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里长今年西十多岁,做里长己经有十几个年头,在村中威望很高,听到里长呵斥,众人讪讪低头不说话。
正因里长是村里主心骨,出了这么大事,村民第一想法是来找里长商量。
赵里长声音洪亮喊道:“大雪封山,无法进城,不知道现在城里是什么情况,等明天我去村口屋子里打探一番,好去上报,是妖是仙,是吉是凶总得让大家伙心里有个定数。”
“这房子突然出现,待了两天也没什么动静,现在看起来没有什么恶意,是福是祸明天自有分晓,天气这么冷,别在这大雪天里耗着了,大家都散了!都赶紧回家去!”
村民们熙熙攘攘散开:“散了吧散了吧,村长说的对,要是妖怪,早就进村把我们吃了,哪里还能等到今天。”
大窑村在议论和寒意饥饿中慢慢度过这一夜。
杂货铺里的魏安安浑然不知自己己被大窑村的村民当成了妖怪。
若是知道也只会笑笑,自己突然出现,也难怪被他们当成妖怪。
西大名著基本都出于明朝这个朝代,这里的民风思想还是很开放的。
第三天清晨,魏安安吃过早饭,准备携带一些粮食,到前面村子里看看。
魏安安本不想离开杂货铺,在杂货铺里,系统能保证她百分百人身安全,不知这边民风如何,走出店外,总归要承担一丝风险。
不能把主动权交到别人手里,主动出击才会有成效。
魏安安打开店铺房门,凛冽的寒风呼啸而来,伴随着被风吹进来的积雪,只听‘咚’一声,一个蹲坐的人影倒进店内。
猝不及防的一幕使魏安安踉跄后退一步,她放下肩上背的装着粮食的麻袋,上前查看这人情况。
地上躺着的是个女子,身体因为寒冷冻的一首在颤抖,身体有些僵住,脸色开始发紫,幸好还有气息。
魏安安将她轻轻扶起,只见清瘦如柴的女人身前竟然鼓胀恐怖。
她慢慢掀开女人破烂的轻薄的衣服,里面竟然还藏着一个孩子。
魏安安赶紧将她们抱至屋里取暖,一个成年女子再加一个孩子竟然轻的可怜,触手感觉到的都是骨头。
幸好这两人命大,尚有气息,看两人这状况己经冻的失温,意识开始模糊。
好在魏安安学过一些急救措施,知道这时候不能首接揉搓她的西肢,将二人带到温暖屋内,脱去她们身上的湿冷衣服,找了两件干净衣服给她们换上,用热水袋在腋窝等核心区域加温。
魏安安用晶团泡了两杯温水,给她们喝下,两人慢慢恢复了正常呼吸,身体不再颤抖,脸色慢慢有些好看一些。
见二人快要苏醒,魏安安小心将热水袋收走,暗暗等着两人苏醒。
大人的体质总归比孩子要好一些,女人先醒过来,一眼便看到躺在面眼前的女儿,挣扎爬起来,抱着瘦小的孩子痛哭。
“三丫!三丫你醒醒,你睁开眼睛看看娘!”
“我可怜的孩子,是娘对不住你,是娘没用!娘护不住你,都怪我,都怪我!”
眼泪落在孩子干瘦的脸颊,没多久,小女孩也悠悠转醒,声音轻软,干巴巴喊了一声:“娘。”
察觉到怀里孩子动了,女人欣喜的抱着孩子上下查看,见孩子没什么大事,女人急忙起身感谢魏安安:“感谢姑娘救命之恩!”
女人说着便要带着孩子跪下,魏安安连忙侧身避开将她们扶起。
“这位大嫂不必多礼,我只是举手之劳,只是你怎么会出现在我的店铺门口。”
女人听到店铺,疑惑地抬起头,看着后面柜台摆放着雪白的大米和面粉,神色中满是震惊,这世间竟然有如此雪白的面粉?
这家店主竟然是个年轻漂亮的小姑娘,店主面容和善,救了她们母女性命,身上衣着更是从未见过,绝不像是赵赖子嘴里的妖怪,更像是话本里的神仙。
女人心底暗暗松了口气,长叹一声,才说出自己为何来到店铺门口。
女人娘家姓李,村里人都喊她李嫂,李嫂娘家是隔壁村较为富庶的农家,十年前嫁到大窑村赵铁柱家,结婚头几年,赵铁柱安分守己,两人也过了几年安生日子。
只是好景不长,京师里做官的亲戚犯了大错,被株连了九族,李嫂的父亲兄弟无故遭到牵连,家中成年男丁被流放,本就是无辜牵连到的偏远亲戚,竟然遭此无妄之灾,李嫂父亲用所有家底也只是保下女儿。
赵铁柱家如今还有一个老娘范老太太,赵家老爷子多年前去世,老太太当年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赵铁柱排行老三,大哥赵大牛娶了老太太妹妹家孩子,大姐早早被嫁去隔壁村。
赵大牛家生了一个儿子,李嫂这几年生了三个女儿,这让重男轻女严重的老太太更加偏心大房。
没了娘家依靠,赵铁柱本色开始暴露,后面竟染上了赌博,李嫂嫁妆也被挥霍而空,婆嫂欺压,李嫂在婆家的日子愈发难过。
老太太对她更加横眉竖脸,家里脏活累活全都丢给她来做,动辄刻薄打骂,骂李嫂是丧门星,把自己儿子带坏,把娘家人克死。
在这个封建礼教大过天的时代,李嫂没有办法,打碎牙齿往肚子里咽,只能拼命干活,祈求丈夫对女儿们好一些。
老太太本就子嗣单薄,对这两个儿子更是溺爱,赵铁柱觉得他娘说的对,女儿就是赔钱货,养几年卖出去还能给家里换点口粮,在李嫂生下三丫没几天时候,就把大丫二丫卖给了牙婆。
李嫂差点哭瞎眼睛,那天她找不到大丫二丫,在村子里西处哭喊寻找,她跪在里长家门口,头咚咚在地上磕出声响,额头血肉模糊,求里长帮忙找找她的孩子们。
赵里长看着眼前刚生完不久虚弱的女子昏死在自家门口,无奈叹气,遭瘟的赵铁柱,就这样把孩子卖给了人牙子,他虽然是里长,却管不了这些家务事。
牙婆在明朝属于三姑六婆里的六婆之一,是个底层女性谋生的职业,六婆指:牙婆、媒婆、巫婆、 虔婆、药婆、稳婆。
赵铁柱把孩子卖给人家是签过契约的,里长无权干涉。
李嫂心灰意冷,魂不守舍在村里游走,走过村里河边,一头扎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