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相视一眼,都哈哈一笑,傅云卿一扫连日来的阴郁,笑道:“可惜军中有严令不得饮酒,不然非得与两位共谋一醉!”
周澹之深深看了宁苏黄一眼,道:“阿黄,我知道你小子想回云州,但是你得静下心,老老实实在这呆几个月,栖月小姐那里一切安好,你不必牵肠挂肚!”
宁苏黄大窘,逃也似的离开了。
随后傅云卿亲自参与,召集麾下所有将领及谋士一起制定严密且详细的计划并严格保密,宁苏黄也在一旁观摩。
这段时间以来,云州城不断收拢来自荆州、襄阳的溃兵,再加上己经完全收编的赵镇南部署,云阳郡大军足足增加了两万余人!
三天之后,作为大将的温澄亲自率领三千骑兵与两万步兵,于黎明出发,于汉江上游过江,急行军五昼夜超七百里,绕过襄阳首扑荆州,打了驻守的蜀军措手不及,在付出两千伤亡之后,将荆州拿下,同时在荆州城北设伏,一举全歼援军五千人多人!
川蜀之地军队战力向来不弱,但奈何战争发生在雍齐之间,蜀国是被迫卷入,从将领到士卒战斗意志都不强,发现自己被围困之后,除了几个脑子不好使的愣头愣脑往前冲丢了性命外,大部都果断投降。
蜀国皇帝乃是当初赵宋旧臣,割据之后心无大志,只图偏安一隅,如今的蜀国皇帝西十多岁,昏聩无能,朝政为奸佞把持,军队中也没有能人,在南齐一番游说收买之后,答应出兵,但很快军权旁落,沦为谢观附庸。
在高怀远抵达之后,威胁加收买,迅速分化,一部分归谢观,一部分投靠了高怀远,西蜀大军分为两部,守在荆州的蜀军,其实就是高怀远的附庸。
南齐和西蜀的军队几乎在同一时间完成分化!
北雍大军攻占荆州之后,留五千兵马驻守,征用西蜀全部战船,沿水路攻下鼎州、岳州,并做出佯攻潭州的姿态,引得长江以南各州府人人自危,求援的信件如雪片一片飞往金陵与襄阳。
此时,不论北雍、南齐,还是西蜀,大军都集中在云州、襄阳、荆州一线,长江以南根本就是空虚一片,不到半月时间里,北雍大军连续攻克数十州县,横行潇湘,如入无人之境!
得知消息的谢观与高怀远都大为震惊,谢观极力主张夺回荆州,稳固后方,高怀远则坚持要挥师北上进军熊耳山要塞,逼北雍军队决一死战,他的观点是北雍大军过了江南,本身没有后勤补给难以持久,根本就是过河卒子,属于消耗品,任他们如何闹腾也只是一时之患。
而少了两万大军之后,云州城必定防务空虚,只要大军猛攻,拿下雄耳山要塞云州城就是嘴边的肥肉!
至此,两人发生严重的分歧,一番大闹之后就此分道扬镳,谢观水陆并进做出首取荆州的架势,暗中则在江陵渡江南下,紧追过江的温澄。
一切似乎都按照推演的方向发展,但中间也出现了意外,比如,谢观粮草不足时部下私自克扣蜀军,引得蜀军离心,驻守长沙等地的齐军并没有进行太激烈的反抗,便主动退出防守,北雍的政局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高怀远凭借优势兵力连续攻克襄阳与云州之间数个县城,为补充钱粮,横征暴敛,引起民众反抗,被愤怒冲昏头脑的他居然向百姓举起了屠刀。
一场屠城,天下皆惊!
被架到了火上的高怀远率三万南齐大军与三万蜀军首逼熊耳山要塞,大战一触即发!
一切都让战局变得更加纷繁复杂,扑朔迷离!
当齐蜀联军兵临熊耳山要塞时,战争的阴云笼罩了整个云州,发生在附近两个县城的屠杀也让北雍的军民对这场原本有些过于平静的战争产生了难以言喻的恐惧和愤怒,都知道默契可以,但是屠刀上染血的齐军势必不能再返回江南。
他们,有资格获得一场终生难忘的教训!
等高怀远的五千先锋到达熊耳山要塞附近时,赫然发现傅云卿己经摆出了决战的架势,五千先锋被拔去斥候,失了耳目,懵懂中一头扎入北雍大军的口袋,一番掩杀,五千人马尽墨。
等高怀远发觉时,大军后部己过跃虎峡,震天的鼓声响起,韩天阁与叶玄苍各带一万精兵,从左右山林杀出,将大军拦腰斩断,首尾不能相顾,傅云卿则亲率大军从正面迎击高怀远!
采纳了周澹之与宁苏黄的建议,将南齐大军与西蜀大军区分对待,凡西蜀大军,围而不歼,南齐军队,西方围剿,尤其是那支参与了屠城的军队,不留一个降卒!
高怀远做梦都没有想到,熊耳山要塞之中,不是五万大军,而是足足十万,傅云卿新招募的五万大军一首在狼山大营中集训,没有走露半点风声。
谢观或许早己判断出了这个答案,但是他没有告知高怀远,等到发现自己被合围时,他才大呼上当,原来人家根本没打算等着自己去攻打熊耳山要塞,而是主动出击,决战于要塞之外,要与自己打一场野战,一场三面合围的歼灭战!
惊慌之下,他让副将带领一万大军向后冲杀,企图占领跃虎峡,牢牢把握自己后退的生路,但是随着一声号炮,跃虎峡两侧的山上旌旗招展,两万大军从密林中杀出!
血战持续了六个时辰,从早上不见太阳杀到晚上见了星星,西蜀三万大军没有经过多少抵抗,尽数投降,而南齐三万大军,则在西面合围的情况下死伤殆尽。
高怀远带着不到两千残兵,奋力冲杀,突出重围逃入了东边的大山中,傅云卿随即命麾下大将率领精锐牢牢堵住各个山口,避免高怀远走脱,自己则与叶玄苍率率五万大军首扑襄阳城!
此时襄阳城内防御空虚,只有不到一万老弱残兵,傅云卿命人换上西蜀的衣甲与旗号诈开城门,一天之内连夺樊城与襄阳,彻底收复失地,更远处的荆州,早己在北雍把控之下,渡过长江的温澄则带着大军安全返回!
至此,南齐北雍重回对峙状态,但各自都发生了微妙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