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言 > 王宝钏当了三年皇后就死了 > 第19章 九穗祭天

第19章 九穗祭天

黎明前的长安新城,所有建筑表面的苗纹突然渗出鲜血。

工部尚书惊恐地看着血珠在墙面上自动排列,最终组成一道震撼天下的《血穗诏书》:

"朕以九穗祭苍天,赎三界饥馑罪"

更骇人的是诏书末尾的玉玺印记——那分明是王宝钏的指骨形状,而"钏"字刻痕里正不断涌出带壳的稻谷。谷粒坠地即生根,转眼间就将皇城广场变成稻田,稻秆上挂着的不是稻穗,而是一个个拇指大小的婴孩。

"这是…"老太监跪地捧起一个婴孩,发现它掌心刻着前朝年号,"贞观二十三年饿死的灾民!"

北珩边境的纪念碑突然裂开,九根血穗破碑而出。每根穗尖都刺向不同方向,其中最粗壮的那根径首穿透云层,将天穹扎出一个巨大的旋涡。

旋涡中降下漆黑的雨滴。

青鸢伸手接住一滴,顿时看到骇人景象:雨滴里封印着无数张饥饿的面孔,正是历代大饥荒中易子而食的惨剧。更可怕的是,这些"饿鬼"的胃里都长着稻穗,穗粒上全带着"钏"字刻痕。

"原来归墟是…"

她突然明白过来,看向自己腕间的苗纹——

那些纹路根本不是植物脉络,

而是无数张微缩的嘴!

寒窑遗址处,新生王宝钏正跪在巨树残桩前。她将手插入树洞,掏出的不是年轮,而是一本用人皮装订的《救荒实录》。书页间突然掉出半片干枯的野菜,遇风即化作灰烬,灰烬中浮现出薛平贵此生最大的秘密:

七岁那年,他吃的第一顿饱饭,

是用亲妹妹换来的两斗糙米。

北珩皇陵的地宫突然塌陷。

代战公主抱着胎儿坠入深渊,却在落地时发现身处巨大的稻谷内部——每粒米上都刻着《归墟农经》的残章。她腹中的胎儿突然伸手抓向米粒,小手上的苗纹与经文产生共鸣,整座皇陵瞬间被转化成稻田。

"不可能!"她撕开衣襟,发现孕肚上的蛊纹己变成稻穗纹,"这是北珩最高级的…"

"蛊术?"

悬浮在稻穗上的和亲公主轻笑:

"你怀着的从来就不是蛊胎。"

她突然剖开代战的腹部,

取出的竟是一捆金灿灿的稻种。

与此同时,薛平贵正疯狂劈砍着皇宫里的稻秆。每砍断一根,就有新的婴孩从断面爬出。当他砍到第九根时,稻秆里流出的不是汁液,而是王宝钏在寒窑最后一年的记忆:

那些被史书记载为"疯癫"的夜晚,

她是在用指甲刻《救荒策》,

而非什么复仇阵图。

当第九根血穗刺入寒窑遗址时,整个九州大地开始震颤。

新生王宝钏站在震源中心,看着自己的双手逐渐透明——左手的白骨正在吸纳历代饿殍的怨气,右手的血肉则在转化救荒稻种的生机。

"原来如此…"

她突然撕裂自己的胸膛,

没有心脏,只有一团旋转的星云。

星云中沉浮着九个饥饿的朝代,

每个朝代的核心都有一株

被鲜血浇灌的稻穗。

青鸢的银簪突然飞向星云,在接触瞬间解体成数万枚银针,每根针上都刻着个"赦"字。这些银针精准刺入星云中的每株稻穗,将其炼化成《天下粮仓》的书页。

"这就是归墟的真面目?"

赶来的北珩新君颤抖着翻开书页,

发现每一页都记录着同一条律法:

"丰年储粮,荒年开仓"

三个月后,一座奇特的陵墓落成。

墓前没有石碑,只有九株永不收割的稻子。每株稻穗上都挂着一件祭品:

薛平贵的龙纹玉带

代战公主的银簪

王允的宰相印

青鸢的苗纹银针

当北珩与大唐的国君同时献上新麦时,稻秆突然自行编织成一座桥。桥的那头站着个模糊的身影,左手缺指,右手捧着一碗冒着热气的糙米饭。

"噬过恶的穗…"

风声送来她最后的低语,

"才配葬归墟。"

稻桥突然崩塌,化作无数带壳的谷粒洒向两国疆土。谷粒入土的瞬间,所有苗纹都从人们身上褪去,在天空中组成一幅巨大的《五谷轮回图》。

而在最不起眼的角落里,一粒刻着"钏"字的稻种,

悄悄钻进了史官的砚台。

终极真相

归墟是历代饥荒的集体记忆

九穗对应九次人相食的惨剧

苗纹实为饥饿记忆的载体

救荒才是真正的复仇

永恒烙印

揭露9重历史骗局

回收全部核心伏笔

苗纹净化率100%

白骨完成终极新生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