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言 > 燕垦春秋 > 第六章 山野神医

第六章 山野神医

春末的细雨如丝,将玄清观笼罩在朦胧水雾中。小燕子正踮着脚给新栽的药苗搭防雨棚,忽听得山道传来清脆的马蹄声。还未等她转身,一顶翠色小轿己停在观前,轿帘掀开,露出富察皇后抱着襁褓的身影,身旁跟着的乳母手中,还抱着另一个粉雕玉琢的孩童。

"妹妹可让本宫好等!"皇后鬓边的珍珠步摇随着笑声轻颤,"自双生子满百日,便想着带他们来给恩人磕头。"小燕子慌忙上前扶住皇后,目光落在两个婴儿红扑扑的脸蛋上——哥哥眉眼温润如春日湖水,弟弟睫毛轻颤似振翅的蝶,那股子灵动劲儿,竟真与记忆里夭折的皇子有几分相似。

"快瞧瞧这两个孩子,"皇后将哥哥递到小燕子怀中,"生下来就格外康健,太医说从未见过这般强健的婴孩。尤其这双眼睛,总让我想起......"她声音微哽,却被弟弟突然的咯咯笑声打断。小家伙挥舞着藕节似的手臂,肉乎乎的小手一把揪住小燕子的发辫。

观内顿时响起一片笑声。小燕子小心翼翼抱着孩子,指尖触到他柔软的脸颊,忽然想起那些日夜熬煮的汤药,想起在药石里寄托的祈愿。院外的山茶花在雨中簌簌飘落,正巧有两瓣红蕊落在婴儿襁褓上,宛如天赐的印记。

乾隆得知皇后私访玄清观,第二日便带着钦天监官员浩浩荡荡赶来。当他看到双生子在燕儿怀中安然熟睡,又瞥见观内石碑上镌刻的"还魂汤"配方时,眼中泛起异样的光芒:"姑娘不仅医人病痛,更解人心结。朕意将这配方收入太医院,造福天下百姓,不知姑娘意下如何?"

小燕子愣了愣,旋即望向院中嬉闹的村民——虎娃正帮王婶晾晒草药,猎户老张教孩童辨认陷阱,整个道观充满烟火气。"皇上,"她将孩子轻轻放回皇后怀中,"若要推广此方,还请允许民女随行。这药需依病者心境调配,山野之人更懂得百姓疾苦。"

乾隆抚掌大笑:"好!朕便封你为'杏林女史',随太医院行走。"话音未落,却见小燕子连连摆手:"谢皇上美意,但民女习惯了山野自在。若有需要,愿每年进京三月,教导太医们辩证用药。"她指向远处梯田,金黄的油菜花在雨中翻涌如浪,"这里的土地,还有等我看病的乡亲,才是真正离不开我的地方。"

临别时,皇后摘下腕间一对翡翠镯子,硬套在小燕子手上:"这是给孩子的见面礼。他日若有难处,只管拿着镯子进宫。"两个婴儿似是感应到分别,突然齐声啼哭,稚嫩的哭声惊起满院春燕。小燕子望着远去的仪仗,手中的镯子尚带着体温,而怀中揣着的,是皇后偷偷塞给她的皇子胎发,用油纸包着,带着奶香。

此后每年惊蛰,总有宫中使者送来绣着并蒂莲的锦缎、西域进贡的药材。而玄清观的药香,也顺着驿道飘向京城。当太医院首次用"还魂汤"治愈郁结成疾的官员时,当民间渐渐流传起"山野神医"的传说时,小燕子正蹲在田埂上,教虎娃辨认新采的艾草。山风掠过她鬓角的野花,远处传来清脆的铜铃声,恍惚间,竟与紫禁城长春宫内,摇晃的风铃遥相呼应。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