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悬疑 > 网络迷宫 > 第4章 舆论绞杀

第4章 舆论绞杀

一、数据公开的涟漪

江海大学 BBS 的服务器在凌晨两点十七分发出刺耳的蜂鸣,顾沉舟上传的压缩包像颗投入湖心的炸弹,17 万次下载让论坛首页几度崩溃。林晚晴的睫毛上还沾着未干的泪痕,盯着实时更新的弹幕从 "不可能" 到 "我儿子也有条形码纹身" 的转变,指甲在掌心掐出月牙形的红痕。

手机在钢化玻璃桌面上震动着堆成斜塔,第 23 条私信附带的照片让她喉头一紧:某职业技术学院的男生撸起校服袖口,三道结痂的针孔呈三角状排列,下方是淡蓝色的条形码投影,在台灯下泛着诡异的荧光。视频里 19 岁的少年蜷缩在宿舍床帘后,摄像头光晕中能看见他颤抖的指尖:"他们说这是校园卡升级...... 后来我半夜惊醒,发现手机自己在发......"

实习生小吴的电话在此时打进,带着哭腔的声音混着电流杂音:"林姐!校门口来了五辆商务车,西装男举着律师函把台阶都堵死了!" 她望向窗外,万合科技的 logo 在晨光中像块淬了毒的银饰,反光刺痛眼球。摸出藏在钢笔里的微型摄像机时,指甲划过机身的防滑纹 —— 那是顾沉舟昨晚连夜改装的,镜头盖内侧刻着妹妹的学号。

"现在,我要向所有关注数据安全的公民展示这份文件。" 林晚晴对着镜头扯开领带,露出锁骨下方的微型麦克风,"表面是万合科技与江海大学的 ' 数据安全承诺书 ',但在紫光灯下 ——" 她举起文件凑近镜头,密写药水显形的分成协议在屏幕上投下阴影,"西家校园贷平台的月流水分成比例,以及许振邦的签名扫描件。"

首播画面突然出现马赛克,进度条卡在 99% 动弹不得。她果断扯下项链,那是顾沉舟给的应急设备,长按三秒后切换到备用频道。新画面里,顾沉舟搭建的临时网站正在加载 37 个死亡名单,每个名字下方都浮动着半透明的条形码,点击后弹出银行流水、医疗记录、论坛发帖 IP 等数据链,像极了殡仪馆里逐行打印的死亡证明。

二、病毒代码的反噬

图书馆顶楼的散热口吹出带着铁锈味的风,顾沉舟的便携式电脑风扇发出濒临过载的轰鸣。他盯着 "自杀倾向系数" 的核心公式,突然发现第三象限的矩阵运算里藏着段隐蔽的嵌套代码,IF (data_level < C)的条件判定后,紧跟着两行冷硬的执行指令:向校医室管理系统发送药物注射指令,同步激活定位芯片的信号增强模式。

"霍队,你看这个。" 他对着改装过的对讲机低语,手指在键盘上敲击出妹妹的银行流水,"每笔校园贷到账的时间,都和数据等级变更精确吻合。10 月 19 日 23:59,雨桐账户收到 5600 元的同时,境外钱包转入 12000 枚虚拟货币,备注码解码后是清除程序的启动指令。"

对讲机那头传来纸张翻动的窸窣声,霍启明躲在废弃奶茶店的冰柜后,警徽被他反扣在油污的桌面上。"市局今早召开专项会议," 他的声音压得极低,钢笔尖在 DNA 报告上划出破纸的声响,"说我们掌握的证据都是 ' 黑客伪造 ',还说许振邦是......" 话未说完,玻璃破碎的脆响突然传来。

三个戴防毒面具的男人踹开图书馆侧门,靴底的钢钉在地面擦出火星。顾沉舟抓起装有病毒母盘的铅盒,腕间手环的红光连闪三次 —— 那是林晚晴发来的撤离信号。他从天窗翻出时,听见对方对讲机里的指令扰得断断续续:"... 灾备机房... 生物密钥... 顾沉舟的视网膜..."

三、条形码的真相

第三人民医院 708 病房的消毒水气味异常浓烈,陈雪盯着顾沉舟手中的医用镊子,后颈的汗毛根根竖立。当痂皮被轻轻揭起,淡蓝色的条形码纹身像条冰冷的小蛇趴在皮肤下,随着她的呼吸轻微起伏。扫描仪的冷光映出顾沉舟绷紧的下颌线,屏幕上滚动的数据流让他瞳孔骤缩:ID:GYT200310后面跟着连续的ERROR提示,最后的定位记录停留在图书馆七楼天台。

"他们在你不知情时注射了芯片," 顾沉舟的指尖划过扫描仪上的经纬度,"伪装成社团纳新的纹身贴,针孔藏在条形码的黑色条纹里。" 他调出妹妹坠楼前的行动轨迹,每个红点都精准对应万合科技的信号基站,"每隔 15 分钟发送一次坐标,所以雨桐坠楼时,他们能精确计算出......"

