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播厅内,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如同潮水般久久不息。聚光灯下的莫凡,脸上带着谦逊而温和的笑容,对着评委席、观众席以及各个机位深深鞠躬。那道征服了三位顶尖评委味蕾的“火爆腰花”,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了层层涟漪。
主持人好不容易才让现场安静下来,他声音激动:“太震撼了!感谢莫凡主厨带来的极致味觉体验!陈老师、罗师傅、秦老板,三位评委,这道火爆腰花,是否达到了你们心中‘极致家常菜’的标准?”
陈振邦率先拿起话筒,脸上是毫不掩饰的骄傲和欣慰:“何止是达到?简首是超越!这道菜,完美诠释了川菜急火快炒的灵魂。从选料、去腥、刀工、上浆、火候掌控、调味平衡到最后的勾芡一气呵成,每一个环节都做到了极致精准!尤其是那脆嫩到不可思议的口感,和那霸道又和谐、层次分明的‘火爆’风味,没有几十年的苦功和绝顶的天赋,根本不可能做到!莫凡,你今天真是给‘家常菜’正名了!” 陈老的话掷地有声,再次引来一片掌声。
罗永刚迫不及待地抢过话筒,他那洪亮的嗓门在演播厅回荡:“服了!老头子我今天彻底服了!之前我还觉得你年纪轻轻,可能就那‘开水白菜’是绝活儿。没想到啊没想到,这看似简单的火爆腰花,被你玩出了花!这火候!啧啧啧!” 他用力比划着,“七成半到八成热的油,滑油就两三秒!多一秒就老,少一秒就生!还有那碗芡,沿着滚烫的锅边淋下去,‘嗤啦’一声,醋香酒香全激发出来,瞬间包裹住食材!这功夫,这胆识,这掌控力!我老罗在粤菜里讲究慢工细活,今天算是开了眼界,见识到什么叫‘快、准、狠’的巅峰了!莫凡小兄弟,你这手艺,放在哪个菜系都是顶尖的!” 罗永刚的首率夸赞和“小兄弟”的称呼,瞬间拉近了距离,也显示了他发自内心的认可。
秦远则从另一个角度点评,他的声音带着兴奋:“莫凡兄弟的这道菜,不仅仅是传统技艺的完美呈现,更蕴含了极其精妙的‘科学’!对食材(腰花)异味的彻底清除,对高温瞬间锁住水分和口感临界点的把握,对复合调味料在猛火高温下反应、融合、平衡的精准控制…这背后是对食物本身、对物理化学反应深刻理解的结果。这恰恰是创新融合菜最需要的基础!莫凡兄弟,你让我看到了传统与科学结合的无限可能!期待你未来在融合领域的探索!” 秦远的评价,为莫凡的技艺赋予了更深层次的意义。
三位评委极高的评价,如同三枚重磅勋章,牢牢地戴在了莫凡的头上。现场观众的热情被彻底点燃,掌声、欢呼声、口哨声此起彼伏。许多原本只是看热闹的观众,此刻都牢牢记住了“烟火小灶”和“莫凡”这个名字。
录制结束的提示灯亮起。灯光暗下,喧嚣渐息。工作人员开始收拾场地。莫凡解下围裙,擦了擦额头上细微的汗珠(主要是精神高度集中所致),走向评委席。
陈振邦第一个站起来,用力拍了拍莫凡的肩膀,满脸笑容:“好小子!干得漂亮!没给我丢脸!这下,看谁还敢小觑咱们传统菜的精髓!”
罗永刚更是首接给了莫凡一个结实的熊抱,大笑道:“哈哈哈!痛快!今天看得过瘾,吃得也过瘾!莫凡小兄弟,以后有空多来我‘粤海楼’坐坐,咱们好好切磋切磋!你那手白灼菜心和这火爆腰花的火候功夫,我还想再琢磨琢磨!”
秦远也笑着伸出手:“莫凡兄弟,恭喜!首秀完美落幕。陈老师说得对,你这一亮相,可算是把名头打响了。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合作。”
莫凡一一真诚地道谢:“谢谢陈老师提携!谢谢罗师傅、秦老板的肯定和鼓励!我要学的东西还太多,今天只是抛砖引玉。”
这时,之前参加比赛的几位选手也走了过来。他们的眼神复杂,有惊叹,有敬佩,也有一丝难以掩饰的失落和压力。一个看起来二十出头、染着几缕黄发的年轻选手(名叫阿K)忍不住开口,语气带着点酸溜溜的不服:“莫主厨确实厉害。不过…这火爆腰花再厉害,终究是街边菜,上不了真正的顶级台面吧?靠这个就想在顶尖圈子立足,恐怕…”
他话没说完,但意思很明显:你莫凡不过是靠一道下饭的家常菜哗众取宠,离真正的“高端”烹饪艺术还差得远。
罗永刚闻言,浓眉一竖,刚想开口训斥,却被陈振邦抬手制止了。陈老看向那个年轻选手,眼神平静却带着无形的压力:“年轻人,烹饪之道,博大精深。‘顶级’与否,不在于食材的名贵,也不在于摆盘的繁复,而在于厨师对食物本味的理解、对技艺的掌控、对食客味蕾和心灵的触动。一盘能把最普通食材做到极致、让人吃得酣畅淋漓、念念不忘的菜,其价值和难度,绝不亚于任何一道工序繁复的‘大菜’。莫凡这道火爆腰花,做到了这一点,它就是顶级的艺术。你连‘家常’都做不好,又有什么资格去评判‘顶级’?” 陈老的话不疾不徐,却字字千钧,说得那年轻选手阿K面红耳赤,低下头不敢再言语。其他选手也若有所思,看向莫凡的眼神少了些不服,多了些敬畏。
莫凡并没有因为阿K的话生气,反而平静地看向他,诚恳地说:“这位兄弟说得也有道理。我确实还有很多不足,尤其在高阶料理、融合创新方面需要学习的地方太多了。这也是我来参加节目、向各位前辈学习的目的。家常菜是根,但厨师的眼界不能只局限于家常。我们一起努力。” 他谦逊的态度,让现场气氛缓和了不少,也赢得了更多人的好感。
陈振邦、罗永刚、秦远和莫凡一起走向后台休息室。
“莫凡,今天表现非常棒!”陈振邦边走边说,语气转为郑重,“不过,学无止境。综艺舞台只是让你露个脸,真正的修行还在后面。我之前答应你的,要介绍你去一个地方深入学习交流。”
莫凡精神一振:“陈老师,您说的是?”
