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场惊动了全网的直播,最终以一种近乎神迹的方式,落下了帷幕。
陆知源这个名字,一夜之间,从“全网黑”的骗子,变成了被无数人顶礼膜拜的“陆大师”。
他的那本《三国演义》,更是直接封神。
收藏、推荐、打赏数据,以一种违反牛顿定律的姿态,疯狂飙升,刷新了天阅文化建站以来的所有历史记录。
无数读者,通宵达旦地,追读着那一个个从未听闻,却又栩栩如生的英雄故事。
他们为“温酒斩华雄”而热血沸腾。
为“煮酒论英雄”而心惊胆战。
也为那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或敬佩,或惋惜,或着迷。
一个全新的,波澜壮阔的“三国”世界,正在陆知源的笔下,缓缓展开。
而作为这一切的始作俑者,陆知源本人,却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第二天,他依旧像个没事人一样,背着书包,和王浩一起,溜溜达达地去上课。
只不过,这一次,他走在校园里,收获的目光,已经截然不同。
不再是同情、嘲讽和鄙夷。
取而代之的,是敬畏、崇拜和好奇。
无数学生,都对他指指点点,窃窃私语。
“快看!就是他!陆大师!”
“天啊,本人比直播里还帅啊!”
“大佬,收下我的膝盖吧!《三国演义》太好看了!”
甚至还有胆子大的女生,红着脸跑上来,想要他的签名。
王浩跟在陆知源身边,腰杆挺得笔直,脸上洋溢着与有荣焉的得意笑容,感觉自己就像是皇帝身边的贴身太监,倍儿有面子。
“老陆,你现在可是咱们学校的顶级网红了。”王浩挤眉弄眼地说道。
“低调,低调。”陆知源压了压帽檐。
两人说说笑笑地,走进了阶梯教室。
巧了。
今天,又是秦文博教授的《夏国古代史》。
他们刚一进门,整个教室,近百名学生,几乎在同一时间,齐刷刷地将目光,投向了他们。
那眼神,炙热得,几乎能把人融化。
尤其是坐在前排的文学社社长李默,一看到陆知源,就跟见了亲爹一样,激动地站了起来,就差没当场喊一句“大师万安”了。
陆知源对这些目光早已免疫,他拉着王浩,轻车熟路地,走到了角落里的老位置坐下。
他刚一坐下,就感觉到了一道,充满了怨毒和不甘的视线。
他抬起头,正好对上了林子昂那双布满了血丝的眼睛。
林子昂,今天也来上课了。
只不过,他身边,已经没有了苏清浅的身影。
他整个人,看起来憔悴了许多,眼窝深陷,脸色苍白,像是几天几夜没合眼。
他死死地瞪着陆知源,那眼神,仿佛要将他生吞活剥。
昨晚,他经历了一生中最黑暗的时刻。
他被全网嘲讽,被水军公司反过来追讨“精神损失费”,被望江楼拉入黑名单,最后,还被他那个暴跳如雷的老爹,用皮带抽了个半死。
他的一切,他的骄傲,他的前途,他的爱情,都在一夜之间,化为了泡影。
而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眼前这个,正在云淡风轻地看着他的,陆知源!
他不甘心!
他就算是死,也要从陆知源身上,咬下一块肉来!
就在这时,秦文博教授,夹着教案,走进了教室。
所有学生,都立刻安静了下来。
但今天,他们看向秦老头的眼神,也变得有些不一样了。
因为他们知道,这位治学严谨的老教授,此刻,正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学术难题”。
那就是,如何评价,他班上这位学生写的,那本“毫无史实根据”,却又火爆全网的《三国演义》。
秦文博走上讲台,目光在教室里扫视了一圈。
当他的视线,落在角落里的陆知源身上时,他那古板的脸上,竟破天荒地,露出了一丝……复杂而又欣赏的笑意。
他没有立刻开始讲课。
而是清了清嗓子,开口说道:
“最近,我们学校,我们班上,出了一位了不起的年轻人。”
“他写的一本书,叫《三国演义》。”
“我想,在座的各位,应该都看过了吧?”
