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言情 > 今生相爱,我穿越到1987 > 第二十五章 齿轮与红绸交织的誓约

第二十五章 齿轮与红绸交织的誓约

1996年盛夏,蝉鸣在纺织厂的老槐树上此起彼伏。厂区礼堂被布置成喜气洋洋的模样,褪色的砖墙挂着崭新的红绸,"热烈庆祝穆春、伊贝贝同志喜结连理"的横幅下,并排摆放着他们改造的第一台"星火"纺织机。机器的齿轮上缠绕着红丝带,与礼堂里悬挂的红灯笼相映成趣,仿佛连冰冷的钢铁都沾染了喜庆的温度。

伊贝贝穿着母亲亲手缝制的红嫁衣,嫁衣下摆绣着的并蒂莲栩栩如生,针脚间还藏着母亲偷偷缝进去的铜钱,寓意"婚后富足"。她站在礼堂后廊,看着穆春在人群中穿梭,他今天特意换上了笔挺的中山装,胸前别着的红花随着他的动作轻轻摇晃。七年前那个在雪夜中专注修机器的青涩技术员,如今己成长为能在国际舞台上侃侃而谈的行业翘楚,但看向她时,眼底的温柔却从未改变。

"新娘子准备好了吗?"车间主任老周探出头,眼里泛着泪花,"当年你们在值班室画图纸的样子,好像就在昨天啊。"他身后跟着一群老师傅,手里捧着用边角布料缝制的新婚礼物:虎头枕、鸳鸯帕,还有用废弃齿轮改造的烛台。伊贝贝接过烛台时,指尖触到上面刻着的"永结同心",那歪歪扭扭的字迹,是厂里最年长的钳工王师傅的手艺。

婚礼进行曲响起时,伊贝贝挽着父亲的手臂缓缓走向礼堂中央。穆春站在"星火"纺织机旁等候,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他身上,给他镀上一层金色的光晕。当父亲将她的手交到穆春手中时,伊贝贝听见父亲小声说:"好好照顾我的丫头。"穆春郑重地点头,掌心的温度透过她的指尖,传递着无声的承诺。

"我宣布,新人行拜堂礼!"主持婚礼的工会主席嗓门洪亮。伊贝贝和穆春对着毛主席画像鞠躬,又向双方父母敬茶。轮到夫妻对拜时,穆春弯腰的幅度比她低了许多,惹来满堂哄笑。"这叫举案齐眉!"老周在台下起哄,"春儿以后可得多疼贝贝!"

婚宴设在厂区食堂,八仙桌上摆满了东北特色菜:酸菜炖白肉、铁锅炖鱼、油焖大虾。厂里的厨师们特意拿出了压箱底的手艺,连平时最节俭的张婶都舍得往红烧肉里多放了两勺糖。德国考察团的汉斯也特意发来了贺电,翻译机里传来他带着口音的中文祝福:"祝两位机械界的'黄金搭档',生活比齿轮咬合更紧密!"

酒过三巡,不知谁提议让新人表演节目。穆春红着脸被工友们推到台前,伊贝贝见状,大方地拉起他的手。礼堂的音响里突然响起《月亮代表我的心》,正是他们每年除夕必听的旋律。伊贝贝随着音乐轻轻哼唱,穆春则有些笨拙地跟着节奏摆动,他们的舞步没有舞台上的优雅,却带着最真挚的爱意。当唱到"你问我爱你有多深"时,穆春突然握紧她的手,眼神坚定地望着她:"比纺织机转的圈数还多。"

深夜,宾客散尽。伊贝贝和穆春并肩坐在车间的台阶上,望着满天繁星。远处的"星火"纺织机在月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机器运转的嗡鸣声己经成为厂区最熟悉的背景音。穆春从口袋里掏出个小盒子,里面是枚新戒指,戒圈上刻着齿轮与红绸交织的图案,正是他们婚礼的主题。

"七年前,我在雪地里想,要是能和你一起把纺织机修好就好了。"穆春轻轻为她戴上戒指,"现在我想,要是能和你一起把中国制造带到全世界,那该多好。"伊贝贝靠在他肩头,听见他胸腔里有力的心跳。七年来,他们从解决车间里的小故障,到在国际舞台上为国争光,每一步都走得坚实而笃定。

这时,车间的电话突然响起。穆春接起电话,脸色变得严肃:"非洲某国发来紧急订单,需要能适应高温高湿环境的纺织机。"他放下电话,看向伊贝贝:"这次的挑战不小,要在三个月内完成设计和调试。"伊贝贝站起身,眼神明亮:"那就把它当作我们的新婚礼物吧。"

月光下,两人走进车间,打开了工作台的灯。图纸在桌上铺开,铅笔划过纸面的沙沙声再次响起。这一次,图纸上不仅有精密的齿轮参数,还多了几朵伊贝贝随手画的小花。窗外的蝉鸣依旧,而他们知道,属于他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在齿轮与红绸交织的岁月里,他们将继续携手前行,用爱与智慧,书写更多中国制造的传奇。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