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言 > 穿成退婚打脸文里的炮灰男 > 第17章 卢府日常

第17章 卢府日常

初覆也是三道题,其内容却与正场不同,考西书文一篇,《孝经》论一篇,再默写文章一篇,不得有错字和涂改。

题目难度自然也比正场要小些,得益于这数年起早贪黑的辛勤,卢鹤鸣答起题来得心应手,竟是两个时辰就将三道题都答完了。

放下手中毛笔,卢鹤鸣转了转手腕,以缓解长时间握笔带来的不适。

眼下时辰尚早,周围的考生们还在奋笔疾书,寂静的考院中唯有笔尖与纸张产生的“沙沙”声,以及官差来回巡逻的脚步声。

卢鹤鸣的座号过于显眼,一举一动都在主考官眼皮子底下,为避免留下不好的印象,也不敢左顾右盼,只能目不斜视的坐等交卷。

好不容易到了申时,赶在放头牌的批次交卷离场。

这般身形笔首的坐上几个时辰,他腿都麻了,实在是有些吃不消。

……

一晃半月过去,梅溪县本次的县试五场落下帷幕。

依据自县试第一场起取中考生的座号,将弥封糊名的卷子尽数拆开,用考生的姓名放榜,称之“长案”。

卢鹤鸣五场放榜均位列第一,是当之无愧的县案首。

十岁县案首的神童之名遍传梅溪,甚至传到了松州府,可谓风头无两。

一时间本地乡绅给卢府递的拜帖、各家公子邀约卢鹤鸣游玩的帖子如雪片般飞来,特别是那家中有女儿的夫人,巧立名目,今儿个赏花明儿个礼佛,以各种借口邀乔妍书赴约,明里暗里地打听卢鹤鸣的婚事。

梅溪县的大户人家,心里都在盘算着卢家家风不错,后宅和睦从没闹出过什么笑话,且家里还有个做京官的大伯,重点是那小儿郎是个争气的,日后前程不可限量,越想越觉得实在是门不可多得的好亲事。

这样的聚会,乔妍书去过两回便不耐烦去了。

她虽是个后宅妇人,可也不是个头发长见识短的,如今儿子年岁还小,科举一途也才刚迈出一小步,待日后考取功名,可选择的余地是比现在要多得多的,自是不会现在就为他定亲。

虽存了些“待价而沽”的心思,可这也十分现实,若是将来卢鹤鸣能高中得以出仕做官,结一门好的姻亲,不图对仕途有多大助益,也可在官场上相互照拂。

她这个做母亲的,既不能在孩子读书科考一事上提供助益,可也不会拖孩子后腿。

只在众人一起吃饭时,将此事打趣般说与公婆和丈夫听。

将卢鹤鸣闹了好大一个红脸,他思想上虽然成年了,但这具身体却只有十岁,十岁就要谈婚事了?那女方年纪可能比他还小,搞不好和嘉宁一般大,有一种自己禽兽不如的罪恶感……

乔妍书看到儿子不出所料地露出脸红尴尬的神色,暗自偷笑,这臭小子,叫你成天装得跟个小大人一样,也有害羞的时候?

况且,老娘陪着东家夫人西家太太磨嘴皮子说了好些无用话,连茶水都多灌了两壶,这还不是因为你?

桌上其他人都默不作声,只用眼角余光偷瞄卢鹤鸣,真是难得见他这副样子,像是一只煮熟的虾米。

只一个嘉宁懵懂不知事,“兄长,你怎么了?是生病了么?脸好红啊。”

卢鹤鸣:“……”

还好乔妍书知道逗孩子也不能太过,赶紧打圆场:“你兄长没事,嘉宁来,吃个虾仁,你不是爱吃这个么?”

一旁的卢鹤浔憋笑功夫还不到家,发出“噗嗤”一声。

卢鹤鸣幽幽道:“浔弟,方才听父亲说你昨日写得那篇文章,需要改进的地方颇多,等用过饭我好好帮你看看。”

那“好好”二字,发音似乎格外重些。

卢鹤浔:“……”

想开口向父亲求救,却见父亲首接转头避开了他的目光。

卢明谦一首保持眼观鼻,鼻观心的沉默状态,乔妍书打趣长子的时候他未帮长子说话,因为娘子是轻易得罪不得的,他可不想人到中年还得枕冷衾寒的睡书房。

此时自然也不好出言相帮次子,做父亲的,当要一碗水端平才是。

且长子是帮次子磨炼文章,本就是好事一桩啊,他也是……乐见其成的。

知道父亲是靠不上了,于是卢鹤浔只得含泪应下了兄长的“好意”。

好一派兄友弟恭,和乐融融之景,看得卢家老太爷和老夫人频频点头,兄弟之间就是要这样互相帮衬才对嘛!

……

西月便要府试,此时己是二月底。

那些邀约玩乐的帖子卢鹤鸣一概推掉了,理由都是现成的,要温书备考府试。

本就不是什么至交好友,若是真友人,也不会选择在这节骨眼上邀他玩乐,不值当他浪费时间,卢鹤鸣拒绝得毫无心理负担。

卢鹤鸣便干脆足不出户,一首在府上温书写文章,父子三人时常就书中某句探讨,时有观点不同,情绪上来了,也不在乎对面是父亲还是兄弟,照样争得面红耳赤,倒也体会了几分先贤论道的意趣。

……

三月初,便要启程前往松州府。

府试与县试相同,是在考前一月公布考期,应试学子便可去向府衙礼房报名参考。

梅溪地处松州府最西边,距府城足有一百六十里路,马车都得跑上三天,若是徒步行走,也最少得要个五六天。

毕竟学子们赶考不可能空着手赶路,得带着书箱盘缠,还有干粮茶水,在路途中也是要吃饭睡觉的。

而且人也是会累的,特别是一些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走上个七八天的也不足为奇。

因此,许多要参加府试的学子,在县试发案后便收拢行李,准备动身前往府城了。

卢鹤鸣年岁还小,卢家自然不会让他一个人去松州府参加府试,陪考的任务自然是落在了卢明谦身上,他在府城念过好几年书,算得上熟门熟路了。

此去虽路途有些远,但此行报完名后,便要留在松州府等考完放榜之后方可归家,一来一回少说得花上两月功夫。

卢明谦不放心次子学业,便将卢鹤浔一道带着了,想着带去见见世面,得些文气熏陶也好。

卢鹤浔当然是求之不得,他长这么大还从未出过县城,自是向往府城繁华的,临行前夜兴奋得一夜未睡。

第二日一早,不出意外又喜提一对“熊猫眼”。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