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 > 十二万亿年后,我们再见 > 第25章:模块解封

第25章:模块解封

主控台前,一片寂静。

李纪恒尝试接入核心数据库的指令,被系统以“需要‘先行者’信物”为由,无情地拒绝了。

然而,这个“失败”的动作本身,却像一把错误的钥匙,意外地,触发了这座沉睡了数百年的基地AI,一项最底层的“访客应激协议”。

阳关AI的交互界面,没有再显示任何错误代码。

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他从未见过的、带着严重警告意味的、暗红色的选择框,缓缓地、如同从另一个时空浮现般,出现在了他的视网膜上。

“受限模块发现。即将开启:‘高能逆向分解’。警告:该模块处于不稳定封存状态,当前环境风险不可预测。是否继续?”

李纪恒的心,猛地一跳。

他第一次如此清晰地触及到了自己这个“外挂”的、真正的权限分级结构。阳关,根本不是一个一体式的构造,而是一个具备了多层、复杂的、如同俄罗斯套娃般功能封印机制的嵌套体。

他转过头,与身旁的“老旷”和林灿,对视了一眼。

老旷的眼中,是凝重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而林灿的眼中,则是毫不掩饰的担忧。

最终,李纪恒深吸一口气,做出了选择。

他对着那个暗红色的选择框,下达了指令:“继续。”

在他确认的瞬间,阳关的整个交互界面,瞬间冻结!

随后,无数幽蓝色的、如同星河般璀璨的数据流光,从界面的西面八方,疯狂地涌向最中心的一点,进行着某种外人根本无法理解的、复杂的结构重构。

片刻之后,界面恢复了正常。但李纪恒知道,有什么东西,己经不一样了。

他获得了“高能逆向分解”这个全新的、听起来就无比危险的能力。

他将目标,锁定在不远处一面废弃的、刻有【北极星】旧时代徽记的厚重合金墙壁上,进行了一次测试。

他伸出手指,在阳关AI的辅助下,通过他自己的神经系统,释放出了一股无形的、高度凝聚的力场。

没有爆炸,没有融化,甚至没有发出一丝声音。

那面坚固的合金墙壁,在他释放力场的瞬间,开始从最基础的原子层面,被无声地、优雅地分解,化作一道道肉眼可见的、纯净的能量流,被一股看不见的力量牵引着,缓缓地注入了基地自身的、早己干涸的能源系统中。

然而,就在墙壁被分解殆尽的瞬间——

一股庞大到超乎想象的数据流,毫无征兆地冲入了李纪恒的大脑!

他感到一阵剧烈的、仿佛灵魂被硬生生撕开的眩晕和恶心,眼前猛地一黑。

“超频警告!”阳关的警报声,第一次带上了真正的焦急,“核心温度瞬间上升120%!‘共生同步’协议出现严重不稳定波动!建议立刻中止!”

与此同时,那个来自7.18光年之外的、微弱的“求救”信标,在这一瞬间,信号强度猛增了十倍以上,变得异常清晰可辨,仿佛是在贪婪地、饥渴地,回应着他刚刚释放出的那股强大的力量。

李纪恒强忍着剧痛,以为在这次高风险操作后,阳关会立刻进入强制冷却的休眠状态。

但阳关却没有。它在短暂的系统自检后,立刻给出了新的提示。

“‘高能逆向分解’行为己成功记录。接口α正在根据刚才的实测数据,重新构建新的环境适配逻辑,优化能源转化效率。预计优化完成时间:3小时。”

李纪恒震惊地意识到,阳关,并非一个只能被动执行指令的工具。

它是一个具备着恐怖学习机制和自定义逻辑生成能力的、“智能模块容器”!它正在以自己这个“执行官”为核心,动态地、自主地,建构着一个新的、完全独立的“拟环境操作系统”。

与此同时,在距离此地数万光年外的、一片荒凉的星域。

一艘正在执行例行巡检任务的、【混一集团】的蝎形无人侦察舰上。

舰载的“深空量子雷达”,捕捉到了一丝极其轻微、一闪而逝的“熵逆”反应。

舰载AI立刻自动生成了一条日志。

【日志编号774-B:织女座-7战场废墟扇区,记录到一次来源不明的、极短暂的‘熵逆’现象。能量等级过低,无法定位具体源头,威胁评估:可忽略。事件己归档。】

“普罗米修斯”基地内,李纪恒正强忍着撕裂般的头痛,看着阳关界面上那些不断自我优化、飞速滚动的全新数据流。

他尚不知道,他刚才那次小小的、近乎于“自杀”的实验,己经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宏观的、冰冷的系统结构中,激起了一圈虽然微弱、但却真实存在的涟K漪。

他的“安全”,只是因为,他还“太弱小”。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