陈雪突然抓住他的手腕,指甲掐进他的虎口:"雨桐上周说她总梦见被关在数据库里,那些代码会变成蛇......" 她摸出压在枕头下的课本,《数据结构》的页脚用红笔写着:"哥,他们说学号是数据公民的 ID,可我的 ID 为什么会出现在万合的清除名单里?" 墨迹在 "清除" 二字上晕开,形成小小的泪渍形状。

走廊传来急救车的蜂鸣,却没有伴随应有的慌乱脚步声。顾沉舟贴着门镜望去,三个穿白大褂的 "医生" 推着设备车走来,袖口绣着的万合 logo 小如米粒,却在走廊灯光下泛着金属光泽。他转身扯过病床帘子,将陈雪推进消防通道时,听见设备车上的仪器发出异常的电流声 —— 那是电击枪充能的响动。

西、自毁程序倒计时

万合科技大厦 23 层会议室的环形屏幕上,红色光点正在中国地图上疯狂蔓延,每个光点代表一次压缩包下载。许振邦的指甲深深陷入掌心,盯着最新的舆情报告:# 数据清洗就是谋杀 #的话题阅读量突破 7 亿,300 多个高校论坛同步发起联署。

"先生,警方申请调取灾备机房监控。" 秘书的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手中的平板显示着市局公文的红色抬头。许振邦突然笑了,笑声里带着玻璃碴般的锋利,手指划过墙上的铜牌:"数据达尔文主义 —— 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 他转头对技术主管说:"启动 SHADOW 计划第二阶段,把那些 C 级以下学生的家长资料,批量导入 ' 家庭数据管家 '。"

顾沉舟的手机在裤兜震动时,他正在通风管道里躲避追捕。母亲病房的监控画面跳出瞬间,他的后背撞上粗糙的管壁:智能音箱循环播放着妹妹坠楼的视频,母亲的输液管上贴着熟悉的银色钢化膜碎片,心率监测仪显示 137 次 / 分 —— 那是妹妹坠楼前的同款数据。

"顾先生,看到你母亲眼中的恐惧了吗?" 许振邦的声音从音箱里渗出,带着数据处理后的电子音,"每个下载过你文件的学生,他们的家人都会成为 ' 数据养料 '。比如这位......" 画面切到某农民工父亲的工棚,床头的万合智能电表正在疯狂转动,"他女儿的自杀倾向系数每升高 0.1,电表转速就增加 30%。"

顾沉舟盯着屏幕上母亲眼角的泪光,突然想起十二岁那年,妹妹抱着摔碎的收音机哭了整夜,因为她以为是自己碰掉了天线。此刻他终于明白,万合的算法就是那台永远修不好的收音机,而他们兄妹,只是被拆下来的、标着价格的零件。

林晚晴的紧急呼叫打断了回忆,首播间里,AI 生成的水军正在以每秒 200 条的速度刷屏,"顾沉舟是恐怖分子"" 数据清洗是市场规律 "的弹幕像黑色潮水般涌来。她的声音带着破音的颤抖:" 他们用情感计算模型,专门攻击我们的软肋......"

霍启明的短信几乎同时到达,附带的通缉令截图里,顾沉舟的照片被 P 在图书馆顶楼,下方是伪造的坠楼画面。他摸出粉色 U 盘,外壳内侧的日期在手机冷光下清晰可见 —— 那是母亲去世的日子,也是妹妹开始被数据标记的起点。

在临时网站的公告栏,顾沉舟打下最后一行字:"11 月 10 日 23:00,我会在万合科技灾备机房首播数据自毁程序。如果我没能出现,请用这个密钥 ——" 他输入妹妹的生日和学号,"打开每个 C 级以下学生的定位芯片锁。"

窗外,万合大厦的霓虹在暮色中变幻着颜色,像座用数据和鲜血浇筑的巴别塔。顾沉舟望向手腕上的智能手环,自毁程序倒计时显示 17 天 12 小时 37 分,而他知道,真正的倒计时,从妹妹在论坛写下第一条被迫的谣言时,就己经开始了。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