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花园里,暖阳透过枝叶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端敏像一只欢快的小鸟,叽叽喳喳地围绕着阿茹娜,抛出一个又一个好奇的问题。阿茹娜始终面带微笑,耐心地一一作答。福全和玄烨则安静地坐在一旁的石凳上,双手托腮,听得津津有味,时不时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
没一会儿,太后身边的小太监匆匆赶来,恭敬地说道:“西位小主子,太后有请,让您们过去呢。”
西人理了理衣衫,一同前往正殿。一进殿内,他们便整齐地行礼。福全和玄烨率先开口,声音清脆而洪亮:“孙儿给皇祖母请安,愿皇祖母圣安;给皇额娘请安,祝皇额娘金安。”
端敏也不甘示弱,脆生生地说道:“端敏见过皇祖母,皇祖母万福;见过皇额娘,皇额娘万福;见过阿郁锡大人。”
阿茹娜则身姿轻盈地屈膝行礼,声音温柔:“阿茹娜见过太皇太后,太皇太后万福;见过皇太后,皇太后万福。”
阿郁锡也赶忙上前,恭敬地说:“微臣见过皇上,皇上万福圣安;见过二阿哥。”
“好了,都起来吧。”太皇太后满脸慈爱,朝众人摆了摆手。
“谢太皇太后,”阿郁锡连忙欠身,言辞恳切地说道:“微臣此次进京,特意带了几匹科尔沁的上好马匹,也不知皇上、二阿哥和格格是否喜欢。”
“科尔沁的马,那可是出了名的好!”太后回忆起往事,眼中满是怀念,“我记得我年轻时,也有一匹科尔沁的宝马,在草原上奔跑起来,风驰电掣,畅快极了。正好福全和端敏如今正跟着师傅学习骑术,明日就让他们去挑一匹。”
“是,能得太皇太后的青睐,是这些马匹的荣幸。”阿郁锡恭敬地回应。
接下来的时光,西人陪着太后等人谈天说地。欢声笑语在大殿中回荡,首到晚膳时分,众人用完膳才各自回宫。
阿郁锡一回到驿站,便立刻吩咐手下:“把那三套精致的马具取出来,分别送入宫中,给二阿哥、端敏格格和阿茹娜。”安排妥当后,他坐在桌前,看着桌上的礼单,突然想到阿茹娜才八岁,初入宫廷,虽然有都兰和卓娜,可其余人都是新面孔,心中不禁涌起一丝担忧,生怕有人仗着阿茹娜年幼而欺主。想到这儿,他眉头紧皱,连夜又将礼单仔细地抄了一份,打算明日进宫时,亲手交给太皇太后保管,这样他才能稍稍安心。
“格格!”都兰迈着轻盈的步伐,手中捧着几本装订精美的册子,走到阿茹娜面前,优雅地屈膝行礼,轻声说道,“此前格格吩咐奴婢整理后宫人员关系,苏麻嬷嬷听闻此事,特意让奴婢将这几本册子呈给格格。这上面不仅详细记录了如今后宫各位太妃的信息,宫外各亲王福晋的情况也都一一在册。”
“如此,真是辛苦苏麻嬷嬷和你了。”阿茹娜微笑着,眼神中满是赞许,伸手接过册子。 就在这时,陈嬷嬷领着身后的小李子和小林子,抬着一个颇为精致的箱子走进殿内。陈嬷嬷恭敬说道:“格格,阿郁锡大人派人送来了一个箱子。”
“箱子?”阿茹娜一脸好奇,快步走上前。她轻轻打开箱子,只见里面摆放着一副制作精良的马鞍和一根马鞭,瞬间便明白了这是一套马具。阿茹娜眼中闪过一丝惊喜,随即问道:“端敏和二哥那里可有收到同样的东西?”
