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城大学多媒体厅。
大厅300英寸的电子屏循环播放着氯离子渗透曲线。
指尖无意识着激光笔的橡胶握柄,记者席第五排的闪光灯突然亮起,将男人鬓角几缕白发照得愈发刺眼。
“宫教授是如何看待检测数据与工程的关联呢?”《科学前沿》记者扶了扶黑框眼镜,“有网友称这是力学界的'应力腐蚀门'。”
被提问者视线掠过倚在安全出口的精瘦身影,年轻人正用平板电脑玩着游戏,移动轨迹竟与大桥振动波谱重合。
“腐蚀科学教会我们,材料失效往往始于最微小的界面缺陷。”他点击全息投影,雪城大桥的实时监测数据瀑布般倾泻,“而修复的关键在于及时识别……”
“就像您及时识别了王院士的笔迹异常?”《工程周刊》的提问引发窃笑。
蛇头突然撞向虚拟墙,游戏结束音效尖锐如材料断裂。
实验室丙酮味顺着中央空调潜入会场,宫煦看着他在社交媒体界面输入一串代码,大屏幕瞬间弹出匿名科普帖。
《从应力腐蚀看权力侵蚀——论边界条件的重要性》。
三维模型里,王院士的受贿金额被换算成镀金螺栓的当量厚度,引发记者席传出一阵窸窣的运算器点击声。
你布的每个舆论陷阱都带着学术糖衣。
我却被迫成为腐蚀反应的催化剂……
发布会后安全通道弥漫着防锈漆的刺鼻味。
常昊将冰镇咖啡贴上他泛红的耳廓:“教授刚才的'界面缺陷'说得很妙,可惜漏了关键参数……”他说着调出手机里的热榜截图,#雪城大桥睫毛弯弯#正挂在第一位,“现在的舆论焦点是吊杆弧度像某明星的眼睫毛。”
宫煦暗自握紧拳又松开:“这就是你要的荷载试验前奏?”
“裂纹扩展需要预加载。”青年用吸管在冷凝水雾化的玻璃上画应力流线,“明天《工程美学》杂志会刊登大桥夜景图,配文是'力学与艺术的量子纠缠'。”
“……”
你的每次舆论操控都是位错源。
我在媒体矩阵里计算道德滑移量。
实验楼的氙灯次第亮起时,宫煦在加密论坛发现一封匿名帖。
腐蚀速率公式里的变量被替换成网络热词,"应力集中系数"对应着热搜持续时间,"疲劳寿命"换算成话题下沉速度。
跟帖区有条高赞评论:【所以爱情就像非稳态扩散,浓度梯度越大死得越快?】
他正看着,手机发来一条短信:
【看到第15楼回复了吗?那是设备处长儿子的账号。】
咖啡杯在桌面划出半圆,他点开用户资料,最新动态是张模糊的实验室照片。
陈院士未发表的算法手稿正垫在泡面碗下,变量GX被红油渍圈成心形。
你连亲情都能锻造成裂纹探针。
我却为每个数据点寻找容差……
傅里叶分析仪的外壳被爬层银屑,青年云盘新建了个文件夹。
《舆论传播动力学模型》的代码注释栏里,赫然标注着:
【情感参数η=0.5(建议采用宫氏心跳频率修正)】
S厅的封桥公告在此刻群发全城,宫煦望着手机屏上的#安全之桥#话题,青年的终极变量逐渐在眸里清晰。
你让全民成为应力云图的观测者。
把道德审判变成分布式计算程序。
朔风撞开未关严的实验室气窗,常昊遗留的演算纸在脚边旋成位错环。
最新一页的边角潦草画着雪城医院轮廓,荷载试验日期旁标注:
“这次用弹性变形解决问题。”
男人黑眸倒映着这句承诺,指尖无意识抚过陈院士的镀金卡尺。
卡尺游标定格在0.5mm刻度,与模型里的腐败系数阈值微妙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