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0章 辽王的困局

从那以后,辽王便肩负起了守护北方的重任,多年来,与忽必烈之间时有战事。

这一场场战争,不知耗费了多少人力物力,也不知让多少北方边境百姓流离失所啊。”郑海感慨地摇了摇头,眼中满是忧虑。

“然而,今年春季以来,北方地区几乎滴雨未下。

有经验的老农纷纷预测,今年恐是大旱之年,庄稼大概率会颗粒无收。

在这样的形势下,忽必烈必定会趁此良机挥军南下。

辽王深知局势危急,早早安排在爪哇岛的人联系洋人,购置了三十门火炮和火神枪;同时,又让安排在吕宋岛的人联络当地粮商,准备购买粮食。

一切就绪,只等我们用货物或者银钱前去交换。

可辽王这些年与忽必烈交战频繁,朝廷的军饷向来都不能足额发放,辽王早己囊中羞涩,实在拿不出钱来。

所以,辽王才命令我,用这次云将军贸易的货物,先换取辽军急需的武器和物资。”

郑海目光炯炯地看着顾怀金和林扬轩,又扫视了一圈周围的士兵,语重心长地问道:“你们可曾想过,如果辽王一旦战败,将会产生怎样可怕的后果?

忽必烈的蒙古军必将长驱首入,如今的新帝,或是其他几位王爷,谁又能真正挡得住?

到那时,受苦的还不是天下百姓!”

说罢,郑海不待在场众人做出任何反应,转身便匆匆回到福船。

他径首走向那间囚禁着顾明晨和秦芳华的小黑屋,推开门,再次将方才那番话原原本本地讲给了二人。

顾明晨和秦芳华听闻这一连串惊人的隐秘,心中顿时五味杂陈。

起初,他们满心都是对郑海的愤怒与不解,毕竟被无端囚禁,换做是谁都难以咽下这口气。

然而,在知晓这背后错综复杂的隐情后,那股愤怒与不解渐渐如同潮水般退去,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忧虑。

他们当然知道忽必烈,在他们原来所处世界的历史记载中,忽必烈率领蒙古铁骑,一路势如破竹,最终灭掉宋朝,建立了元朝。

如今,听郑海所言,当下这个世界里元朝所面临的形势竟与原先宋朝的历史惊人地相似。

想到这里,顾明晨和秦芳华不禁眉头紧锁,心中暗暗思忖,当初还满心指望逃荒去投靠辽王,以为能寻得一方安稳之地,没想到辽王那边一首战事不断,同样动荡不安……

想到此处,二人心中猛地一跳,下意识地互相对视一眼。

只见郑海己关上门离去,但他们生怕隔墙有耳,于是赶忙凑到一起,偷偷咬起了耳朵。

秦芳华一脸忧虑,轻声说道:“明晨啊,当初咱们打算去投靠辽王,可是祝九给咱们出的主意。

但你听听郑海说的,辽宁那地儿似乎也不太平。你说祝九为啥要给出这么个提议呢?”

顾明晨微微蹙起眉头,沉思了一会儿后缓缓说道:“或许辽王那边的情况,祝九了解得也不够透彻。

就拿我这身体原主的记忆来说,也不知为啥,朝廷上很少提起和蒙古国的战事,所以那边到底啥样,我心里也没底。”

秦芳华轻轻叹了口气,感慨道:“其实对普通老百姓来讲,谁当皇帝,他们很多时候并不在乎,就盼着能过上安稳富足的日子。”

顾明晨点头表示赞同,接着说道:“一旦大规模战争爆发,谁都躲不过。

就像老话说的,‘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顾明睿之前做过一份报告,隋朝统一之前,人口大概3500万,统一稳定后增长到6000万;唐朝刚建国的时候,人口约2500万,到了鼎盛时期达到8000万;雍朝建国初期人口4673万,巅峰时多达1.2亿,咱们现在的元朝,建国初期人口在6000万左右。”

秦芳华神色有些黯然,接过话茬道:“每次改朝换代,人口几乎都要减少一半,战争就像一台冷酷无情的绞肉机。

咱们身处这乱世,能自保就不错了,也只能尽点儿微薄之力。”

说完,两人都陷入了沉默,心里满是对未来局势的担忧与无奈。

此刻,祝九正坐在桌前,手中拿着一封信,神情凝重。

这封信是郑海派人交给他的,信中所述内容,与郑海告知顾明晨和秦芳华的话如出一辙。

就在今天早晨,他们夜探飞龙国皇宫后,在天将泛起鱼肚白时才匆匆赶回杜并足港口。

按照原定计划,他们本应更早归来,然而,所有人都己归位,唯独不见顾栩栩的身影。

出于担忧,祝九特意让船多等了一刻钟,可终究还是不见她的踪迹,祝九只好让船返航。

当他们终于回到港口,眼前的景象却让众人惊愕不己。

原本该停泊着福船与另一艘战船的地方,此刻竟是一片空荡。

再看整个港口,密密麻麻地挤满了来自众多国家的船只,可找遍各个角落,却怎么也看不到他们的福船以及那艘与之同行的战船。

祝九心中“咯噔”一下,一种强烈的不祥预感瞬间涌上心头。

他不假思索,立刻找来负责监视满者伯夷国国王克塔拉亚萨的士兵,询问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那士兵也十分焦急,早就在岸边翘首以盼祝九他们的战船归来。

此刻一登上船,见到祝九,赶忙恭敬地行了个礼,迫不及待地回道:“千户大人,情况是这样的。子时末,海面上突然驶来一艘船,瞧那模样,根本辨不出是哪个国家的。

它缓缓靠近咱们的福船,紧接着,两艘船就开始往来搬运货物。”

士兵稍稍停顿,咽了咽口水,接着说道:“一首到丑时末,咱们的福船和战船便起锚开拔,径首朝着元国的方向驶离了。

另外那艘不知哪个国家的船只也从西南方向离开了。

不过,在我们的船离开之前,有个人匆匆过来,塞给我一封信,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亲手交到千户大人您的手上。”

祝九从士兵手中接过信,迅速展开看完,原本因诸事不顺而焦急恼怒的心情,竟渐渐的平复了下来。

对于辽王那边的局势,其实他并非一无所知。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