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造纸革新

晨光透过窗棂,洒在桑皮纸上。

源程拿起新制的水纹纸,对着光线细看。

纸纹如流水般细腻,透着淡淡的米黄色。

采薇站在工坊门口,望着忙碌的匠人。

“这是第三批试制品。”她走进来,指尖拂过纸页,“用了青檀树皮和渔网纤维。”

“比前两批更匀净。”源程将纸页举高,“透光看,纤维分布很均匀。”

“老匠师说,打浆时加了些胶矾水。”采薇指向正在舂捣树皮的石臼,“能让纸页更挺括,不易晕墨。”

工坊里弥漫着树皮发酵的微酸气息。

十几个匠人各司其职,有的蒸煮原料,有的抄纸晾晒。

“上次送来的公文,用这种纸写的?”源程翻看案几上的文书。

“嗯。”采薇点头,“王磊的战报就是用它写的,墨色很沉稳。”

“以前用麻纸,写完得晾半天。”源程指尖划过纸面,“这纸干得快,还不透背。”

“是在晾晒时加了竹帘压平工艺。”采薇拿起一张刚抄好的湿纸,“这样纸页更平整,适合书写。”

“成本呢?”源程问,目光投向堆积如山的树皮原料。

“比麻纸低三成。”采薇翻开账簿,“青檀树皮山野里就有,渔网是渔民淘汰的,胶矾水也不贵。”

“太好了。”源程放下纸页,“以后公文、军报都用这种纸。”

“我己经让工坊扩大生产了。”采薇指着后院,“新搭了五个晾晒棚,能日产五百张。”

“不够。”源程摇头,“我们的情报网需要大量用纸,还有印刷《农桑辑要》也得用。”

“老匠师说,若用雕版印刷,纸页还得再改良。”采薇皱眉,“现在的纸虽好,但刷多了容易起毛。”

“能不能试试加些淀粉?”源程想起现代造纸工艺,“把淀粉熬成浆,刷在纸面上,晾干后能增加光滑度。”

“淀粉?”采薇有些疑惑,“是做饭用的那种?”

“对。”源程解释,“调成稀浆,用细毛刷均匀刷在纸页上,能填补纤维间的空隙。”

“这倒是个新思路。”采薇眼前一亮,“我让厨房熬些米汤试试。”

“要精纯的淀粉,杂质越少越好。”源程补充,“最好用糯米粉,黏性强。”

“记下了。”采薇从袖中取出桑皮纸小册,用炭笔记录。

“对了,”源程指着墙角的木板,“雕版刻得怎么样了?”

“《农桑辑要》的耕织篇刻完了。”采薇引他过去,“老匠师说,这种水纹纸吸墨性好,印出来的字迹很清晰。”

木板上的阳文反字凹凸分明,刷过墨后,覆上纸页轻轻一压。

源程拿起刚印好的书页,字迹工整,墨色均匀。

“比手抄快太多了。”他忍不住赞叹,“以前抄一部书要半个月,现在一天能印几百页。”

“是啊。”采薇眼中闪烁着光芒,“等印刷术推广开,百姓也能读上书了。”

“知识传播得越快,我们的根基就越稳。”源程放下书页,“这比打十场胜仗都重要。”

“将军远见。”采薇微微颔首,“我己经让书坊准备刻《孙子兵法》了,先印给军官们看。”

“好。”源程点头,“再刻些农书和医书,发给各营和村落。”

“都安排好了。”采薇指着窗外,“那边的空房改成了刻字坊,招了二十个识字的匠人。”

“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有个老刻工说,有些简体字他不认识。”采薇苦笑,“将军您写的‘农’字,他非要改成‘農’。”

源程忍不住笑了:“慢慢来,简体字方便书写,以后会习惯的。”

“嗯。”采薇应着,目光落在他袖口磨损的布料上,“将军的战袍该换新了。”

“打仗穿,旧点没关系。”源程不在意地摆摆手,“把布料省下来,给伤兵做绷带。”

“新织的棉布够了。”采薇轻声道,“上次梦泽运来的棉花,纺出的布又软又结实。”

提到梦泽,源程顿了顿:“她的商队什么时候再来?”

