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万投资落袋,蓝图绘就,团队士气爆棚!按理说,莫凡该撸起袖子大干快上,一口气把三家分店都开了。但他没被胜利冲昏头。
“兄弟们,步子不能一下子迈太大!”在核心团队会议上,莫凡拿着红笔在地图上江城另一头的一个点重重画了个圈,“咱们先集中火力,把滨江路分店搞起来!位置离苏朗家近,方便他扎根。这家店,就是咱们燎原计划的第一颗火星!”
他看向苏朗,眼神充满信任:“苏朗,滨江店的后厨,交给你了!从筹备到开业运营,你主理!王彪暂时还留在总店帮我,等滨江店稳了,高新园区那家就归你彪哥去冲锋陷阵!周师傅坐镇总店大本营,是咱们的定海神针和‘总教头’!”
苏朗深吸一口气,清俊的脸上瞬间写满了郑重,甚至有点紧绷:“凡哥放心!我一定全力以赴!” 他知道这担子有多重,是信任,更是巨大的考验。
王彪虽然有点小羡慕苏朗能“单飞”,但也明白大局,拍着胸脯:“凡哥,周师傅,总店这边有我呢!苏朗你放心去,缺啥少啥吱声,兄弟给你支援!”
周少杰点点头:“苏朗,放手干。遇到拿不准的,随时电话。总店是你最坚实的后盾。”
滨江路分店的筹备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莫凡带着苏朗和陈顾问,几乎泡在了新店址。从装修图纸的敲定(莫凡坚持保留烟火小灶的暖色调和开放式厨房设计)、设备的采购(苏朗对灶具火力参数要求极其精确),到菜单的最终确定(滨江店会保留80%总店经典,增加20%符合滨江白领和年轻家庭口味的创新菜),苏朗都全程参与,事无巨细。
很快,莫凡和陈顾问就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苏朗似乎有点“强迫症”早期发作的迹象。
案例一:瓷砖缝的执念。*厨房墙砖开始铺设。工人师傅干得热火朝天。苏朗蹲在旁边,手里拿着个小卡尺,时不时量一下瓷砖之间的缝隙宽度。发现某处缝隙比旁边宽了0.5毫米,他立刻眉头紧锁:“师傅,麻烦这边能再调整一下吗?缝隙有点不匀。” 老师傅哭笑不得:“小伙子,这肉眼都看不出来!不影响用!” 苏朗一脸认真:“缝隙均匀,看着舒服,卫生也好打理。” 最后老师傅拗不过他,还是返工了。莫凡和陈顾问在一旁看得忍俊不禁。
案例二:调味瓶的“阅兵式”。 新采购的调料瓶罐到货。苏朗没急着拆箱,而是指挥新招的帮厨小刘(滨江店的新人)把所有瓶子按高矮胖瘦、颜色深浅分门别类排好队,标签必须全部朝外,方向一致。小刘排得满头大汗,苏朗在旁边一丝不苟地检查调整,那场面,活像给调料瓶搞阅兵仪式。莫凡打趣道:“苏朗,你这摆瓶子的功夫,快赶上你切菜的刀工了!” 苏朗耳根微红,但手上动作没停:“整齐点,用的时候顺手,不容易出错。”
案例三:应急预案“过家家”。** 开业前三天,苏朗拉着滨江店新招的前厅主管(臻味集团调配来的,叫小杨)和几个骨干,在空荡荡的店里搞“突发状况演习”。
“模拟场景一:高峰期,突然跳闸停电了怎么办?”
“模拟场景二:客人说菜里有异物(其实是自己放的),情绪激动,怎么处理?”
“模拟场景三:后厨报告,主食材断货了,但客人点的菜己经下单了,怎么沟通?”
小杨和其他人一开始还觉得有点小题大做,但苏朗极其严肃认真,要求每个人都要模拟到位。结果演习到“客人闹事”环节,扮演暴躁客人的王彪(被莫凡派来支援两天)演得太投入,差点把桌子拍散架,把新来的服务员小姑娘吓得够呛,场面一度十分“滑稽”。苏朗却依旧板着脸,一丝不苟地记录着每个人的反应和处理流程,看得莫凡首摇头,又觉得这认真劲儿实在可爱。
苏朗带着几个骨干(包括刀工不错的小李)去了滨江店筹备,王彪暂时还没走,但总店后厨人手立刻就显得捉襟见肘了。周少杰坐镇,赵强主配,压力山大。莫凡深知,总店不仅是旗舰店,更是未来源源不断为分店输送人才的“黄埔军校”。于是,新一轮更大规模、也更“务实”的招聘开始了!这次,莫凡的口号是:“手艺为王,踏实肯干!奇葩考题,等你来战!”
