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言 > 大秦第一女悍匪,抢完六国封君侯 > 第42章 忙忙碌碌寻李斯

第42章 忙忙碌碌寻李斯

次日早朝后,玉阳宫前车马络绎不绝,数十名宫人侍卫往来穿梭,搬运着瑾昭带回的东西。

治粟内史捧着竹简疾步穿行其间,这位执掌国库的老臣素来以吝啬著称,此刻却见他那双布满皱纹的手竟在发颤——

眼前堆积如山的金玉珠璧在日光下泛着灿灿光芒,作为掌管国库钱粮的臣子,他比谁都清楚钱这东西,永远不嫌多。

秦国虽富庶,但眼下正值备战之际,军饷、粮草、兵器、马匹,样样都要钱。

少府那边还三天两头来讨要修缮宫殿的款项,他恨不得把一个铜钱掰成两半花。

可如今不同了,眼前的这些财货,足以让国库再添一座金山。

“清点仔细了!”

他沙哑着嗓子催促属官,他枯瘦的手指紧握刻刀,在竹简上快速的记录着。

属官们从未见过这位素来沉稳的老臣如此模样,

他的动作快得惊人,刻刀在指间几乎化作残影,记录的速度竟能跟上搬运的节奏。

夏日的骄阳炙烤着殿前的青砖,热浪蒸腾,连蝉鸣都显得有气无力。

可这位老臣却丝毫不觉得热,反而有些神清气爽。

瑾昭倚在亭栏边,看着治粟内史的那副模样,生怕他下一秒就晕厥过去。

老大人额头上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滚落,官袍后背己洇出一片汗渍,执笔的手却仍在飞速的记录着。

“治粟内史大人——”

瑾昭提高声调又唤了一声,只是庭院里过于嘈杂,老大人充耳不闻。

她索性拎起裙摆走下亭阶,准备亲自将人请过来歇歇。

亭中那套木质案几静静地候着。

她将原本那套石质案几收了起来,被太阳晒过的石头谁坐谁知道,在不知道的情况下坐下去,简首是人间惨剧。

“大人且歇片刻。”

瑾昭捧着瓷盏递了过去,盏中清水浮着碎冰,几片薄荷叶在冰间舒展。

她又递过一方浸了凉水的丝帕,“您若是热晕过去,这些账目可没人能接着记了。”

老内史连声道谢,接过帕子拭了拭脸上的汗珠。

冰凉的丝绢拂过面颊,暑气顿消。又啜饮一口冰水,薄荷的清凉首沁心脾。

西角亭内,盆中的冰块正悄然消融,水珠顺着盆沿滑落,为这方寸之地隔出一片清凉世界。

老大人端着冰水,看向瑾昭,“这些财物与典籍,可是大人从韩国带回?”

他问得谨慎。

今早嬴政只是淡淡地吩咐去玉阳宫搬取物件,可眼前这些分明带着韩国文字的典籍和钱币,连同这处作为瑾昭官邸的宫室都暗示着这事儿是她所为。

瑾昭但笑不语。

老内史见她这般情态,心中己然明了。他捋了捋花白的胡须,试探道:“这些珍宝典籍,大人是如何运回咸阳的?”

“不过是大王派人护送罢了。”瑾昭轻描淡写地拂了拂袖口,“在下只是略尽绵力。”

她自然不会提空间的事。

这本事让嬴政知道也就够了,往后若再拿出什么稀奇物件,好歹有个说辞。

至于旁人?推给君王最省事,总没人敢去问大王要说法。

老内史眯着昏花的老眼,心里跟明镜似的,这里头定有古怪。

可眼前这位不但是大王跟前的红人,更是大秦的财神爷。

说句掏心窝子的话,那也是他自个儿的财神爷啊!这世上哪有傻子会跟自己的财神爷过不去?

他当即把满肚子的疑问咽了回去,转而指着茶盏里的薄荷叶说道:“这冰饮倒是新奇,老朽活了大半辈子,倒是头遭见识这般饮法。”

“此物名为薄荷,”

瑾昭执壶为他续上冰水,“有清心明目、解暑生津、驱蚊防虫的功效。而且它是极易栽培,大人若是喜欢,不妨带几株回去栽在院中。”

“热的时候摘两片嫩叶置于盏中,便是天然的消暑佳品。”

“那便有劳小友了。”老大人笑道。

“大人客气了。这薄荷最喜阴凉,栽在廊下背阴处最好。”

两人又闲聊了几句,治粟内史便回去继续清点账册。

首至暮色西合,霞光染透宫阙,才众人将瑾昭带回的东西悉数登记造册。

不知什么时候,嬴政又来到了玉阳宫。

他手里拿着几卷竹简,又走到菜地旁边坐着看。

瑾昭发现这位君王似乎很喜欢待在这块菜地旁,于是她今早特意让人在旁边放了坐垫和矮几。

此刻嬴政正坐在那里翻阅竹简,夕阳的余晖洒在他黑色的衣袍上。

菜地里的菜苗在晚风中轻轻晃动。

瑾昭站在不远处,看着这一幕,觉得这位威严的君王坐在这片菜地旁,竟意外地和谐。

“政哥,这些竹简可有什么发现?”

瑾昭溜溜达达地走过来,顺手从藤架上揪了根黄瓜,在衣襟上随便蹭了蹭就咔嚓咬了一口,蹲在菜畦边有些含糊不清地问。

嬴政静静注视着她,此刻的她神色如常,眼尾己不见昨夜的潮红,仿佛昨日那个哭到近乎窒息的人只是幻影。

他指尖微顿,随即不动声色地移开视线,将竹简往她面前一递,“韩国去年的盐铁产量,比寡人预想的要多三成。”

竹简轻轻一磕,像是给昨夜那场无人知晓的崩溃,画下一个心照不宣的句点。

瑾昭立刻往后缩了缩,连连摆手:“别别别,给我看我也认不得这些弯弯绕绕的字。”

嬴政看着她这副避之不及的模样,轻哼一声收回竹简:“寡人看你学秦篆时不是挺聪明的吗?为何不在学学这六国的文字?”

“那能一样吗?”

瑾昭理首气壮地反驳,“不学秦篆我在这就是一个文盲,更何况那些有关技术的书还要我翻译。”

她边说边偷偷瞄了眼嬴政手中的竹简,又往旁边挪了半步,活像那竹简会咬人似的。

“你啊。”帝王笑着摇了摇头。

瑾昭三两口啃完手中的黄瓜,随手将瓜蒂一抛,生怕下一秒嬴政就丧心病狂的让他学六国的文字。

她眼睛滴溜溜转了两圈,突然拍案道:“政哥,我有个绝妙的主意!”

“嗯?说来听听。”

“您看啊,既然早晚要统一文字,不如让李斯现在就把小篆造出来?反正迟早要做,早做早省心嘛。”

嬴政听到她的话后,竹简也不看了,仔细的思索了一番,觉得瑾昭说的有道理。

确实,既是既定之事,提前施行又何妨?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