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言 > 秀才也是兵这个世界我来搅弄 > 第043章 沈栖月巡视店铺

第043章 沈栖月巡视店铺

沈昭抽抽搭搭道:“爹爹说,能力不够时,要忍,哪怕被人骂成乌龟,能把我完完整整交到姐姐手中,他将再无软肋,即使身处虎狼之地,也可放手一搏,他让我一定要听姐姐和姐夫的,姐,你说,爹爹会不会死?”

这一刻,沈栖月再也忍不住,伏在车厢里放声大哭。

“栖月,别哭了,要进城了!”

宁苏黄小声提醒。

沈栖月抑住悲声,哽咽道:“我一首都在怨恨他无情无义的——”

宁苏黄长出了一口气,道:“男人或许会对妻子负心,但父亲都在竭力不让儿女失望!”

沈栖月擦了擦泪痕,担忧道:“你说,父亲他身在狼窝,会不会有危险?”

宁苏黄笑了,道:“带着你进山,带着你、红绡和中豪、南星进山,我都怕得要死,但你知道吗,我孤身一人进山杀虎,只担心杀不死它,侍郎大人的心境,应当如我!”

杀虎?沈昭的眼睛里尽是崇拜!

不多时,马车进了沈府,家中除了叶先生、宁叔一家外,意外的,还有沈老爷子夫妇。

看到瘦得脱相的孙子,老太太上前几步,搂着他的脑袋‘呜’的一声哭了出来,一边哭,一边大骂儿子造孽,甚至当即就要老爷子写信骂死儿子!

这个孙儿,除了刚出生和三岁时见过一次,这五六年竟然都没见过!

这边沈老爷子对着马忠一揖到底,动容道:“且在府中安心待着,无论云州还是宁家村,都是你的家!”

当下,沈家大摆筵席,老太太让孙子坐在身边,不停夹菜。

夜里,沈栖月把老爷子夫妇安顿在后院正房,沈昭住在自己跨院的东厢。

第二天一早,沈老爷子夫妇和宁叔夫妇都要返回宁家村,本来老太太非要孙子一起回,奈何沈昭眷恋姐姐,对三家连通了的院子里有萧凌、宁苏黄、宁中豪、宁南星,还有自家姐姐这等人物的氛围,更是心向往之,不肯回家。

所幸,萧凌、宁苏黄、沈栖月等人会在十几天后,腊八之前,返回宁家村,老太太无奈,只能先回家。

另有关于老仆马忠的安排,他本是沈栖月母亲叶氏早年无意间救下的家仆,询问他的意向时,忠伯并不太想待在云州城,他倒是颇有意跟老爷子回乡下享福。

原本沈家大总管沈安西十来岁,年富力强,索性让他待在云州城,打理一切,为示尊重,特地在不远处为他买了处宅子,将家人接了来。

此时,宁家店铺的相关事宜己经准备就绪,年后可择日开业,定名‘云溪问樵’,主营山货及乡下出产的逐项出产,定期由赵青柠兄妹送货,盈利所得,七三分成。

第二天上午,宁苏黄与沈栖月商量,给温夫子上了拜帖,明日携沈昭上门,叩谢老师援手之恩,拜过之后,沈栖月带着沈昭、宁苏黄、宁南星巡视沈家店铺,宁中豪则与赵青柠在店中做最后的开业准备。

沈家七家店铺,分别如下:

布庄两家,东西城各一家,分别是桑麻布衣和青萝坊,对应平民和权贵士大夫阶层,主要出售布匹,裁缝服务在少数,布庄的货源都是沈老爷子打理时的人脉,几十年的关系,但最近对方小动作不断,有一些隐患,本应盈利较多,奈何今年总计不超过六千两白银。

成衣铺一间,名为素衣江南,位于东城天禄街,距离温夫子家不远,都是裁剪缝制好的衣物,穿现成的,也提供定制及上门服务,有裁缝六位、绣娘西位,也都是老爷子的人脉,最近被人挖走两个裁缝和一个绣娘,算是比较稳定且盈利,预计盈利超五千两。

粮油铺,食为天,位于西城,出售的都是宁家村和附近村子的小麦、稻米、小米、高粱、玉米等粮食,和菜籽油、豆油、花生油等,盈利较大,净利润一年超白银七千两。

杂货铺,苍云杂货铺,位于北城,经营门类比较杂,山里和村里有什么,这里卖什么,也都是在附近村子里收的东西,不是很有特色,盈利也不多,七八百两银子,聊胜于无,沈栖月一首有意将其进行一些改造,与宁苏黄云溪问樵分门别类,强化其特色。

新买的两家,一家位于云州书院北侧观音巷,经营胭脂水粉,沈栖月取名‘丹桂坊’,附近都是权贵士大夫的宅邸,也有不少学子,定位很明确,目前己经开业,生意己经颇有兴盛之态。

另一家则成了医馆兼药铺,这是叶先生的要求,全都交给他打理,沈栖月不需过问,名字则是‘青囊斋’。

叶先生一首对神医华佗的‘青囊书’念念不忘,总觉得它不会被毁掉,应该能传下来,得知宁苏黄那么能寻宝,没少撺掇着他多去古玩市场闻闻臭气——哦不,消耗点运气。

巡视店铺是一件很累人的事情,看着在一堆掌柜、账房、伙计面前侃侃而谈,觉得她是耍威风,其实人家当你是许愿池里的大疙瘩,希望来点实际的。

显然,沈栖月深谙此理,将此前自己计算并与各家掌柜核对过的年底薪俸、花红报给大家,并有肉食、粮油、布匹等额外福利,让所有人都欢欣雀跃,都觉得主人家年龄虽小,做事很有格局,不小气!

宁南星跟着受益匪浅,就连宁苏黄都觉得学到了不少,连夸:“怪道人常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以前还觉得是骂人的话,看来是真知灼见了!”

沈栖月一皱眉,道:“这句话哪来的,没听过,虽有点俗得让人反感,细琢磨却是不错!”

宁苏黄嘿嘿一笑,没接话,因为他忽然想起来,这句话是《红楼梦》中原创的对联,前贤文章中并无涉及。

沈昭跟在一旁,见比自己大不了几岁的姐夫对姐姐也如此推崇,心中高兴,他原本幼小的心灵中,颇有些担心自己成为累赘,影响姐姐与未来姐夫的关系,如今却放心了。

一趟巡视下来,差不多用了三天,宁苏黄托牙行打听的事情,也有了眉目。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