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小于平凡的一生 > 第8章 更进一步

第8章 更进一步

十九:精进之路

自从学校创意作品展览收获满满赞扬后,小于对写日记和绘画的热情愈发高涨,他渴望让自己的日记变得更加出色,文字与图画都能绽放别样光彩。

一个阳光正好的周末,小于坐在书桌前,打算好好提升自己的文字和绘画水平。他翻开日记本,看到之前记录的一次家庭聚会,文字虽质朴,但总觉得差点韵味,画面也不够精致。他决定从这篇开始改进。

首先,他拿起语文课本,仔细回顾老师讲过的修辞手法和优美词句。他想让描述更生动,便在描写家人笑容时,写道:“家人们的笑容像春日暖阳,暖融融地洒在我的心间,那笑声似一串串银铃,在屋子里欢快地回荡 。”他反复咀嚼这些词句,确保表达既自然又富有感染力。在描述饭菜时,他用了“色香味俱全”,还细致描绘每道菜的色泽与香气,“红烧肉红亮油润,香气勾着我的馋虫,一口下去,软糯香甜在舌尖上舞蹈 。”

改完文字,小于开始琢磨配图。他想起那次聚会是在傍晚的庭院里,夕阳余晖为整个场景镀上一层暖光。他先用铅笔轻轻勾勒出庭院轮廓,细致描绘出桌椅摆放的位置,家人们围坐在一起,形态各异,脸上洋溢着幸福笑容。画家人的动作时,他参考了之前观察的绘本,比如画爷爷举杯的姿势,手部线条流畅自然,脸上的皱纹也带着笑意,尽显慈祥。

接着,他开始上色。他用橙黄色水彩渲染天空,模拟夕阳西下的美景,再用暖色调描绘家人的衣服,不同色彩搭配让每个人都鲜活起来。为了让画面更有层次感,他在背景处画上了几棵绿树,树叶用深浅不一的绿色涂抹,营造出光影交错的效果。在描绘美食时,他特意加深颜色饱和度,让红烧肉的油亮、青菜的翠绿更逼真

完成这幅作品后,小于长舒一口气,看着改进后的日记,满心成就感。但他知道,这只是个开始。为了进一步提升文字功底,他给自己制定了阅读计划。每天晚上做完作业,他都会花半小时阅读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像《夏洛的网》《小王子》等。他一边读,一边标记下喜欢的段落,学习作者如何描写人物、景物和表达情感。读完后,他会合上书本,思考这些段落的精妙之处,尝试模仿写作。

在绘画方面,小于不仅局限于给日记配图,还开始临摹一些简单的插画作品。他在网上找到很多儿童插画教程,跟着教程学习不同物体的绘画技巧,如怎样画得更立体,如何处理光影关系。他还买了素描本,专门用来练习绘画基础,像线条的流畅度、形状的准确性等。

有一天,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题目是《我的周末》。小于脑海中立刻浮现出自己在书桌前写日记、画画的场景。他运用这段时间积累的写作技巧,详细描述了自己提升文字和绘画能力的过程,以及其中的喜怒哀乐。“周末的午后,阳光悄悄爬上书桌,我沉浸在文字与色彩交织的世界里。每修改一个词句,每勾勒一笔线条,都是我向梦想靠近的脚步 。”这篇作文得到了老师的高度评价,老师在班上朗读了他的作文,还夸赞他的文字充满真情实感,描写细腻生动。

在绘画技巧提升后,小于的日记配图更加丰富多元。有一次,他记录自己去动物园的经历,配图里不仅有憨态可掬的动物,还巧妙融入了周围环境。他画大象时,着重刻画了大象庞大的身躯和灵活的长鼻子,还用淡蓝色水彩描绘出天空,绿色渲染草地,让画面更有生机。为了突出动物的神态,他用彩铅细细描绘动物的眼睛,比如猴子的机灵、熊猫的憨态,都跃然纸上。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于的日记越来越精彩。文字与图画相得益彰,每一篇都像是一个小小的故事世界。他还会定期把日记拿给爸爸妈妈看,听取他们的意见。爸爸妈妈总是认真翻阅,给予鼓励和建议。爸爸会从文字逻辑上提出看法,妈妈则从绘画色彩搭配上给出建议。

学校又举办了一次文化节,其中有一个“生活记录”展示环节。小于再次带着他的日记本参加。这次,他的日记本吸引了更多人的关注,不仅有同学、老师,还有其他班级的家长。大家一边欣赏,一边交流,对他的日记赞不绝口。“这孩子太有想法了,文字和绘画都这么出色 。”一位家长感慨道。

文化节结束后,小于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期待。他知道,自己在文字和绘画的道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他毫不畏惧。他打算继续努力,探索更多写作与绘画的技巧,让自己的日记成为独一无二的成长宝藏 。

又是一个宁静的夜晚,小于坐在窗前,月光如水般洒在书桌上。他翻开崭新的一页日记,写下今天的经历:参加文化节的感受、对未来的规划。写完文字,他拿起画笔,画了一幅自己站在舞台上,手中捧着日记本,台下掌声雷动的画面。看着完成的日记,小于嘴角上扬,眼中满是坚定与憧憬。他知道,只要坚持热爱,不断努力,未来还有更多精彩等着他去书写和描绘 。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