招聘现场设在下午非营业时间,由周少杰、王彪、赵强主考,莫凡压阵。考题侧重基础和应变,但也设计得妙趣横生:
1. “庖丁解瓜”(刀工基础+创意):
考题: 给你一根黄瓜、一个土豆、一块老豆腐。十分钟,你想切啥切啥,但要求:黄瓜要体现薄(能透光最好),土豆要体现细(能穿针引线是传说,但起码得像火柴棍),豆腐…不能碎成渣!最后,用切好的东西,随便摆个小造型!
有人把黄瓜切成了薄如蝉翼的片,但摆盘时手一抖,全黏一起了,功亏一篑。
有人土豆丝切得又粗又慢,急得满头汗。
最搞笑的是一个憨厚大哥,把豆腐切成了大小不一的方块,然后笨手笨脚地试图堆成个小房子,结果“豆腐渣工程”瞬间垮塌,引得哄堂大笑。但他切黄瓜片又快又匀,土豆丝也合格,周少杰点点头:“刀工扎实,踏实,留下!摆盘…慢慢练!”
有个小姑娘心思巧,把黄瓜片卷成小卷当“竹筏”,土豆丝当“水草”,豆腐切成小方块当“石头”,摆了个“小河淌水”,虽然刀工不算顶尖,但创意和细心加分,也被王彪看中,招去做配菜了。(女生在厨房真的是少见呀!)
2. “火眼金睛”(食材鉴别):
考题: 面前摆着几份肉(猪肉、鸡肉、注水肉样品)、几把蔬菜(新鲜蔫吧的混在一起)、几包常用调料(正品和山寨货)。五分钟,挑出有问题的!说出为什么!
现场:这关考验经验和眼力。有人拿着肉翻来覆去看,闻了又闻,犹豫不决。有人拿起山寨酱油,看了看标签就果断放下:“这牌子没见过,颜色也不对!” 还有个阿姨,拿起一把青菜,掐了下根茎,又看看叶子背面,首接说:“这个蔫了,水汽太重,放不久!” 赵强看得连连点头:“好!生活经验丰富!就要这样的!”
3. “厨房急智王”(应急处理):
考题: 假设你正在烧油,但是人离开了一会,回来的时候锅里着火了(模拟场景),火苗窜起来!你怎么办?口述你的处理步骤!
现场: 答案五花八门,笑料百出。
“啊!先关火!关煤气阀!”(正确第一步)
“赶紧拿锅盖盖住锅!别让油溅出来!”(很对)
“然后…然后…喊救命?”(众人爆笑)
“用旁边的湿抹布…不对,湿抹布导电!用干粉灭火器?可炉灶上的东西…”(思路混乱)
一个看起来挺机灵的小伙子回答:“关火关气是必须的!锅盖盖锅!同时用脚把旁边碍事的盆踢开,防止绊倒人。然后大声提醒周围人小心,别靠近。等火苗完全灭了,锅也盖着降温了,再看锅里的油…估计不能要了,安全第一!报告厨师长。” 思路清晰,主次分明!莫凡和王彪都竖起了大拇指:“好!就你了!”
招聘现场热热闹闹,笑料不断,但也真招到了几个踏实肯干、基础不错的好苗子。总店的后厨和前厅(夏小满那边也在招服务员)又充实起来。周少杰和王彪开始了新一轮的“魔鬼训练”,把这些新人往“标准化战士”的方向培养,为后续分店储备力量。
莫凡自己也没闲着。他一边盯着滨江店最后的筹备(主要是安抚有点过度紧张的苏朗),一边确保总店的菜品和服务质量不下滑,还要抽空去“烟火·臻味”完成周末的宴席。他像个高速旋转的陀螺,但眼神里充满了干劲儿。
看着滨江店在苏朗近乎“龟毛”的严谨下一天天成型,看着总店新招的“菜鸟”们在周少杰和王彪的“锤炼”下逐渐有模有样,莫凡心里那点因为扩张带来的忐忑,渐渐被一种踏实的期待取代。
他抽空给沈念薇发了条信息:
「念薇,滨江店快好了,苏朗紧张得像个要进考场的小学生,天天拿卡尺量瓷砖缝,笑死我了。总店这边招了一帮活宝,招聘现场跟喜剧大赛似的。等滨江店开业,请你来当第一个‘神秘顾客’?给苏朗挑挑刺?」
沈念薇很快回复,带着一串大笑的表情:
「哈哈哈哈哈!苏朗也太可爱(严格)了吧![笑cry] 没问题!‘神秘顾客’这差事我擅长!保证用最挑剔的眼光帮你把关!期待烟火燎原第一站![加油]」
莫凡笑着收起手机。开疆拓土的征程上,有并肩作战的兄弟,有后方稳固的基石,还有远方知己的期待,这感觉,真好!滨江店这颗“火星”,即将点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