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的紫禁城裹着新绿,宫墙根下的芍药开得正艳。太后的鸾驾刚入神武门,便见长春宫的宫女捧着红绸急匆匆掠过回廊。老佛爷扶着晴儿的手笑骂:“这宫里是着了火?怎的比五台山的香客还热闹?”
“回老佛爷的话,”晴儿眼波流转,将太后的手拢得更紧些,“是小燕子格格和福康安将军的婚期定了,皇后娘娘正忙着操持呢。”
太后拄着檀香木杖的手微微一顿,随即爽朗大笑:“好!哀家这回可算赶上了!”她着护甲,想起初见时那个闯祸的野丫头,眼底泛起慈蔼,“去告诉皇后,哀家的体己库里有对前朝留下来的点翠头面,正该给新娘子添妆。”
三日后的长春宫,红绸如霞铺满宫墙。富察皇后端坐在鎏金铜镜前,手中银梳缓缓穿过小燕子乌发。明玉捧着珍珠发簪候在一旁,眼眶比案头的喜烛还红:“格格这一嫁,往后可不许忘了长春宫的桂花糕......”
“说什么傻话!”魏璎珞笑着轻拍她手背,指尖划过小燕子嫁衣上的并蒂莲刺绣。己是令妃的她亲自为小燕子整理云肩,金线绣就的百子千孙纹在烛光下流转生辉,“往后你和康安若是拌嘴,只管来找姐姐评理。”
外头突然传来细碎脚步声,晴儿掀帘而入,怀中抱着太后赏赐的漆盒。掀开锦缎,一对展翅欲飞的点翠凤凰映入眼帘,尾羽上镶嵌的东珠随着动作轻轻摇晃。“老佛爷说,这是要给全紫禁城最俊的新娘子。”晴儿话音未落,紫薇便举着红盖头凑过来,金锁跟在后头首抹眼泪。
吉时渐近,太和殿前丹陛上下铺满红毡。福康安身着簇新的麒麟补服,腰悬先帝御赐的螭纹玉佩,在汉白玉阶下仰头凝望。他身后,福隆安与福灵安兄弟俩捧着雁礼,不时朝宫门张望——那是满族婚俗中“奠雁”的古礼,寓意夫妻忠贞。
随着礼乐声起,长春宫门扉缓缓洞开。小燕子一袭赤金翟衣,凤冠上的三百六十颗珍珠随着步伐轻颤。富察皇后亲自执起她的手,将一枚刻着“长乐未央”的玉珏塞进掌心:“此去无论顺逆,长春宫永远是你的家。”
红盖头落下的刹那,小燕子听见自己剧烈的心跳。明玉扶着她跨过火盆时,耳边传来细碎的抽噎声——不知是金锁还是紫薇。漫天花瓣簌簌飘落,晴儿与紫薇提着金线绣的裙摆,将掺着彩纸的花瓣撒向红毡,宛如铺就一条通往幸福的花路。
太和殿内,龙椅上的乾隆望着红毯尽头的身影,想起初见时那个误闯围场的小丫头。身旁的太后轻轻擦拭眼角,富察皇后则握紧令妃的手,两人相视而笑。当福康安掀起红盖头,烛光映得小燕子脸颊比嫁衣更艳,满堂宾客的喝彩声中,唯有傅恒望着儿子,悄悄别过了头——他怕被人看见,这位沙场宿将眼底的泪光。
“一拜天地——”
随着赞礼官的长喝,新人双双跪下。小燕子望着头顶蟠龙藻井,突然想起初入宫时,自己曾在这里摔碎过太后的翡翠香炉。而如今,她却要在这里,与心爱之人许下白首之约。
“二拜高堂——”
福康安的手掌干燥而温暖,紧紧握着她微微发汗的手。小燕子悄悄侧头,看见皇阿玛欣慰的笑容,看见皇额娘鬓角新添的白发,更看见晴儿、紫薇她们在人群中朝她拼命挥手。
“夫妻对拜——”
红烛摇曳间,两人额头相抵。福康安的气息带着淡淡的松木香,他轻声道:“往后你的药田,我替你守着。”小燕子鼻尖发酸,轻轻“嗯”了一声。这一刻,所有的漂泊与等待,都化作了太和殿穹顶下,最绵长的温柔。
礼乐声中,新人携手步入洞房。宫墙外,百姓们举着灯笼驻足观望,议论着这位最特别的公主。而在长春宫的药田里,新播的种子正在春雨中萌芽——就像小燕子与福康安的故事,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