“下月十五。”采薇翻开另一本账簿,“她说这次能运来更多盐铁,还有西域的香料。”

“太好了。”源程眼中闪过光亮,“盐铁是命脉,有了它们,我们的兵器锻造就能跟上。”

“不过……”采薇犹豫了一下,“梦泽说,这次要换一批‘震天雷’的图纸。”

“她要那东西做什么?”源程皱眉,“火器图纸不能轻易外流。”

“她说,是为了防备南唐和梁军。”采薇低声道,“还说……这对我们也有好处。”

“好处?”

“她说,掌握火器的势力越多,朱温就越不敢轻举妄动。”采薇解释,“形成制衡,我们才有时间发展。”

源程沉默片刻,走到窗前。

工坊外,匠人们正将晒干的纸页整理成沓。

“告诉她,图纸可以给,但必须由我们的人监督生产。”源程转过身,“而且,火药配方绝不能给。”

“我明白。”采薇记下,“我会让暗桩盯着她的工坊。”

“梦泽这个人……”源程沉吟道,“太精明了,凡事都算得很清。”

“但她确实帮了我们很多。”采薇说,“没有她的商路,我们的军资会更紧张。”

“嗯。”源程点头,“小心周旋,别让她抓住把柄。”

“知道了。”采薇应着,忽然指着远处的炊烟,“将军,该用早饭了。”

“等看完这个。”源程拿起一张改良后的水纹纸,“你看,这纸能不能用来画舆图?”

“应该可以。”采薇凑近,“比帛布便宜,还容易保存。”

“让测绘队试试。”源程放下纸页,“把我们控制的区域先画出来,标注山川、村落和官道。”

“好。”采薇记录下来,“我让高伟的斥候配合测绘队。”

“对了,”源程想起什么,“上次说的活字印刷,有没有头绪?”

“老匠师不太理解。”采薇摇头,“他说字是反的,还要一个个排,太麻烦了。”

“是麻烦,但效率高。”源程走到沙盘前,“比如‘天’‘地’‘人’这些常用字,可以多刻一些,重复使用。”

“活字……”采薇喃喃自语,“如果真能成,那印书就更快了。”

“慢慢来。”源程安慰道,“先把雕版印刷做好,活字的事先让匠师们琢磨着。”

“嗯。”采薇看着他,“将军,您怎么会想到这么多新奇的法子?”

源程笑了笑,没有首接回答。

他不能告诉她,这些都是几千年后的文明成果。

“不过是触类旁通罢了。”他含糊道,“好了,去吃早饭吧,吃完还要开参谋会议。”

“嗯。”采薇应着,帮他整理好案几上的纸页。

两人走出工坊时,阳光己经铺满了院子。

造纸匠们正在晾晒新抄的纸页,雪白的纸页在风中轻轻摇曳。

“看着这些纸,就像看到了希望。”采薇轻声说,“有了它们,知识就能像种子一样,撒遍这片土地。”

“是啊。”源程望着那些纸页,眼中充满了憧憬,“总有一天,这片乱世会变成盛世,人人都能读书写字,家家都能吃饱穿暖。”

“我相信会有那么一天的。”采薇的目光坚定,“在将军的带领下,一定会的。”

源程转头看她,晨光洒在她脸上,镀上了一层柔和的金光。

他忽然觉得,眼前的景象,比任何沙盘和舆图都更让他心动。

“我们一起努力。”他轻声说。

“嗯!”采薇用力点头,眼中闪烁着光芒。

两人并肩走向中军帐,身后是忙碌的造纸工坊,和冉冉升起的朝阳。

新的一天开始了。

而属于兴汉府的革新之路,也在这一张张雪白的纸页上,缓缓铺开。

造纸革新,不仅是一项技术的进步。

更是一个时代的曙光。

它将承载着知识与希望,穿越乱世的迷雾,照亮未来的征程。

源程知道,这条路还很长。

但他无所畏惧。

因为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他有信念,有智谋,有伙伴。

还有……那抹在造纸坊中,悄然绽放的智慧之花。

这花,将结出最甜美的果实。

滋养这片土地,和这片土地上的人民。

迎着朝阳,源程握紧了拳头。

今天的参谋会议,将会讨论更宏大的计划。

而这一切,都将从这小小的造纸革新开始。

一步一步,走向那理想中的盛世。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