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言 > 一夕宫墙错 > 第三十五章 乾隆得知

第三十五章 乾隆得知

乾清宫内,紫檀木案上摊开的密折在烛光下泛着冷光。乾隆握着朱笔的手顿在半空,目光死死盯着"扬州城流言西起,暗讽五阿哥如陈世美负心"的字句,喉间突然发出一声闷响——不是震怒,而是强忍着的笑意。

"皇上?"贴身太监李玉吓得扑通跪地,"可要奴才立刻传旨彻查此事?定是有人蓄意编排皇室......"

"起来吧。"乾隆挥了挥手,嘴角的弧度怎么也压不下去。他想起小燕子在皇宫时上蹿下跳的模样,如今竟学会借说书人之口"惩恶扬善",这股子机灵劲儿,当真是一点没改。"去把晴儿叫来。"他着密折上的字迹,"朕倒要听听,她这个闺中密友又闹出了什么名堂。"

半个时辰后,晴儿踩着满地月光匆匆赶来。还未行礼,便见乾隆将密折推到她面前:"你看看,这可是小燕子的手笔?"

晴儿展开密折,看着看着,脸颊也泛起笑意:"回皇上,依臣女看,十有八九是她。扬州城的说书人怎敢如此大胆?定是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她想起小燕子在安和庄神采飞扬的模样,又想起陈知画改嫁那日容光焕发的笑脸,"不过臣女以为,此事未尝不是好事。"

乾隆挑眉:"哦?说来听听。"

"五阿哥这些年逃避责任,既辜负了陈知画,也让绵亿缺少父爱。"晴儿斟酌着字句,"如今流言西起,反倒能让他正视自己的过错。而且......"她犹豫片刻,还是说了出来,"陈知画姑娘重获新生,扬州百姓皆赞皇上圣明,特许和离。这于皇室而言,亦是一段佳话。"

乾隆靠在龙椅上,望着殿外摇曳的宫灯,思绪飘向江南。那个曾经闯祸不断的丫头,如今竟懂得为他人打抱不平,还学会用这般巧妙的法子。"传朕旨意,"他突然开口,"扬州之事,不必干涉。但若有人敢恶意诋毁皇室,严惩不贷。"

消息传到扬州,小燕子正带着孩子们在果园里摘橘子。听前来送信的侍卫说完,她一蹦三尺高,橘子"咕噜噜"滚了一地:"皇阿玛果然最懂我!我就知道他不会怪我!"

杨裕安捡起橘子,无奈又宠溺地摇头:"就你胆大。不过话说回来,永琪前些日子回京城,听说主动向太后请罪,还提出要好好补偿知画母子。"

小燕子眨了眨眼,突然狡黠一笑:"看来我的'陈世美'故事还真管用!早知如此,当初就该多给说书人几两银子,让他把故事说得再精彩些!"

正说着,陈知画带着绵亿和秀才前来做客。绵亿怀里抱着新买的算盘,嚷着要给小宝展示算术本领。秀才则提着一篮 freshly picked 的桂花,说是要给小燕子做桂花糕。

"听说京城传来好消息?"陈知画坐在葡萄架下,看着孩子们追逐打闹,眼角眉梢都是藏不住的笑意。她不再是那个困在景阳宫的哀怨妇人,发髻上插着的木簪虽朴素,却衬得整个人温婉从容。

小燕子凑过去,压低声音:"皇阿玛不仅没生气,还夸我聪明呢!对了,永琪在京城西处托人给你和绵亿送东西,你可别心软!"

陈知画轻轻摇头:"都过去了。如今我有了新的家,绵亿也有了疼他的父亲。"她望向正在教孩子们辨认草药的杨裕安,"就像你说的,日子要向前看。"

夕阳西下,安和庄被染成暖金色。药香、果香与炊烟交织在一起,孩子们的笑声回荡在田野间。远处传来更夫打更的梆子声,惊起一群归巢的白鹭。乾隆坐在乾清宫批阅奏章,偶尔想起扬州的趣事,总会不自觉地露出笑容。这天下事,有时倒不如儿女们的热闹日子来得有趣。而那个曾经让他头疼不己的小燕子,如今竟成了最懂他心思的解语花。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