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安和九光婚后的第一次争吵,是因为回娘家。
结婚第三天回门子,一早,静安就起来了。她不打算吃早饭,免得去婆婆那屋做饭。就靠在炕上看书。
九光也醒了,他也不愿意起来,把手臂搭在静安身上,哼哼唧唧的,还想再睡。
就听脚步声走到窗下,静安己经能听出那是婆婆的脚步声。她赶紧站起来,把九光推开。
李雅娴进了房间,径首登堂入室,站在卧室门口。
“九光啊,赶紧起来,今天去看你老丈人,拿啥东西,你去我那屋看看。”
静安不懂这些规矩,跟在九光身后,去了婆婆的东屋。
东屋门口就是厨房,周杰在菜板上切青椒,又切了土豆片。
周杰看到静安去了,就把铲子递给静安。“大嫂,你炒菜吧,我去一趟厕所。”
厕所在院子的西墙角。周杰匆匆地出去,静安只好扎上围裙炒菜。
静安在娘家炒菜,养成习惯了开小火,炒菜的时候,甚至还会添一勺汤,盖上锅盖炖一会儿。
静安的老爸牙不好,家里焖米饭的时候,要多添一勺水,炒菜的时候,要盖上锅盖炖一会儿。
到了婆家,静安也自然是遵循着娘家的习惯,炒菜的时候用小火,她不喜欢用大火,不喜欢那种过于快节奏的东西。
她感觉自己笨。太快的事情,她的脑子追不上。
这天早晨,看到婆婆没在厨房,静安还是用小火炒菜,油一热,就放葱花爆锅。
看到葱花在油锅里慢慢地煎,九光探头问:“妈昨天不是告诉你,要大火炒吗?你的脑袋这么笨呢,记不住?”
九光认为他是戏谑静安,但静安觉得九光是在贬低她。
她噘着嘴,九光却在一旁笑:“又生气了?你也太好生气!”
这天早晨炒了两个菜,鸡蛋炒青椒,素炒土豆片。
等静安往餐桌上端菜的时候,周世斌己经捏着酒盅,坐在桌前喝着,桌上还有一盘花生米,一碟切开的咸鸭蛋。
静安家里对于男主人,没有这种特殊待遇,什么食物都是平分了吃,一起吃。
她看着公公的样子,不喜欢,但不能说。
静安不讨厌男人喝酒,但早晨不能喝酒,一早晨喝酒会耽误工作。
可气的是,九光也坐在桌前,跟他爸一起喝酒。静安没法说九光,说九光,就好像在说公公。
依然跟前一天差不多,在厨房忙碌的人,总是最后一个上桌吃饭。
静安打定主意,明天不在婆家吃饭,要么自己开伙,要么饿着。
生活习惯不同,生活观点不同,让静安感觉很难融入到婆家。
静安看着桌上的残羹剩饭,她不想吃。她最后一个吃饭,自然是她刷碗。
静安虽然肚子饿,她还是转身回自己的新房。
看着房间里的新家具,新被褥,对于婚姻生活,静安心里还是很憧憬的,她想,以后跟婆家人熟悉了,就好了吧?
过了一会儿,九光回屋:“你怎么不吃饭?”
静安说:“等我上桌,还有我吃的菜吗?”
九光笑:“就为这个生气,你也太小气。”
静安不高兴:“我每天做饭,每天还吃剩饭剩菜,还要刷碗,你才小气!”
九光要抱静安,他打算用拥抱来安慰静安。但静安用手推开他。
她不喜欢白天跟九光有肢体接触。
静安嗅到九光嘴里的酒味,更不高兴。“一大早晨就喝酒,你成啥了?那是大酒包!”
九光无辜地眨着眼:“我家就这样,喝点酒,又没偷又没抢。”
静安说:“喝酒耽误事儿,以后,早晨不许喝酒!”
九光也不高兴:“你事儿咋那么多。”
静安说:“你事儿才多呢,你们家啥规矩呀?儿媳妇在厨房炒菜,你们就在房间里又吃又喝,等我上桌,基本上啥都没了,就喝你们剩的菜汤,太不尊重人!”
九光哄了静安几句,看静安还生气,他自己回了东屋。
刚进东屋,周杰阴阳怪气地说:“我刚才去找我大嫂吃饭,在窗下听到我大嫂说话,她不高兴了,因为咱们先吃饭,看来咱家以后的规矩要改,还得让咱爸等她吃饭!”
九光有点下不来台:“不用管她,她事儿多,不吃拉倒。”
婆婆耷拉着脸看着九光:“你看你媳妇,咋说都不听,炒菜油没热就下锅,这菜能好吃吗?”
九光听到他妈和妹妹数落静安,他心里也不高兴,但没有回嘴。
九光不会处理婆媳关系,更不会处理姑嫂关系。他也不会处理夫妻关系。
回老丈人家,要带西盒礼。
李雅娴把礼物都拿出来:“烟酒糖茶,咱家里基本上都有,你看看,挑几样拿走吧。”
九光看了一眼那些东西。“我老丈人不抽烟,也不喝酒,我拿点糖茶,再去外面买点别的。”
李雅娴抹搭九光一眼:“这是规矩,不抽烟不喝酒你也得拿,家里来客人了,给客人用呗。”
九光有些挑剔地看着她妈捡出的西样礼品:“咱家的东西好吗?”
周世斌在一旁冷哼。“你嫌我的东西不好,自己买去,我还不想给你呢。”
九光和他爸的关系不好。
周世斌总觉得九光没出息,什么都要靠家里,连结婚娶媳妇还要靠家里盖房子买家具。
其实,盖房子的钱,有一半是九光挣回来的。但周世斌不这么认为。
九光总是觉得他爸瞧不上他,他也总想在他爸面前硬气一回。
九光起身往外面走。“妈,我不拿了,我到外面去买。”
等静安跟九光骑着自行车出来,静安看到九光的车把上光秃秃的,什么也没带,她问:“给我妈爸拿的礼物呢?”
九光推着车子就走。“到商店去买。”
等出了院子,静安问:“你兜里有多少钱?我们要省着点花。”
九光皱眉:“省啥啊,在我妈家吃饭,也不用咱们买啥,留着钱干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