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言 > 还珠固伦安宁公主 > 第十章 初次进宫

第十章 初次进宫

长春宫内,沉香袅袅萦绕着明黄幔帐。富察皇后握着永琏的小手,正教他临摹《女诫》,忽听得外头传来细碎的议论声。身旁的明玉悄悄掀开帘子一角,又慌忙回身禀道:"娘娘,刚得了消息,方之航的案子翻了,那个叫小燕子的乞儿......被封了安宁格格。"

羊脂玉笔杆"啪嗒"落在宣纸上,墨渍在"贤德"二字上晕开。富察皇后望着窗外飘零的海棠,想起前日嬷嬷说起那孩子在茶楼分饼的事,还有她带着乞儿种菜时沾满泥土的双手。"璎珞,取本宫的攒珠累丝金凤来。"她忽地起身,凤袍上的珍珠流苏随着动作轻晃。

魏璎珞捧着首饰匣的手微微发颤:"娘娘,您是说......"

"那孩子一出生便没了爹娘,在市井里摸爬滚打长大。"富察皇后对着铜镜,亲自将金凤簪在发间,铜镜映出她眼底的疼惜,"皇上虽给了封号,可和府终究是臣子家。"她转身时,凤袍扫过案头,临摹的《女诫》被带起一角,"本宫身为六宫之主,岂能见死不救?"

三日后,和府门前车水马龙。小燕子攥着新发的格格服,正躲在假山后头,看管家指挥下人挂红绸。忽听得宫门外传来鸾铃声响,明玉尖细的嗓音穿透层层喧闹:"安宁格格接旨——"

小燕子被嬷嬷推着跪在青砖上,却见魏璎珞捧着明黄龙纹锦盒,身后跟着的宫女们抬着妆奁箱笼。"奉皇后娘娘懿旨,安宁格格年幼失怙,特接入长春宫教养,一应吃穿用度比照嫡出公主。"魏璎珞宣读完懿旨,上前扶起她,温声道,"格格,皇后娘娘盼着见您呢。"

和珅站在阶下,望着浩浩荡荡的仪仗,翡翠扳指几乎要被捏碎。他千算万算,却漏了富察皇后这一环。原以为将小燕子养在府中,既能拿捏圣心,又能掌控这颗棋子,如今倒好,皇后首接将人要进了宫。

长春宫内,富察皇后倚着湘妃竹榻,远远瞧见被宫女簇拥着的小人儿。小燕子穿着不合身的旗装,脑袋上歪戴着朵绒花,像只误入金笼的麻雀。"过来。"她招招手,声音温柔得能滴出水来。

小燕子怯生生地蹭过去,忽觉一双温暖的手握住自己满是冻疮的手。富察皇后细细端详她发间的野菊,又摸了摸她单薄的衣裳,眼眶忽地红了:"苦了我的儿......"她转头吩咐:"传尚衣局,给格格量体裁衣;再去御膳房,炖些滋补的羹汤。"

当夜,小燕子躺在铺着软缎的新床上,望着头顶垂下的珍珠帐幔,总觉得在做梦。迷糊间,听得门轴轻响,富察皇后端着药碗进来,鬓边的金凤随着步子轻颤。"乖,把这碗阿胶羹喝了。"她亲自吹凉汤药,"以后有什么委屈,只管告诉本宫。"

窗外月色如水,照在长春宫的飞檐上。富察皇后替熟睡的小燕子掖好被角,想起自己早夭的孩子,还有乾隆提起小燕子时那复杂的眼神。她轻轻叹了口气,指尖抚过孩子脸上未消的淤青——那是前日在集市被恶犬抓伤的。"放心,"她对着沉睡的小人儿低语,"本宫定会护你周全。"

消息传到养心殿时,乾隆捏着奏折的手顿了顿。和珅的密奏还摊在案头,字里行间都在暗示应将小燕子留在和府教养。他望着窗外初升的明月,想起富察皇后刚入宫时,也是这样温柔地照顾每一个失宠的嫔妃。"随皇后去吧。"他挥挥手,"告诉内务府,给长春宫多拨些脂粉银。"

此后的长春宫,多了叽叽喳喳的欢笑声。小燕子带着明玉在花园里捉蝴蝶,教魏璎珞辨认野菜,还把自己采的野果偷偷塞进富察皇后的妆奁。而富察皇后则手把手教她规矩,看着她笨拙地学请安,笑着用帕子擦掉她嘴角的羹汤。

宫墙之外,市井百姓仍在议论那个从乞儿变成格格的传奇故事;宫墙之内,一场关于母爱的救赎,正在长春宫的海棠花影里,悄然绽放。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