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回孙长思,回到丞相府后便去了夫人的院子。 韦芳芷坐在院子里,手捧着游记在看。
“母亲,还有一月余便科举了,长思要去外祖家暂住些时日,向舅舅.外祖求学。”
“好孩子,你父亲那里,我会派人去说的。”
孙长思回到自己院子,简单用膳后,收拾了几件换洗衣物,便带着文江回外祖家。
不多时,马车停了下来,来到了韦府。韦府门口朴素,横梁和门板看出来多年未换,门牌上的‘韦府’二字却用笔浑厚强劲,饶有筋骨,亦有锋芒。
文江上前去敲门,开门的是陈叔,看到孙长思后非常开心。
“表公子,您回来啦。快请进,老爷定会很开心的。”陈叔是韦家家奴,她的媳妇在厨房做活,儿子则是表弟韦墨澈的书童。
“有劳陈叔了。” 陈叔在前头领着,走了一会,孙长思怎么看,这就是朴素的三进院。
来到书房,陈叔敲门。“老爷,表公子回来了。”
“快进来。” 书房十分简单,两排书架,一张书桌,一张罗汉床。韦伯青放下毛笔站起来,示意孙长思来到罗汉床坐下。
“陈勤,上点茶水。” “好嘞。”陈叔往厨房去。
“祖父,长思此次回来,许是要叨扰许久......长思想向舅舅讨教学问。”
韦伯青点了点头:“你舅舅和表弟此时还在翰辰书院,你今日不去国子监吗?”
“祖父,国子监早己实亡名存,院子腐败,纨绔子弟谈青楼美酒,财富珍品,唯独没有功课学问......我想去看看翰辰书院。”
“这几年来,国子监越发败落。明日老夫要参上一本。”韦伯青不是不知道,周家如日中天,从里到外腐蚀着南召。他再怎么参,除了得罪周家,没有别的作用。可,这是他的职责。
这时,陈叔端茶上来了。陈叔原是韦伯青的书童,后来为了保护他受伤,伤好后腿脚就不利索了。韦伯青便让陈叔在家中做些轻松的活,而他不论上朝走访都是独自一人,没有再找书童。
“陈勤,通知人把长思的房间打扫出来......长思,喝点茶,祖父带你去翰辰书院看看。”
“文江,你留下来,帮陈叔打扫。”
祖孙二人出门时,刚好在门口碰到回来的舅母,韦谦的夫人:王氏。王氏出自商户之家,她与韦谦是相互心仪。在韦谦要求娶她时,世人连连惋惜,仿佛娶了商户之女便是人生的污点。
“长思见过舅母,我与祖父要去翰辰书院。”孙长思双手作揖。
“好久不见了,这回要多住些时日。舅母买了好多食材,晚上尝尝舅母的手艺。”
王氏面带笑容,抱着账本的手,指了指身后两个婢女拎着的食材。
“好,长思遵命。” 孙长思笑了笑,俊美少年,坦荡明朗,让两个婢女低头脸红。
王氏不由在心里感慨,这侄子长得好看,为人君子。不知要偷了多少姑娘的芳心了。
这时,马车来了,韦伯青对着王氏点了点头,带着孙长思上了马车。看着王氏随意出门,查铺子购买食材物品,时不时见见闺中密友,喝茶听书。韦谦没有妾室,韦伯青在十年前夫人去世后,便独身一人。在韦府虽崇尚质朴,但简单自在,王氏也更显年轻。
不多时,马车来到城北,这是南都末流人士的地方,因这边地租便宜,外加翰辰书院本就是对寒门子弟的。
马车到了一个拐角处便停了下来,前方是小巷子,韦伯青带着孙长思下来步行。此处的巷子,地上泼着生活废水,墙体破旧斑驳。
二人走了几步,前方有着几个混子模样的男子,面色发青,衣着发黄。韦伯青没有停下来的意思,依旧步伐不急不缓向前走。孙长思内心戒备,面上不显。
就在即将到跟前时,领头的男子说:“喂,你们想从这条路走,就从老子裆下爬过去。”
几个小混混讥笑起来,作出凶狠模样。
韦伯青目光坚定往前走,被无视的男子顿时大怒,把手抬起。“老头,你找死。”
就在拳头要落在韦伯青身上时,孙长思一个健步一脚踢中男子胸口,男子后退几步摔倒下来。其他人,一哄而上。
面对迎面而来,大大小小的拳头。孙长思抽出大腿上绑的匕首,招招有劲,伤敌即止,如游龙之势。若是现代人一眼便能看出,这是部队的拳法。混子一个接一个倒下,在倒下三个后,剩下的两个混子停住了脚步,他们惊恐的对视了一眼,转身就跑了。
孙长思并没有追,血液撒在身上玄色的衣袍上,犹如雪中红梅。她拿着滴血的匕首,对着领头混子轻飘飘的说:“这次一个小教训,下一次就无人生还了。”
几个混子从地上爬起,互相搀扶落荒而逃。
韦伯青走到孙长思面前,就在她以为,会被说教时,韦伯青递给她一张帕子。
“擦擦脸。”
孙长思擦了一下脸,才发现自己脸上沾染上了血。
“祖父,您不责怪我吗?”
韦伯青听了笑了起来。“祖父是什么老古董吗?祖父不会责怪你,长思我要赞扬你,祖父要感谢你。”
孙长思收起匕首,二人说说笑笑,拐出巷子,再往前走一条街就到翰辰书院了。
翰辰书院门口朴素,此时门口大门围绕着众多人。孙长思上前,拍了拍最外边人的肩膀问道:“兄台,这翰辰书院为何如此热闹?”
那人回过头来,略带自豪的说:“你还不知道吧,翰辰书院举办诗词大赛。第一名可以拜韦院子为师,还可以报销路费。”
那点路费,都不够豪门子弟一日的花销,却有不知几何的寒门学子就困在上面。
那人打量了孙长思接着说:“兄台,你是为何而来呀?”
“求学” “兄台,你有所不知道翰辰书院有规定,一不收官家学子,二不收富豪子弟。只收寒门子弟......”
这时,人群中有人认出孙长思身边的韦伯青。“韦大人来了,大家让一让。”众人自发的让出一条道。
韦伯青双手作揖后,带着孙长思往里走。走进去后,孙长思发现,里面是三进院的格局,打通成一大片,而后隔出三个讲堂。此时人们都围在最右侧的讲堂里。韦谦看到他们后,连忙出来迎接,站在讲堂门口说:“父亲,您怎么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