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羽禾

一路上人不少,有丫鬟、小姐。也有母亲、孩子,还有年老的夫妻。

寒山寺正殿,人流滔滔不绝。赵嫣喊住路过的小僧。

“小师傅,我们找皆空住持,可否告知他在哪?”

小僧双手合十。

“阿弥陀佛,皆空主持己经辞去主持之位了,独自在后山修行。”

赵嫣仔细一看,这不是那天她们来时,在门口扫地的小僧吗?

“小师傅,七日前,我们有来过请皆空主持出山。今日可否指一条路,我们有事寻他。”

小僧这才抬头看了二人一眼,他记得,皆空住持急忙的和她们走了。然后天亮了才回来,身上都是泥土,双手血肉模糊。

一回来,就集合了众人,要辞去主持之位。待众人选好了新住持,他便拿着几身换洗衣物,木鱼和菩提子链,独自去后山修行。

新主持有些放心不下,便让他们给皆空主持送些瓷罐米面。他当时也去送过,便知道路。

“阿弥陀佛,二位施主,请跟我来。”

二人跟在小僧身后走,绕过人来人往的前殿和后院客房。走入了森林,左拐右拐的。

赵嫣留了一个心眼,用石头在树上做了记号。

西周很原始,树木高耸,野草及膝。赵嫣和羽禾的衣裙上有数个野草的刮痕,二人也不在意。

走了一会,小僧停住了脚步。往前指了指,对二人说道。

“阿弥陀佛,二位施主,往上首走数米……就到了。”

二人和小僧道谢后,便往前走。

不一会,到了山顶。

山顶上视野开阔,地形平坦,一个用木头和稻草搭建的简易棚子。棚子旁边不远处,有用石块堆的灶台,一堆木材和几个瓷罐。

再往前走一些,便看到一个突起的土包。皆空席地而坐,坐在草地上。

看向土包,面无表情,但眼里是诉不完的哀鸣……

眉头紧锁,嘴唇开裂发白。

没有一滴眼泪,可周围的哀伤如海,铺天盖地……

细看,能看到双手上都是结痂。

阳光洒在皆空和土包上,平静而沧桑。

赵嫣双手合十。

“皆空法师,我们来祭拜我娘。”

羽禾跟着一起双手合十,而后两个人从篮子里拿出了糕点馒头等祭品,点燃了香烛。

二人对着土包下跪磕头。百感交集……最终万语千言埋心头。

沉默上完香后,便拿出黄纸,吹亮了火折子,烧了起来。

“皆空法师,暂时不要给我娘做木牌,我担心有人知道后,会把她挖走。”

“好。”

“保重!”

“娘娘,羽禾来看您了......您.......”

羽禾烧着黄纸,泪流满面。

娘.......再见!

二人没有久留,把篮子里的香烛,吃食都留给皆空后,便往回走了。

一路上,羽禾一首在流泪。赵嫣牵着她的手。

“羽禾,别哭了......娘她,心愿己了了......我们回去逛逛集市吧,你带银子没?”

来这里那么久了,还没有逛过集市呢。

“没有,但是我昨日刚领了月钱,有一两银子呢。”

羽禾被吸引了注意力,她找着身上的银子。

“一两银子,应该能买很多东西了吧?”

“是吧?在我没有入宫前,我们家七口人,一年都花销都没有一两银子。”

“还没听你说过,你家里的事情。”

“我家里呀?就……和祖父祖母、爹娘、阿弟阿妹住一起。家里就是种田,六岁那一年干旱,地里收不上粮食。

我己经两天没有吃东西了。我爹听闻镇上收宫女,进皇宫做事,能有口饭吃。

他便背着我,走了两个时辰到了镇里。我被选上了,当时就给了米饭,我吃了两碗。”

羽禾顿了顿,接着说道。

“在镇上住了三日,收了十个和我一样大的宫女。我们便往南都赶路。

出发的第一天,我碰到了我的姑妈。她和我说,她要我去我家。

因为……听闻我的阿妹,祖父祖母都己经......饿死了。”

“后来,进了宫我就被分到桃花殿。盈妃娘娘对我极好,给我赐名羽禾,教我识字。”

赵嫣听完心里有些沉重,作为在红旗下长大的人,国家把我们保护的很好。

“那羽禾你以前叫什么名字?”

“来弟。”

“说不定我们能做点什么,让南召每个人都能吃饱饭,不必再卖女。男孩女孩都能上学堂,读书识字。”

“吃饱饭......读书识字......”

羽禾下意识重复着,听起来美好又遥远。

赵嫣之前,只是想混到一年后,能回到现代去。但随着相处起来有了感情,她想等她回去后,羽禾能有个好的去处。

她也想,能够为了南召人做一些事。

说话间就到了半山腰了,二人坐上了公主府的马车。

羽禾对车夫说道。

“先去城南的集市。”

原来,这南都阶级分明,围绕着皇宫,分为城东、城南,而后与城西、城南相邻。

城东、城南这两个城区,住的都是达官显贵,洲王爷,周家,内阁老等都住在城东。

丞相至三品官员都在城南。城西挨着城东,是官位稍低的官员居住。

城北挨着城南,是富商和平民居住。

阶级固化而分明。

不多时,来到了城南的集市,二人下马车。

市集很热闹,两排三层楼的商铺古风古色,有茶楼,酒楼食肆,胭脂铺,成衣铺,铁匠铺......

种类之多琳琅满目,伙计们吆喝声不绝于耳。

西周的人们衣着光鲜,呼朋引伴,身后都跟着婢女仆从。门庭若市,热闹非凡……

身处闹市,赵嫣目不暇接。

这可比影视剧里的场景真实,沉浸式体验,古代市集的生活气息。羽禾是第一次来市集,她也东瞧瞧西瞅瞅,乐此不疲。

感觉有些饿了,赵嫣带着羽禾走进一家酒楼,看了看墙上的牌子。

最便宜的一道菜都要二两银子,在伙计无言鄙夷的目光中,她又带着羽禾走了出去。

她想着许是这家酒楼高档气派,便找了一家小一些的食肆。

进去一看,好家伙!一道菜也要一两银子。一两银子是羽禾一家人一年的开销,在南都,却敌不过一道菜......

二人继续往前走,绕过商铺街,便到了路边摆着摊位的市集。

在商业街和摊位之间,有一面告示墙,有不少人在看。

“科举成绩昨日就出来了,你怎么才来看?”

“我家老爷今日,才派我来打听!”

“第一名叶山,是哪家的公子阿?”

“听说是寒门子弟。”

几人的交谈引起了赵嫣的注意,她拉着羽禾走了过来。

科举的笔试成绩出来了。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