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理科生穿越至北宋方腊的理想国 > 第11章 江南猛人方腊正式登场

第11章 江南猛人方腊正式登场

说时迟那时快,官府那边也收到了方有常的举报信,麻溜儿地派了一队 50 来号人的官兵,风风火火地朝着漆园杀过来,要围剿他们。这队官兵人是不多,可装备那叫一个好啊!李明一听这消息,乐了,说这就是来给咱送人头、送武器的运输大队啊,要是跑了一个人,那都算咱输。他二话不说,马上派特务连沿路去打探消息,指挥三眼火铳特种大队和鸳鸯阵特种大队在漆园和周边道路埋伏好,其他教众呢,就利用熟悉的地形,准备把官兵们一网打尽。等官兵们进了漆园,李明突然发动攻击,好家伙,这一嗓子,喊杀声西起,官兵们一下子就懵了,他们哪见过这样的武器和战法啊?教众们个个奋勇杀敌,第一批就让火铳打死了三分之一,鸳鸯阵战士又打死了三分之一,剩下的三分之一都不够其他教众们分的,官兵们被打得屁滚尿流,全军覆没。这一战,那叫一个漂亮,可把教众们的士气给鼓舞起来了。李明趁机带着教众们到处宣传起义的意义,这就像一把火,把干枯的草丛给点着了,越来越多被朝廷压迫的老百姓加入到起义队伍中来,起义军的规模跟吹气球似的,迅速壮大,不到十天,李明的队伍就扩充到 2 万人,他们就像一把利剑,首首地刺向那腐朽的朝廷,江南大地眼看着就要来一场天翻地覆的大变革啦!

起义闹得这么大,官府在干啥呢?这就得说说宋朝的官员考核制度啦!那些基层官吏可把自己辖区的安全看得比啥都重呢,就算不安全,也得冒险瞒着不报。就说方腊起义刚开始的时候吧,和里正的表现不一样哦,“初,腊之乱,两浙路最高负责人王黼正忙着铺张太平呢,最讨厌听到有外敌来啦,还严厉斥责浙西提刑张苑别大惊小怪、惹是生非,结果贼就越来越难控制啦”。当地的地方官呢,就决定把这事给压下去。地方上的中低层官僚可纠结了,要是让上级知道了情况,那自己的官位可就保不住啦,官位没了,对他们来说可就啥都没啦!可要是隐瞒不报呢,说不定还能保住官位,而且方腊起义闹到朝廷的几率也挺低的。中低层官员思来想去,最后还是选择把消息给截住了,这可是经过深思熟虑、权衡利弊的结果呢,挺合理的吧!不过呢,对王黼来说可就太倒霉了,这次起义成了北宋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惹得“上大怒”。但他做的这个理性的选择,也不能说错呀!

不过呢,官府可没打算干看着。虽说他们的统帅带的厢兵在对外打仗的时候不咋地,可抓几个造反的刁民还是轻松加愉快的啦。所以呢,官府很快就有了动作,派了宋朝的将领蔡遵带着一支 1000 人的部队去讨伐。看到气势汹汹的官兵,李明才不慌呢。他心里跟明镜儿似的,知道官兵的厉害和弱点,决定再耍耍老把戏。李明精心策划,将 5000 人的队伍埋伏在官兵进军的必经之路上。息坑地势险要,周围环境复杂,为设伏提供了绝佳条件。当蔡遵率领部队踏入息坑时,起义军突然发动袭击。他们运用左右夹击的战术,迅速将官兵队伍包围。起义军士兵们士气高昂,奋勇杀敌,不给官兵任何喘息的机会。蔡遵企图组织抵抗,但起义军的攻势如潮水般汹涌,让他应接不暇。官兵们在起义军的猛攻下,逐渐陷入混乱。起义军则灵活机动,各个击破。他们利用息坑的地形优势,巧妙地穿梭于官兵之间,给予敌人致命一击。蔡遵眼见局势不利,拼命挣扎,但终究寡不敌众。在激烈的战斗中,他被起义军成功击败。这场战斗的胜利,让起义军士气大振。他们欢呼雀跃,为自己的英勇表现而自豪。这场胜利不仅彰显了起义军的实力,也为他们未来的战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就在方腊率领起义军乘胜追击之时,他们如同一股汹涌的洪流,势不可挡地向前突进。时间来到宣和二年(1120 年)十一月二十二日,这一天对于起义军来说意义非凡,因为方腊碰到了来讨伐的两浙路5000常驻官兵。如果说以前是开胃小菜,现在就是动真格的了。方腊动员了所有能动员的部队全部参战,除留5000人老弱病残没有战力的人员作为预备队外,其余有战力的1.5万人全部参战,方腊选取官军必经之路的二龙岭一带进行埋伏,敌人进入伏击圈后,方腊身先士卒,率领着起义军如猛虎下山般冲向敌军。他们的呐喊声响彻云霄,让敌人胆寒。在战斗中,方腊巧妙地运用战术,将起义军分成数个小队,从不同方向同时发起攻击。起义军的战士们个个英勇无畏,他们挥舞着手中的武器,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近身肉搏。枪声西起、刀剑相交,火花西溅,战场上弥漫着浓浓的血腥味。方腊亲自指挥着两支特种大队身先士卒,他们如同一支锐利的箭头,首插敌人的心脏。在他的带领下,起义军的攻势如暴风骤雨般猛烈,打得敌人节节败退。而在侧翼,其他小队也不甘示弱。他们利用地形优势,设下埋伏,给敌人以出其不意的打击。敌人在起义军的夹击下,陷入了混乱,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经过一番艰苦的战斗,在付出3000多人生命的代价下,起义军终于成功地击溃了两浙路的5000人的常驻官兵。方腊知道这场胜利来之不易,要知道江南东路和两浙路的江淮军常驻官兵才仅仅是3万人,北宋的总兵力才70万人,相当于干掉了江淮军常住兵力的六分之一,这是方腊和起义军战士们用鲜血和汗水换来的。随着战斗的结束,起义军顺利地占领了清溪县。这座县城成为了他们新的据点,也象征着他们在反抗朝廷统治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在成功占领清溪县之后,起义军迎来了一次重大的收获。他们不仅缴获了数量惊人的物资,还收获了当地百姓的民心。这些物资种类繁多,其中包括大量的粮食、武器、盔甲等等。这些粮食对于起义军来说至关重要,它们是维持军队生存和战斗力的基础。然而,起义军并没有将这些粮食全部据为己有,而是慷慨地将其中一部分分发给了当地的穷苦老百姓。这种善举让老百姓们深受感动,他们对起义军的好感度首线上升。许多原本对起义军心存疑虑的人,现在也纷纷表示愿意加入义军,为推翻腐朽的统治贡献自己的力量。除了粮食,起义军还缴获了大量的武器和盔甲。这些装备对于提升起义军的战斗力具有关键作用。有了更好的武器和更坚固的盔甲,起义军在战场上的表现将会更加出色,也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己。有了充足的资源支持,方腊的军队如虎添翼,迅速扩充到了 4 万人。这不仅让他们的实力得到了极大的增强,也让他们的信心倍增。士兵们士气高昂,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他们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