话音刚落,台下立刻响起了一片善意的哄笑声。
何止是看过,简直是熬夜在追啊!
秦文博点了点头,继续说道:
“关于这本书,网络上有很多争议。有人说它精彩,有人说它虚构。”
“我作为一个研究了一辈子历史的人,一开始,也和很多人一样,对书中那些‘杜撰’的人物和情节,持保留意见。”
他顿了顿,目光灼灼地看着陆知源。
“但是,当我读完作者为书中人物‘曹操’,写的那首《短歌行》之后。”
“我的观点,动摇了。”
“我忽然觉得,我们之前所谓的‘史实’,可能,才是真正的‘片面’。”
“一个时代真正的灵魂,或许,并不在于那些冰冷的年份和事件记录。”
“而在于,那个时代的人,他们是如何思考的,是如何爱恨的,是有着怎样的胸襟和气魄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
秦文博深吸一口气,用一种前所未有的,郑重的语气,一字一顿地说道:
“这本《三国演义》,它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汉末乱世的,全新的大门!”
“它,让我们看到了,比史料,更加鲜活的,历史!”
哗——!
全场哗然!
所有人都没想到,以古板固执著称的秦老头,竟然会给《三国演义》,下达如此之高的评价!
这已经不是认可了!
这是盖章!是认证!
是学术界的泰山北斗,在为这本书,亲自背书!
王浩激动得脸都红了,在下面疯狂地捅着陆知源的腰。
李默更是激动地站了起来,带头鼓掌!
教室里,瞬间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所有学生,都在为陆知源,也为秦教授这番开明的言论,由衷地喝彩!
然而,就在这一片和谐的氛围中。
一个不合时宜的,冰冷的声音,突兀地响了起来。
“秦教授,我不同意!”
所有人都是一愣,循声望去。
只见,林子昂,正缓缓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他的脸上,带着一种病态的潮红,眼神里,充满了破釜沉舟般的疯狂。
“我不否认,那首《短歌行》写得很好。”
“但是,一首诗,并不能代表全部!”
他死死地瞪着陆知源,声音因为激动而变得尖利。
“我认为,《三国演义》这本书,依旧存在着大量的,完全不符合逻辑,纯粹为了迎合读者而胡编乱造的情节!”
“这种情节,不仅不是在复原历史,更是在误导读者,亵渎历史!”
秦文博的眉头,皱了起来。
“林子昂同学,你具体指的是什么?”
“我指的,”林子昂的嘴角,勾起一抹自以为抓住了救命稻草的冷笑,“就是书中,最新更新的那个,所谓的‘三英战吕布’的情节!”
他终于找到了一个,他认为,可以攻击的点了!
“三英战吕布”这一段,是《三国演义》的第一个小高潮,写得是热血沸腾,荡气回肠。
但也正因为如此,在林子昂看来,这一段,也是最“假”的!
“简直是荒谬!”
林子昂的声音,陡然拔高,充满了义正言辞的“批判”。
“书中把那个吕布,描写得如同天神下凡,天下无敌!一个人,就能打遍十八路诸侯的所有猛将!”
“然后,又冒出来三个叫什么刘备、关羽、张飞的无名之辈,三个人打一个,才勉强打个平手?”
“这符合逻辑吗?这符合军事常识吗?”
“一个人再厉害,能厉害到这种程度?这已经不是历史小说了,这是玄幻!是神话!”
“这就是作者为了制造噱头,为了所谓的‘爽点’,而进行的,毫无底线的胡编乱造!”
他越说越激动,最后,他伸出手指,直直地指向了角落里的陆知源。
他的眼神,充满了挑衅和最后的疯狂。
他用尽全身的力气,吼出了那个,他认为陆知源绝对无法回答的问题。
“陆知源同学!”
“我请你,当着秦教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给我们解释一下!”
“你这个所谓的‘三英战吕布’,它,到底真实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