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子香,包子甜,皇后娘娘在人间……”稚嫩的童谣随着秋风飘进雅间,皇后望着窗外穿梭的人流,手中的团扇轻轻摇晃。容嬷嬷将刚沏好的碧螺春放在案几上,忽然指着街角惊呼:“娘娘快看!那不是十二阿哥吗?”
永璂骑着高头大马,胸前的红绸花在阳光下格外醒目。他刚从太学归来,发间还沾着书卷气,却学着市井少年的模样,朝包子铺二楼挥手大喊:“额娘!皇阿玛说今晚要吃您包的鲜肉包!”乾隆不知何时出现在他身后,抬手不轻不重地敲了下儿子的脑袋,脸上却挂着宠溺的笑。
小燕子从楼下风风火火地冲上来,怀里抱着刚出炉的包子,热气蒸腾间,她额前的碎发都沁着汗珠:“快来尝尝新配方!我往肉馅里加了马蹄,又脆又香!”她大大咧咧地在皇后身边坐下,掰了半个包子塞进乾隆嘴里,“怎么样?比御膳房的厨子手艺好吧?”
乾隆咀嚼着包子,眼底泛起笑意。三年来,他常微服南下,有时帮着招呼客人,有时跟着小燕子学揉面。曾经批阅奏折的手,如今也能捏出褶子均匀的包子。想起今早御书房里,群臣对着“逸仙居”分店的账本惊叹“此乃治国生财之道”,他就觉得荒诞又真实。
“皇上,京郊那家分店的掌柜来信了。”福尔泰拿着信笺走进来,目光不自觉地落在小燕子沾着面粉的围裙上,“说是有个自称‘江南第一厨’的人来踢馆,非要比试包子手艺。”
小燕子“嚯”地站起来,眼中燃起斗志:“来得正好!我正想找机会切磋呢!”她转头冲皇后眨眨眼,“娘娘,您可得当裁判,评评谁的包子更绝!”
比试那日,包子铺外人头攒动。所谓的“江南第一厨”竟是个白发老者,他冷哼一声,亮出祖传的青铜蒸笼:“小姑娘,我这笼蒸出的包子,能让三岁孩童开口吟诗!”
小燕子却不慌不忙,从袖中掏出个竹筒:“巧了!我这竹筒里装的是从白云寺后山采的野山菌,配上太湖虾仁,味道才叫一绝!”
随着蒸汽升腾,两笼包子同时出锅。老者的包子外形精致,褶子如牡丹绽放;小燕子的包子却其貌不扬,咬开后鲜香西溢,野山菌的醇厚与虾仁的清甜在舌尖爆开。围观百姓的叫好声中,皇后将写有“天下第一包”的锦旗递给小燕子,却在转身时,偷偷塞给老者一锭银子:“老师傅,多谢配合。”
原来这竟是乾隆与福尔泰设的局,只为博小燕子一笑。得知真相的小燕子追着两人满街跑,笑声惊飞了屋檐下的鸽子。暮色降临时,众人又聚在包子铺后院。永璂捧着书本,念起新学的诗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乾隆望着妻子被火光映红的脸庞,忽然轻声说:“朕命人在圆明园旁修了座园子,没有规矩束缚,只有山水竹林。”他顿了顿,“若你们愿意,可常去小住。”
皇后没有回答,只是将一盏温酒推到他面前。远处传来更夫打更的声音,一长一短,在宁静的夜里格外清晰。小燕子倚着福尔泰,数着天上的星星;容嬷嬷则念叨着要给永璂做件新衣裳;老槐树下,乾隆与皇后的影子挨得很近,仿佛从未分开过。
此后的日子,“逸仙居”的名声越传越远。有人说见过皇上穿着粗布衣裳卖包子,也有人说皇后娘娘亲手教百姓种粮。而对小燕子等人来说,重要的不是传奇如何流传,而是每个清晨,都能在蒸腾的烟火气里,笑着迎接新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