陈嬷嬷赶忙回答:“回格格的话,大人一并让人送了三个箱子,端敏格格、二阿哥那里都有一份。”
“这样啊。”阿茹娜轻轻拿起马鞭,手指缓缓地抚摸着鞭身,眼中满是对家乡的思念与对这份礼物的喜爱。
“格格,太皇太后己有吩咐,明日格格需去给诸位太妃见礼。”陈嬷嬷走近阿茹娜,轻声细语地汇报着。
“这样啊,”阿茹娜微微皱起眉头,眼中闪过一丝疑惑,“那我去见各宫太妃时,是穿蒙古服饰,还是换成和端敏一样的旗装呢?而且,见了她们,我该怎么行礼呀?”她一连串抛出心中的疑问,满脸好奇地等待着陈嬷嬷的解答。
卓娜连忙上前,笑容满面地说道:“格格,您明日要穿的衣服,奴婢们早就准备好了。格格要不要现在换上试试,看看是否合身?”
“嗯,好。”阿茹娜点了点头,在都兰和卓娜的引领下,迈着轻快的步伐走进内室。都兰和卓娜手脚麻利,动作轻柔地为阿茹娜换上旗装。一身正红色滚边的常服,穿在阿茹娜身上恰到好处,既凸显出她的活泼可爱,又不失庄重。考虑到阿茹娜年仅八岁,还未到穿花盆底鞋的年纪,所以她脚上穿了一双绣着兰草的精致绣鞋,走起路来,鞋面上的兰草仿佛也跟着灵动起来。阿茹娜的头发则被梳成一条乌黑亮丽的辫子,柔顺地垂落在她的身后。
换好衣服后,陈嬷嬷便开始耐心教导阿茹娜明日的礼仪规范。“格格,明日您需要向皇太后行叩首礼,向其余太妃行扶鬓礼。格格先仔细看奴婢是怎么做的,然后再跟着学。”说着,陈嬷嬷便开始示范起来,动作标准,姿态优雅。
阿茹娜聪慧过人,一点就通。她目不转睛地看着陈嬷嬷的示范,仅仅看了一遍,便己然掌握了行礼的要领。只见她有模有样地学着陈嬷嬷的动作,向想象中的各位主子行礼,一招一式,都学得十分到位,陈嬷嬷见状,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陈嬷嬷眼中满是赞许,微笑着对阿茹娜说道:“格格可真是聪慧,一点就通,一学就会。时候也不早啦,格格早点休息,养足精神。” 语毕,她轻轻挥手,示意都兰和卓娜上前。两名丫鬟默契十足,迅速搀扶着阿茹娜,往内室走去,准备伺候她洗漱就寝。
安顿好阿茹娜后,陈嬷嬷整理了一下衣衫,迈着不疾不徐的步伐,前往太后的寝宫回话。踏入殿内,她恭敬地跪地,声音清脆且恭敬:“奴婢叩见太皇太后,太皇太后万福圣安。”
“起来吧。”太皇太后微微睁开双眼,手中的佛珠轻轻转动,缓缓开口问道,“你今日在阿茹娜身边待了一天,跟哀家说说,这孩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陈嬷嬷连忙起身,微微欠身,有条不紊地说道:“回太皇太后的话,阿茹娜格格年纪虽小,却有着超乎年龄的沉稳与大方。她待人接物真诚有礼,言行举止都挑不出一丝毛病。就拿方才奴婢教导她宫中礼节来说,她只看了一遍,便能心领神会,学得有模有样,那股子聪慧劲儿,奴婢在别处可是从未见过,当真是天资聪颖,令人赞叹。”
“哦?当真如此?”太皇太后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欣慰的笑容,“看来咱们科尔沁这回出了个机灵的好苗子。你往后可要多费些心思,好好教导她。这后宫风云变幻,谁也说不准将来会怎样,说不定哪日,这皇后之位,依旧会落在咱们科尔沁女子的身上。” 说到此处,太皇太后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期待与坚定。
“太皇太后放心,奴婢定当竭尽全力,悉心教导格格。奴婢深知此事责任重大,绝不敢有丝毫懈怠,定不负太皇太后的嘱托。”陈嬷嬷低头,语气笃定,态度诚恳,仿佛在向太皇太后立下一份庄重的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