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翦轻轻抖了抖手中的纸张,笑道:“此物虽不及竹简厚重,却胜在轻便易携,若是用于军中传递军情,定能事半功倍。”
嬴政看着众人的反应,沉声道:“众卿认为这纸如何?”
李斯整了整衣冠,双手执笏板深深一揖,“大王,臣以为此物若能在大秦广泛推行,实乃大利之事。”
“李大人所言及是。”
冯去疾接过话头,抚摸着纸张,“老臣还记得去年运来的那批奏报,途中颠簸断裂者十之二三。”他边说边摇头叹息。
“若能用这纸替代,不仅节省人力物力,还能加快信息传递的速度。”
嬴政微微颌首,目光扫向众臣,目光犀利:"众卿觉得,该给瑾昭如何赏赐?"
王绾出列,恭敬地说道:“大王,瑾昭此功,利于千秋。”
他侧眸望向瑾昭,眼神温和,“臣以为可赏赐她财物,再赐美宅一座,使她能安然居住,全心研究这造纸之术的改进之法。”
嬴政指尖轻叩玉案,“王卿所奏,确有道理。”
李斯再次出声:“大王,臣以为除了物质赏赐,可赐予瑾昭一个官职。”
“大王,臣以为不妥。”
嬴政依旧用冷淡,不辨情绪的问道:“淳于卿,为何有此一说?”
淳于越回道:“大王,瑾昭虽有大功,可她毕竟是女子,我大秦从未有女子为官的先例。”
王翦忍不住反驳淳于越,道:“大王,瑾昭虽身为女子,但她却有如此才能,臣认为给瑾昭赐官一事,可行。”
“大王,臣也认为封官之事不妥。”有儒生说道。
嬴政神色骤然一沉:“寡人治秦——只问才德,不问男女。”
他将手中的酒爵重重砸在案上,发出“咚”的声响,“尔等可知妇好为商王武丁征战西方?可知我大秦宣太后临朝称制,平定季君之乱?”
殿中霎时鸦雀无声。
“没有先例?”
帝王冷笑一声,“那寡人今日便开这个先例!”
王翦大笑:“大王圣明!老臣还记得宣太后当年执掌朝纲时,我大秦开疆拓土,威震诸国!”
嬴政目光首刺众臣,尤其是以淳于越为首的儒生:“即日起,瑾昭少府丞领博士事,赏十金,赐玉阳宫,同扶苏一起负责造纸之事。”[注1]
瑾昭领诏谢恩:“臣谢大王恩典。”
她抬头悄咪咪地看着嬴政,像是在询问为何将她又封为少府丞。
嬴政仿佛洞察了她的想法,解释道:“少府丞一职,专司新器研制。造纸之术,不过是个开端。”[注2]
瑾昭心头一跳,急忙再次俯首:“臣必当竭尽所能。”
嬴政转向扶苏,声音沉肃:“扶苏,从今日起,你随瑾昭与李斯修习。不必再去见那些儒生了。”[注3]
李斯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瑾昭看着少年公子和嬴政相似的长相,心中叹气,这两人的气质怎么相差如此之大呢?
一人温润如玉,一个霸气侧漏。倒不像父子,反倒像……
“儿臣谨遵父王之命。只是儿臣愚钝,敢问父王,为何叫儿臣改换先生?”[注?]
嬴政解释:“扶苏,瑾昭与李斯的谋略和才学广博,跟着他们,你才能明白寡人心中真正大秦的天下该是何模样。”
扶苏沉思片刻,再次开口,语气还是那么犟:“父王,儿臣定当用心向两位老师学习,只是儿臣想那儒家学说中,亦有诸多教人修身处世的道理,儿臣不愿就此舍弃。”
嬴政看着年纪尚幼的扶苏,决定还是一点一点的慢慢教导。
“你有此想法也不为过,但如今大秦正处于变革图强之时,法家之学以严峻的律法规范臣民,奖惩分明,才是治国之道。”
“而你作为寡人的长子,日后要承担起大秦的江山,不可被儒者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所束缚。不过,若是你能将儒家的修身学说与法家的治国之术融合,倒也不失为一种新思路。”
扶苏听到嬴政此番言语,心中豁然开朗:“父王,儿臣明白了,儿臣定不负父王期望。”
嬴政满意地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欣慰。能听进去就好,能听进去,证明扶苏还能被引导纠正。
他挥了挥手,示意扶苏退下。
“退朝——”
随着谒者拖长的唱报声响起,瑾昭的肩膀终于松了下来。
她揉了揉酸痛的腿,低声自语:“总算结束了……”
迈出殿门,瑾昭抬头看了眼己经升起的太阳,眯起眼睛打了个哈欠:“得赶紧回去睡个回笼觉……”
李斯上前两步,袖袍微动,双手交叠:“恭喜瑾昭大人了。”
王翦捋了捋胡须,与王绾对视一眼。
王绾上前半步,同样恭贺道:“瑾昭小友。”[注?]
王翦接过话头:“待纸张制成,可莫要忘了我们这几个老家伙。”
瑾昭朝三人依次行礼:“折煞下官了。”
“方才在朝堂之上,全赖三位大人出言相助,这份恩情,下官铭记于心。”
"小友不必如此客气,昨夜的炙肉令老夫回味无穷啊,不知小友可否......”王翦看向瑾昭的眼神满是期待。
瑾昭笑着说:“王将军喜欢就好,不过是些调味料,待会我派人送到您的府上。”
王翦大笑:“那就多谢小友了。”
瑾昭话音刚落,李斯便轻咳一声,微笑着看向她:“瑾昭啊,你那调料王老将军如此喜爱,想必用来烹制各类菜肴都会十分美味,老夫也甚是想要一些。”
瑾昭忙不迭点头:“李大人有所求,自然应下,我自会让人一并送到府上。”
一旁的王绾有些着急,赶忙说道:“瑾昭,莫要将老夫忘了,老夫也很是期盼啊。”
“王大人放心,断不会落下您,定是每人都有份的。”
王翦临走前,将布满老茧的手掌落在瑾昭肩头。
他笑声浑厚:“有瑾昭小友如此才华出众之人,我大秦定会蒸蒸日上。”
扶苏玄色衣袂轻摆,暖阳照在他身上,更加显得温润如玉。[注?]
少年朝瑾昭和李斯深深一揖:学生扶苏,见过二位先生。”
[注1]玉阳宫是虚构的,知道赐宫殿不合理,但是后面会有解释。
[注2]少府丞是少府令副手,职责当然不止这些,这里是稍微改了一下,毕竟王宫礼仪规制什么的,瑾昭也不懂啊!
[注3]扶苏老师不知道是谁,也不一定是淳于越,而且他的老师肯定不止一个,也不一定只有儒家,但肯定没法家,不然李斯就不一定会做出篡改遗诏这事了。
[注?]先生这个称呼用在这其实有些勉强,但是那时候又没老师这个称呼,按顺口的话就叫这个了。
[注?]王绾此时不是丞相,他这时候的官职是什么,作者查不到,就不写了。
[注?]秦朝尚黑,那些说扶苏是白衣公子的,我也不知道该咋说。
[注?]有些人在哪一年是干什么,由于时代久远,史料缺失啥的,在本文中可能会提前,也可能会晚点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