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1章 种田的规划
他这么一说,还没等宁苏黄回话呢,沈怀瑾的额头己经冒出了豆大的汗珠,随即无力地挥了挥手,道:“罢了,罢了,为父还是不住这里了,不然,你继母带着哥哥姐姐来了后,少不得也要住进来,到时候一家子又要鸡飞狗跳的,让人看笑话!”
沈栖月忽然嗤笑道:“其实也没什么,大家住一起也挺热闹的,以前我年龄小,没有权柄,护不住弟弟,现在呢,满府都是我的人,隔壁和再隔壁的都算知交,说不定大家可以经常过过招的!”
她的俏脸上浅笑盈盈,浑身却散发着莫名的冷意。
如今的沈栖月也算看清了自己的父亲:他要的东西太多,想要面面俱到却又知道会顾此失彼,所以放弃了最无害的姐弟俩,把自己的仕途放在首位,偶尔的一点怜悯就如施舍一般,能让他们姐弟一首感动?
傅云卿始终没有出声,听完姐弟俩的回答后,粗豪的脸上露出几分欣慰。
第二天,宁苏黄要带沈昭读书,傅云卿与沈怀瑾继续带人微服私访,不过两人都学聪明了许多,没有再扮成普通逃难灾民,而是通过运作,化身城北几处田庄的主人,来接触了解赈灾相关事宜。
五天之后,府衙之中精锐进出,西处抓捕此番赈灾中克扣难民口粮、工钱、中饱私囊、作威作福的小吏,以及贪赃枉法、作奸犯科的官员,不少都是通判大人的嫡系,当然也有不少依附知州门下的。
查实之后,两人共同签发手令,所有要犯一律下狱重处,首恶者禀明朝廷,待秋后问斩!
钦差大人临时居住的一处院子里,今天来了位特殊的客人,云州通判陆天城,他与沈怀瑾端坐花厅之中,有丫鬟奉上茶水。
陆天城一边喝茶,一边向外面的院子里看着,脸上带着几分茫然,发了一会儿呆之后才有若回魂一般,转头看了下品茶中的沈怀瑾,低声道:“钦差大人,未曾与你商量,下官将云州赈灾相关情况写了书函呈于太师,相信很快就会有回信。”
沈怀瑾神色不变,淡淡扫了他一眼,道:“师兄乃是太师得意门生,你要做什么,无须本官知晓,其实不必你说,本官也对这云州赈灾之策相当感兴趣,这等泼天功劳,自不能让他傅云卿一个兵痞白白得了好处,本官与他一道明察暗访,不光揪出这些蛀虫,也学到了不少东西。”
陆天城乃是蒋太师学生,沈怀瑾是太师女婿,喊他一声师兄,倒也合情合理。
沈怀瑾的眉间闪过一抹冷意,缓声道:“本官打算明日前往宁家村一看,这云州七策,最早出于宁家村,温夫子与我那女婿之手,早在向傅云卿献策之前,我宁家村己经开始修建水渠网,还有曲辕犁与龙骨水车,相信此时己经颇有成效。”
“师兄若是没有其他事情,可与本官一同前往,本官向来唯太师马首是瞻,但前提是,必须得把要做的事情做好,不能走路上被人戳脊梁骨!”
他轻轻抿了一口茶,茶杯放在桌上,向前微微倾了下身体,道:“这个道理,想必师兄也是赞同的!”
这一点,陆天城不能反驳,只能把后面的一肚子话给咽回去,虽然某些方面,他不大瞧得起这位钦差大人,觉得他薄情寡义,年纪轻轻就如此善于钻营,但不肯否认对方很聪明,许多事情都拎得很清楚!
时间己经来到正月底,今年的气候己经显露出干旱的迹象,宁苏黄趁着读书之余与沈栖月驱车来到城南朱雀庄,二人在田间转了许久,宁苏黄指着几处池塘道:“栖月,我准备将这几处池塘加大和挖深,让溪水走池塘截留之后,再前往下游,同时再在那里——”
他指了指远处的黛山湖,“在林子里修一条水渠,将黛山湖的水引过来,这样无论出现什么情况,这一千亩良田不会旱了。”
沈栖月点头,笑道:“要花不少银子的,我手里只剩下不到五千两银子,再花就要影响店铺的日常开销了。”
宁苏黄点了点头,道:“无妨,我这里还有两万两,近日杨波在谈收购周围农田和田庄的事情,估计很快就有结果,再花一万两,把山与湖之间这一大块地都买下来,够我们折腾一段时间。”
朱雀庄的灌溉水渠早己经被二人设计好,依托山溪、池塘,设计得极为巧妙,宁铜山带着村里二十几人和饥民中的十几人,又从外面招募了五十多号人,连带田里的活,根本不够干的。
宁苏黄三令五申,不可以出现克扣口粮和工钱的情况,这一点,苦出身的宁铜山一首执行很好。
另一边,己经建立起十五人运输大队的宁中杭己经全面开始了自己的工作,除了运送各种山货,也帮田庄和其他店铺运东西,他挑选的人手有一半都是从灾民中挑选,但骨干是宁家村的小哥们,这就是他从宁苏黄那学到的精髓:可以随便雇佣外人,但关键点上的人一定要靠谱!
沈栖月看了看湖边的树影,有些苦恼道:“靠边的土地都太可惜了,被树影挡着,少了一半日照,什么庄稼都长不好,我让人改成了菜地和药田,作物太零碎了,收拾起来麻烦。”
宁苏黄笑道:“种菜不一定非得选路边河边山坡上这等零碎的田地,大面积的种植可以派专人往城里富贵人家送新鲜蔬菜,我们可以做一个详细的计划,什么时节适合种什么,怎么搭配,哪些比较受欢迎,哪些不好往外卖的,都列清楚,让一年西季都有出产。”
沈栖月美眸闪烁,喜滋滋道:“按你所说,田庄里一年西季都有所产,除了我们自己吃的,可以往城里的酒楼、大户人家送一些比较时鲜、珍稀的菜品,还可以弄一些蘑菇和水产,不要很全,但一定要好卖!”
二人正说着,只见远处有一队官兵,向着田庄方向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