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姝贵妃的懿旨写的不甚文雅规谨,零零散散地连发了三日,宣旨的太监们跑断了腿。
大概就是:
齐妃升齐贵妃,敬嫔敬升妃,裕嫔升裕妃;
欣常在升欣贵人,与敬妃共同在咸福宫抚养淑和公主;
曹贵人赐封号“襄”,和丽嫔共同在启祥宫养温宜公主;
富察贵人封号“顺”,博尔吉吉特贵人封号“恭”, 沈贵人赐封号“惠”;
追封西阿哥弘历的生母贤贵人为贤嫔。
以上是封赏妃嫔的旨意,皇上都觉得他的莺儿变得懂事能干了。
以下是指婚赐婚的旨意,皇上想收回上面那句话了。
沛国公之女孟静娴赐给果郡王当福晋,莞常在甄嬛、答应安陵容赐给果郡王当格格。
瓜尔佳文鸳给慎贝勒做福晋,常在方淳意赐给慎贝勒做格格;
齐贵妃终于聪明上道了一回,赶紧把她和弘时喜欢,而皇后娘娘不喜欢的人选报给了昭姝贵妃,成功蹭到了赐婚懿旨,皇后娘娘也随她了,多赐几个女人就多生几个孩子。
连孙妙青这位清修中的老姑娘也莫名其妙地赐给了宗室里一个丧妻了的贝勒做继室福晋,孙家的礼递了好几道弯儿才送进了永寿宫。
甄嬛跟方淳意没想到自己都己经成了宫妃了还能被赐出去,甄家、方家多方求问求助无果,两位常在小主只能哭哭啼啼地去了王府当格格了。
后宫震动完了又好像也没啥,除了沈眉庄,恨不得自己也跟着嬛儿去了才好,可惜她爹沈自山也给永寿宫送了厚礼,只求保他女儿在宫里安稳无事。
安陵容表面上是惊慌失措,实际上:嘻嘻,我装的,她觉得只要跟她的好姐姐甄嬛在一起,她去哪儿都好,除了后来也成了侍妾浣碧越发针对她欺负她,在宫里跟在王府里也没什么区别。连安比槐发来责问的信她也不回,只把她攒的银子搭去给了她娘。
而后几年,大家都习惯了昭姝贵妃突如其来的封赏和赐婚。
裕妃升了裕贵妃;
欣贵人、曹贵人、顺贵人、恭贵人、惠贵人陆续都升了嫔位;
追封了西贝勒弘历的生母贤嫔为贤妃。
玉娆快到了年纪也提前赐给了慎贝勒当格格;连夏冬春家里的妹妹都被挖出来赐给了五贝勒弘昼当格格;叶澜依赐给果郡王做侍妾。
浣碧也早就自己努力爬床做了侍妾,整天跟叶澜依斗、斗输了就去欺负安陵容撒气。
甄嬛也没办法,浣碧是她庶妹,她不得不顾着她。安陵容被甄嬛的偏心、无视伤到了心,干脆给她自己、甄嬛、浣碧三人的甜汤里都下了绝育药。
孟静娴冷眼看着这一切发生,并不插手,甚至暗暗纵容。关她什么事?这果郡王府只由她一个正头福晋生养唯一的嫡子,不是正正好吗?
其他原本会进宫的人,因为皇帝都没再选秀了,没入宫却各有前程。
皇后的侄女青樱格格被赐婚给闲散宗室子,实现了一生一世一双人。皇后这次真的很生气,她还怀着希望,把靑樱配给弘时,甚至弘历、弘昼都可以,就能生出如同她的弘晖一般,结合着爱新觉罗和乌拉那拉血脉的嗣子。可是皇后阻止不了她恋爱脑的侄女,青樱跟她的少年郎己经“墙头马上”了。
岁月就这样走着,年长的人走向衰老,年幼的人走向成熟,而昭姝贵妃像是一首都没有变化,依旧年轻貌美。
这些年的事又多又杂,比如昭姝贵妃觉得苏培盛伺候得还算尽心,该赏他一个妻子叫他也体会体会皇上与她的恩爱情谊,把碎玉轩的崔姑姑赐婚给他,安置在宫外的苏府里。
比如隆科多大人突然死在宠妾的床上,马上风不好听,皇上遮掩了一番,昭姝贵妃叫人秘密处死了那宠妾。
比如三阿哥弘时本就妻妾众多,去了一趟他十七叔果郡王那儿,竟又带回来一个婢女,服侍了几日就变成了后院的江氏,本来弘时想叫她当格格的,可齐贵妃不许,说先当个侍妾,等来日怀孕生子再提拔不迟。
不是,这事儿怎么听着,有点儿耳熟呢?
……
皇上不知道自己还能活多久,可是他必定会远远的走在莺儿的前面。
太后病重,他叫莺儿去奉了一回汤药,便以侍疾有功,孝心可嘉为由,册封她为昭姝皇贵妃。
这是胤禛能给莺儿的最高位分了,当初为了让太后、皇后对他的真爱独宠妥协,他承诺过不会动摇后位,哪怕后来他渐渐知道了太后、皇后的真面目,他也没有违背诺言,他的莺儿并不适合当皇后,但是莺儿早己是胤禛心中的妻子。
皇后没什么意见,因为她己经得了她心心念念的好皇孙了,承郡王永念,永远念着他的父亲。
太后没能撑过去,皇后就更低调了。
没有人屠龙也没有乱吃丹药,雍正却依然走到了他生命的寒冬。
早有预感的皇帝,在他最后一次给昭姝皇贵妃过生辰时,偷偷送莺儿的礼物,是一张落好印信的空白圣旨。这是他给爱人最后的保障。
他自己下旨册封弘历为宝亲王的同时,还特意叫莺儿以昭姝皇贵妃懿旨追封弘历的生母为贤贵妃,他要叫弘历承她的情。
弘历己经长成,这些年历练的也还可以,又有富察氏助力。
莺儿对他有恩,选他做新帝,莺儿不会受委屈。
何况皇上也并没有很多选择,莺儿再没有遇喜,弘时弘昼资质不佳,又各有生母,上位后碍于两宫太后都不会对莺儿有多孝顺的。
雍正为他的爱人考虑准备了很多,时间很快来到雍正十三年。
皇上觉得自己病容丑陋,也不太舍得让余莺儿来侍疾,余莺儿却难得的体贴懂事了起来,常常来陪着皇上,看着他衰老的模样也完全不嫌弃,还是那样柔情的眼神,从未变过。
雍正一边昏沉,一边欣喜,十余年过去,他的爱人依旧美丽,他的爱人依旧陪着他。
皇帝走的不算甘心,也没有留意到他那殷勤侍疾的好儿子,看着昭姝皇贵妃这位年轻庶母的眼光,是如此的不对劲。
“宿主大人!我们早就完成任务了,您又拖到雍正年老驾崩了,咱们快回去提交任务吧。”
“不着急,新帝加封太妃的旨意还没下来,我这个位份再加封,说不定能捞个太后当当,你想想当太后多威风,可能还会有凤气!”明姝忽悠168,不愿提交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