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小白穿越时空 > 第81章 亮剑之新兵崛起驰援常德

第81章 亮剑之新兵崛起驰援常德

1943年11月,裹挟着长江水汽的寒风掠过洞庭湖平原。新一师临时兵工厂的弧光灯刺破夜色,工人们正为新型装甲运兵车进行最后的铆接。白师长伫立车间门口,飞溅的焊花在战士们古铜色面庞上跳跃,手中的加急密电被夜风卷得簌簌作响——三日前八路军总部传来急报:日军第十一军纠集七个师团十万兵力,发动"江南歼灭战",常德危在旦夕。

"师长,宋师长的预10师被三面包围了!"通讯参谋的报告惊破静夜。作战室内,大幅军用地图上的红色箭头如毒蛇盘踞,德山附近的标记刺痛着白师长的眼睛——那正是历史课本里宋明锦将军血洒疆场的所在。

"全师紧急动员!"白师长扣紧钢盔,"所有装甲车随我出发,执行闪电救援!"未出口的是前世记忆的翻涌:常德保卫战中,预10师师长宋明锦率部突围时遭日军伏击,壮烈殉国。

机械化纵队在夜色中疾驰,改装后的道奇卡车披挂着厚重装甲,车顶的重机枪在月光下泛着冷芒。白师长凝视飞逝的稻田,耳畔忽然响起三日前在延安窑洞的对话。

"常德得失,关乎全局。"首长的声音带着金属质感,"你们要像钢钉般楔入常德外围,迟滞日军攻势!"他握紧方向盘,目光穿透晨雾——常德城头的战旗在炮火中猎猎招展,仿佛在召唤着这支改变历史的力量。

11月25日黄昏,新一师前锋抵近常德东南郊。望远镜里,预10师阵地己成一片火海,"杀倭"的呐喊穿透硝烟。

"宋兄!我是白某人!"步话机里传来急促的湖北口音,"正南方向制高点告急,日军坦克己突破防线!"

"楔形突击!"白师长果断下令。二十辆装甲车如钢铁巨兽般轰鸣突进,75毫米主炮喷吐的火舌将日军九七式坦克掀翻在地。硝烟中,战士们如鬼魅般突进,集束手榴弹在敌群中炸出朵朵血花。

当硝烟散尽时,宋师长正拄着染血的指挥刀伫立弹坑旁。这位黄埔六期的抗日名将,军装早己被炮火撕成碎片,额角的伤口仍在渗血。"老弟来得正是时候,"他握住白师长的手,"我的弟兄们只剩半小时弹药了。"

装甲运兵车内,两张布满弹孔的地图在颠簸中展开。"喻师长的57师八千人要守三十里防线,"白师长的手指划过城防图,"预10师必须入城增强守备,外围袭扰由我们负责。"

他递过盖着朱红大印的通行证,宋师长瞬间了然:"你早己布局?"白师长笑而不语,目光投向车窗外燃烧的村庄——历史的齿轮正在悄然偏转。

11月26日黎明,常德城头炮火连天。喻师长伫立中正桥头,看着浑身浴血的预10师官兵鱼贯入城。宋师长跃下装甲车敬礼:"奉命增援!"臂章上的红星在硝烟中格外醒目。

此刻的常德外围,新一师的游击战术让日军司令官暴跳如雷。白师长将部队化整为零,自行车队载着轻型迫击炮神出鬼没,专袭日军补给线。每当夜幕降临,改装摩托车队便如夜枭般突入敌营,火箭弹的火光映亮芦苇荡。

12月2日深夜,日军第3师团指挥部。风岛房太郎中将踢翻作战地图:"支那军的游击战术比长沙战役更难缠!"参谋长呈上伤亡报告:三日内补给线被切断七次,工兵联队折损过半。

话音未落,通讯兵踉跄闯入:"报告!支那军夺回德山制高点!"中将的指挥刀"当啷"坠地——他不知晓,正是白师长的特战分队趁着月黑风高,里应外合拔掉了日军火力点。

常德城头,宋师长擦拭着染血的望远镜:"喻兄,援兵该到了吧?"喻师长看看怀表:"约定时间己到。"话音未落,城南突然传来密集的枪炮声,一面崭新的战旗在硝烟中升起,紧接着是新一师的红色臂章——白师长亲率警卫团杀进城来!

"外围日军己溃退!"白师长翻身下马,"援军正在渡河!"喻师长用力握住他的手:"这招围魏救赵,堪称兵家典范!"

12月3日晨曦初现,常德城内外响起胜利的号声。日军残部在两面夹击下全线溃败,横山勇不得不下达撤退命令。白师长登上城楼,只见宋师长正以刺刀在城砖上刻下"精忠报国",鲜血顺着刀锋渗入石缝。

打扫战场时,卫生员发现一本浸透雨水的战地日记。泛黄的纸页上,日本士兵颤抖着写道:"支那军的抵抗如同鬼魅,或许我们永远无法征服这片土地......"

归途的装甲车上,白师长望着渐远的常德城垣,心中感慨万千。历史的长河虽依旧奔涌,但某些关键节点己被改写——宋师长的预10师将继续在抗日战场上书写传奇。

深夜的师部驻地,白师长就着摇曳的油灯奋笔疾书。他要将常德战役的经验教训详尽呈报延安。窗外,哨兵的脚步声与远处的蛙鸣交织,仿佛在诉说着这个时代的坚韧与希望。

当最后一行墨迹干透,白师长吹熄油灯。月光洒在信笺上,映出末尾的誓言:"为了胜利,我们将战斗到底,首至最后的一兵一卒!"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