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后离宫的第西日,姝妃娘娘的脸色不大好看,到翊坤宫略坐了一会就想走,可华妃娘娘今天还没发挥呢,如何能肯。
“不过是坐在这儿,说话喝茶还有点心吃,姝妃这样弱的身子,怎么伺候皇上?若是没能耐就别独占着皇上,后宫可多的是还未侍寝的姐妹。”
“皇上的心意落在谁身上,便是谁的福气,本宫是惜福之人,福气向来不会分给别人。若有能耐自己争宠的,本宫难道还能拦着皇上?”
“狐媚东西!独承恩宠这么久也没有给皇上添个一儿半女,可见姝妃是没这个福气。”
“华妃娘娘伺候皇上比本宫久得多,不也没有为皇上开枝散叶?怎么,福气分给了曹贵人,自己不够使了?”
“放肆!本宫也是你能攀扯的!来人,把姝妃拉出去外面跪一个时辰醒醒脑子。”
“谁敢!”姝妃闻言,猛一拍桌子,气的站了起来,身子一软,便晕过去了。
翊坤宫内众人忙乱起来,都拥了上来扶着帮着,曹贵人跟芳荷是最早发现姝妃衣裳上的血迹的,一个念头同时涌上了她们两人的脑子里:完了!
华妃心有戚戚,虽极为不安,又不是很害怕,她没真的对姝妃做什么。
是姝妃自己愿意来的,她好茶好水的招待,自己有孕了不知道,偏在她这翊坤宫出事,她还嫌晦气呢。
不管丽嫔、曹贵人、颂芝等人如何劝,华妃自觉无错,不肯去永寿宫赔礼道歉,也不肯去探望。
她等着呢,等着皇上来罚她,等着看皇上心中,她年世兰与那余莺儿,孰轻孰重。
永寿宫的姝妃娘娘在翊坤宫里流产的消息,被快马加鞭送到了苏培盛手里,苏培盛只觉得天都要塌了,扑跪在皇上的脚边说完,就见他主子脸色青白,鼻孔大张,身子只打摆了一瞬,人就冲出去了。
苏培盛立刻打点跟上,皇帝带着一小队人马先行赶回了宫。
他明明梦到了,不是吗?
小阿哥己经喊他阿玛,他的阿玛却没有保护好他。
她,疼吗?
皇上回宫,沿路跪了一地的人,连请安的声音都没有,姝妃娘娘出了事,皇上怎么可能安。
永寿宫里的人更是一个个面如白纸,跪得发抖,也不敢出声。
没有守护好姝妃娘娘,今日他们的命都难保,尤其是贴身伺候的几人,芳荷、映桃和映雪等人,未能发现姝妃娘娘有孕,叫娘娘在她们跟前失了孩子,连求饶告罪都不敢,脸上都是自己打的巴掌印。
“劳累……麝香……调养……”太医的禀告,皇上都无法听真切连贯,他的心神全在他脸色苍白的爱人身上,这才几日,她的脸肉就小了一圈,原本总是弥漫着桃花香的床帐内,如今都是血腥气儿。
他不该离开她的,他再也不离开她了。
不,是他再也离不开她了。
皇上心中对华妃的感情很复杂,他真切的喜欢过年世兰,又为了年氏的军权军功而防备她,害她没了孩子,又赐欢宜香让她避孕。
莺儿刚怀上孩子就去翊坤宫闻了好几日的欢宜香,所以,莺儿出事,也有他一半的罪孽。
当初,世兰失了孩子的痛苦,如今皇上也尝到了。
这场亏欠,他的莺儿帮他还了。
华妃终于等到了属于她的密谈和期待的责罚,皇上把一切都掀开,坦白了她难以承受的真相。
华妃从来都是个轰烈性子,这些日子以来的自欺欺人,终于也以一种轰烈的方式爆开。她的幻梦,由她的爱人戳破。
可她的哥哥、她的父母,她还有一整个年家要顾。
雍正先是将华妃降为年嫔,收回宫权,禁足翊坤宫。把年羹尧的军功军权全都抹了,又启用了其他武将,前朝只以为是后宫的年嫔害了姝妃一事连累了年家,年嫔才一失宠,年家就得退居西北。
却不知那是年家用来换回年世兰的筹码,翊坤宫的年嫔突然病了,突然走了,追封为庄华贵妃,她的一些贴身宫人和财务被送回年家,马车一路去了西北。
年世兰还以为是她的情义她的退出保全了年家,皇上才愿意放过二哥。
皇上放过二哥,世兰放过自己。
她的未来握在她自己的手中。
胤禛心疼莺儿,苦着她硬是坐了两个月的月子,这也不许那也不许。
她还算听话,听话就该赏。
可她的赏提早两个月就领了,她要她的宫人。于是永寿宫的人全都保住了,全罚了一年工钱跟十个板子,贴身伺候的几人,连着芳荷姑姑跟首领太监林伍生都加领二十板子。
皇后说不清自己是什么心情,华妃“死”了,余莺儿的孩子也没了,她开心又伤心。
开心的是没了讨厌的死对头,剩下个余莺儿有宠无子又无家世,不足为惧。
没了孩子才好啊,虽然皇上承诺过她的后位永远不动摇,可是如果他的心尖尖儿生下皇子,恐会生变。
余莺儿己经得到皇上的爱了,孩子,就别想了。
伤心的是,柔则、她自己、年世兰,全都算是有宠爱有权势,全算得上天下女子之最,都在各种诡谲谋算中失了孩子,绝色如余莺儿,得到了帝王全身心爱护,也是如此。
难道这世间女子,就没有一个能如意美满的嘛?
话本子里的那些完美故事,从不在真实的人间发生。
永寿宫的事务自有养心殿的人手暂代,务必照顾好昭姝贵妃。
是的,昭姝贵妃。
皇上说了,有孕得封赏,晋贵妃。
失子得补偿,加封号。
如今她是昭姝贵妃独揽宫权的昭姝贵妃,当之无愧的第一兼唯一宠妃。
皇帝给足人力帮昭姝贵妃处置宫务,后宫之事,宫规之内,皇帝全都让她处理。皇后身体不适闭了宫,连请安也取消了,一时之间,后宫是昭姝贵妃一人的天下。
可昭姝贵妃尤嫌不足,缠着皇上说皇后能封赏妃嫔,能指婚赐婚,她也想要。
皇上一答应,昭姝贵妃就一口气发了好多道懿旨。
接旨的众人有喜有忧有迷茫,皇帝看她乱拳打死老师傅,虽是胡闹,可又不影响朝政,又不想让她朝令夕改,也就睁只眼闭只眼随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