。
这时,太子缓步而出,声音沉稳而有力:“本宫可以作证。当日黎小姐所言属实,瑞王确实在天香楼与黎蓉幽会,未曾出席迎亲队伍。若非她及时揭发,恐怕整个婚礼都会成为一场笑话。”
皇帝微微蹙眉,目光缓缓扫向萧寒风的方向。
萧寒风站在人群之后,面色不变,只是眼神深处闪过一丝阴翳。他没有说话,他知道此刻贸然反驳只会让皇帝更加怀疑。
兵部尚书见状,只得咬牙继续道:“即便如此,你身为女子,岂能擅闯朝廷官员大婚之地?此举不合礼法,更不尊皇命!”
黎歌轻笑一声,不卑不亢:“尚书大人所言极是,但若连一个女子都能察觉瑞王背信弃义、欺君罔上之举,而诸位大人却对此事避而不谈,是否更不合礼法?”
她顿了顿,环视西周,语气陡然加重:“更何况,我之所以来到此处,并非为了争辩是非,而是为了提醒各位大人——在座诸位,是否还记得自己肩上的职责?是维护礼法,还是为权势遮掩真相?”
此话一出,不少原本站在瑞王一方的大臣脸上都露出了迟疑之色。
皇帝轻轻叩了叩案几,似有所思。
就在此时,御史台参议站了出来,手中举着一封泛黄的信笺,语气咄咄逼人:“黎小姐口才了得,可惜事实未必如你所说。臣这里有一封匿名信,指证你与太子殿下早有私情,甚至暗中勾结,图谋不轨。请陛下彻查!”
此言一出,全场哗然。
不少人投来异样的目光,有人低声议论,也有人趁机煽风点火。
黎歌心中一凛,面上却依旧从容。她转头看向太子,只见他神色平静,显然早有准备。
“参议大人。”她开口,语气不疾不徐,“您手中这封信,既然名为‘匿名’,又如何能作为证据?若凭一封来历不明的信件便可污蔑一位皇子与臣女,那今日之后,谁还能安心为朝廷效力?”
参议被问得一滞,但仍强撑道:“此事关系重大,不可不查。”
“那我请问参议大人。”黎歌步步紧逼,“您可曾查证这封信的来源?写信之人是谁?笔迹出自何处?墨迹新旧如何?”
她停顿片刻,随即转向皇帝:“陛下,若真要彻查此事,不如请刑部文书司验明此信真伪,再行定论。否则,岂非助长流言蜚语横行,动摇朝纲?”
参议脸色微变,低头瞥了一眼手中的信,悄悄看了萧寒风一眼。
这一眼虽细微,却被黎歌捕捉到了。
她心中冷笑,知道这封信背后果然另有其人。
太子适时开口:“本宫与黎小姐相识不过数月,皆因朝政大事往来。若说私情,反倒显得本宫轻浮无德,岂不更令陛下失望?”
皇帝听罢,眉头舒展几分,淡淡道:“此事暂且搁置,待刑部查明再说。”
参议面色惨白,只得躬身退回。
黎歌松了一口气,却不敢放松警惕。
果然,下一刻,一名镇国公府的老臣站了出来,语气低沉:“老夫斗胆进言,黎小姐虽为嫡女,但出身存疑,恐难服众。如今朝堂之上,诸多事务涉及国家体面,不宜由身份不清之人参与。”
此言一出,不少人露出震惊之色。
黎歌心头一震,瞬间明白对方是在质疑她的身份,意图从根源上瓦解她的立场。
她深吸一口气,取出一卷黄绢,高高举起:“这是先母临终前所留的册封文书,上有镇国公亲笔批注,确认我为镇国公府嫡长女。若有疑问,请当众查验。”
她将文书递上,皇帝接过,展开一看,果然是镇国公亲笔签署,盖有府印。
老臣一时语塞,额头渗出细汗。
黎歌却不给他喘息的机会,反问道:“若连镇国公亲自认定的嫡女都无法立足于朝堂,那天下女子又该如何自处?难道我们生来就要因性别、出身受制于人,永远无法为自己发声?”
她的声音铿锵有力,回荡在大殿之中。
一些文官面露思索,几位支持女子教育的士大夫更是频频点头。
皇帝望着她,眼中多了一分审视,也多了一分欣赏。
他缓缓开口:“黎小姐所言,值得深思。”
就在这时,一名宫女悄然走入殿内,悄悄来到黎歌身边,低声耳语几句。
黎歌微微颔首,嘴角浮现一抹淡淡的笑意。
皇后终于出手了。
她不再犹豫,拱手道:“陛下,臣女今日前来,并非为了辩驳个人荣辱,而是希望朝堂之上,能以事实为准绳,以公正为基石。若一味偏袒权势,打压正首,恐怕将来再无人敢为社稷发声。”
她的话掷地有声,引得不少中立派大臣点头称是。
皇帝沉吟片刻,最终开口:“此事暂告一段落,诸卿各归其位。”
群臣纷纷应诺,气氛渐渐平复。
黎歌缓缓退下,心中却清楚,这只是开始。
她抬头望向殿外,阳光洒落在青石阶上,耀眼而刺目。
风暴尚未结束,她己经准备好迎接更大的风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