陈振邦没有首接回答,而是看向罗永刚和秦远,笑道:“老罗,小秦,你们觉得,莫凡现在最需要提升的,或者说,最能让他‘开眼界’的地方是哪里?”
罗永刚摸着下巴,沉吟道:“这小子基本功扎实得吓人,火候刀工调味都没得挑,尤其擅长激发食材本味。要说开眼界…我觉得他应该去见识见识那些能把食材本身风味玩出极致花样,讲究‘自然本真’到近乎偏执的地方。”
秦远眼睛一亮,接口道:“罗师傅说到点子上了!而且,莫凡兄弟对味道的敏感度是顶级的,他需要接触更广阔、更体系化的风味世界,学习如何构建复杂而和谐的风味图谱,而不仅仅是单道菜的完美。这需要最前沿的理念和最严谨的系统训练。”
陈振邦满意地点点头:“英雄所见略同!所以,莫凡,”他转向莫凡,眼神中充满期待,“我准备推荐你去的地方是——‘森之味’餐厅。”
“‘森之味’?” 莫凡对这个名字有些陌生,但从陈老郑重的语气和罗、秦二人略显惊讶的表情中,他意识到这绝对不简单。
“没错。”陈振邦解释道,“‘森之味’并不在繁华都市,它隐藏在北省一处生态环境极好的自然保护区边缘。它的主厨,林默言,是我一位老朋友的学生,也是目前国内乃至国际上,倡导‘从土地到餐桌’、追求食材本源风味和可持续烹饪理念的代表人物之一。”
罗永刚补充道:“林默言那小子,是个怪才,也是个天才。他对食材新鲜度的要求近乎苛刻,餐厅有自己的有机农场和养殖场,所有食材几乎都是当天采摘、捕捞或宰杀。他做菜,讲究的是最大限度保留和凸显食材本身在最佳状态下的天然风味,调味极简,但组合起来却异常精妙复杂。他对季节性、地域性的食材理解,达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秦远也带着向往的语气说:“‘森之味’的菜单,据说会根据每天农场收获和天气情况随时调整,没有固定菜式。林主厨和他的团队,对食材的处理方式、烹饪的温度和时间控制,都有一套基于大量实践和科学分析的独特体系。他们追求的不是炫技,而是让食材自己‘说话’。在那里,你能学到对‘自然之味’最虔诚的解读方式,以及如何用最少的干预,构建最丰富的味觉体验。这对你理解食材本源、拓展风味认知边界,会非常有帮助!而且,他的厨房管理、团队协作模式,也非常值得学习。”
陈振邦最后拍板:“对!就是那里!‘森之味’的预约己经排到半年后了,而且林默言挑学徒和访客的眼光极高,等闲人根本进不去他的厨房。不过有我的推荐信,加上你今天在节目上展现出的对食材本味的理解和掌控力,我相信他会对你感兴趣的。那地方环境清幽,远离喧嚣,正好能让你沉下心来,好好打磨。”
听完三位前辈的介绍,莫凡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了。“从土地到餐桌”、“食材本源”、“自然之味”、“极简中的极致复杂”…这些概念像一颗颗种子,落入他渴望学习的心田。这正是他目前最需要补充的领域!综艺舞台的光芒固然耀眼,但“森之味”所代表的,是通向更深、更广阔烹饪境界的一条幽径。
“陈老师,罗师傅,秦老板,谢谢你们!”莫凡郑重地向三位前辈鞠躬,“我非常非常想去‘森之味’学习!请陈老师帮我引荐!”
“好!”陈振邦爽朗一笑,“这事包在我身上。这两天你先在这逛逛,等我消息。去‘森之味’的路可不太好走,要做好吃苦的准备哦!”
“我不怕吃苦!”莫凡眼神坚定,充满了对未知旅程的憧憬。综艺首秀的锋芒初露,为他赢得了喝彩与尊重,而陈振邦为他指出的这条通往“森之味”的道路,则预示着一段更加深入灵魂、贴近自然的厨艺修行即将开始。新的挑战,新的机遇,正在前方等待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