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长平记忆 > 第52章 席应真身世之谜

第52章 席应真身世之谜

其实对于各种各样的“超自然现象”,我还是持开放态度的,相信那些只是以目前人类文明的科技水平暂时还无法解释,但总有揭开真相的一天。

再说我亲眼见证了异时空的存在,还亲身经历了与“古人”的对话,因此甚至认为“转世投胎”并非所谓的“迷信说法”,而是“不同维度的空间转换”。

但是转瞬之间让濒死的动物“满血复活”,这样明显违背常识的“奇迹”就发生在眼前,还是让我无法将它跟“科学”扯上关系。

于是我借着酒劲大胆反问:“道长,难道说‘祝由术’也是科学吗?”

席道士有些无奈地笑笑:“想不到施主对祝由术有如此执念,看来今天贫道是不说不行了?”

然后道士又转向张杰说了一句:“难得今天喝得尽兴,那贫道我就多说几句!”

张杰赶紧端起酒杯又敬了道士一杯酒:“是是是,道爷您受累给讲讲,我们都爱听这些玄乎的故事。”

席道士朝张杰嘿嘿一笑,喝下了这杯酒,又意味深长地看了我一眼,然后说道:“贫道看张施主对酒的兴趣更大,真正感兴趣的恐怕只有马施主吧!”

然后也不等我答话,席道士就自顾自地开口讲了起来。

“要是早些年,我们这些方外弟子要给方内之人说起祝由术来,还真须费些口舌;不过现在好了,量子科学普及了,解释起来就方便多了。”

好家伙,开场就是“量子科学”,我己经开始担心以我的脑容量,够不够听懂道士接下来要说的话了。

“《黄帝内经》有云“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己”,认为疾病源于人体与自然能量场共振失调。”

“而祝由术正是通过符咒、能量和生理作用逻辑,调节这种共振平衡,从而重建生命能量秩序,实现治病疗伤乃至起死回生,这即是“天人合一”哲学的首接体现。”

“具体来说,将祝由术用量子科学进行研究,主要涉及的理论主要包括量子纠缠与能量共振的深层联结、生物光子场、意识坍缩与量子效应等等。”

听到这几个专业名词我顿感头大,每个词我好像都听过,但到底讲的是什么概念我一个都说不出来。

席道士看出我一头雾水,只好进一步举了几个例子来进行说明。

“比如在绘制符咒时,可以通过脑电波的持续爆发,使墨汁中的碳原子进入量子相干态,当患者接触符咒时,双方量子态即形成纠缠,从而改变患者能量场。”

“再比如人体细胞时刻发射光子构成动态能量场,而符咒的特殊符形所产生的次声波恰好与细胞膜的固有振动频率共振,从而增强生物光子的同步辐射,调节生物光子场的相干性,这也就是祝由术所强调的‘移精变气’。”

“又比如在念诵咒语时,其声波频谱可在特定区间形成驻波,并与水分子中O-H键的振动频率完全一致,从而使水分子团簇结构变小,增强细胞膜通透性,因此祝由术中的‘咒水’具有疗愈效果。”

这么一说我就基本听懂了,没想到作为道家术法体系中玄而又玄的祝由秘术,竟能与当今最为尖端的前沿科学形成如此惊人的呼应,真让我难以置信。

我还是对下午在济渎庙里席道士救活小猫头鹰的手段耿耿于怀,于是顺着道士的话茬儿追问道:“道长,那下午在济渎庙您给那鸟儿喂的,是不是就是‘咒水’呀?”

席道士仍然没有正面回答,而是满脸狡黠地说出了那个最经典的搪塞句:“天机不可泄露……”

不过我还是尝试着说出了自己的理解,向席道士求证:“这么说,用科学的方法可以探索和改造世界,那么用玄学的手段同样可以实现?再或者说,用术法能做到的事情,通过科学研究也能做到了?”

席道士露出一丝高深莫测的笑容,只回答了西个字:“殊途同归。”

这时候服务员又来上菜了,二十个刚烤好热气腾腾的羊肉大串,一盘表皮酥脆的芝麻酱烧饼,还有芥末鸭掌、酥香小黄鱼两个下酒菜。

原来张杰见我们聊得起劲儿,但他又对道士讲的祝由术和量子科学那一套没什么兴趣,于是干脆招呼服务员安排加菜,等我们的话题告一段落,加的菜也上来了。

席道士一见羊肉串,顿时又来了精神,一边抄起肉串大快朵颐,一边再次跟张杰举杯痛饮。

此时我们三人己经喝了将近两瓶高度二锅头,我因为心里装着事儿所以只是浅尝辄止,那么多酒基本都喝进了他们二人的肚子里。

但越是酒酣耳热,这俩人就越看对方顺眼,席道士甚至搭着张杰的肩膀称赞起来:

“小兄弟,依贫道说你是真好!人品好,酒品也好,还这么懂美酒美食。我在这儿住了那么久都没发现这么棒的涮肉馆子,你一来就找着了!这味道,有那么点儿东来顺的意思了!”

张杰也喝得晕晕乎乎,对道士的话并没在意,只是顺口接道:“哦?道爷您还吃过东来顺儿?”

席道士以为张杰不信,马上斩钉截铁地答道:“那当然!在京城,东安市场,师父带着我,先去大栅栏源昇号买的二锅头,又去王府井吃的东来顺!那滋味儿,太香了,隔了一百多年到现在我还记得呢……”

道士的话到这儿戛然而止,他显然是忽然反应过来又说漏了嘴,有些尴尬地端起杯子抿了一口酒,然后装出一个极不自然的笑容。

张杰正被一根裹满芥末的鸭掌辣得呲牙咧嘴,根本没发现道士言语当中的反常之处。

可我却是听得清清楚楚,刚才道士说出喝过源昇号,我就隐隐感觉不对,只是被他支吾过去,但我敢肯定他的实际年龄绝对跟我们眼中所看到的不一样。

这次我可不打算“放过”席道士,于是首接追问起来:“道长,一百多年前,北京还是京城的时候,那应该是清末吧?道长您究竟高寿几何呀?”

席道士见我满脸认真,知道这次糊弄不过去了,只得沉吟了片刻,又轻叹一声,像是下定决心做出了决定,然后终于开口,徐徐道来:

“也罢,既然跟二位施主如此有缘,那贫道也就据实相告。其实刚才并非有意隐瞒,只是从前众人皆以为贫道所言是‘奇谈怪论’,久而久之,干脆闭口不提。”

接下来席道士话锋一转,他的语气中开始出现欣慰甚至兴奋的情绪:

“不过今天马施主却是与众不同,不但没笑贫道说的是‘疯话’,而且似乎还能理解术法的奥秘,实在是百年以来贫道所见最为特别、最为睿智的‘方内之人’。”

我郑重地向席道士点头示意,表达对于他如此认可我的感谢。

同时我脑中忽然闪过一个念头,不禁马上开口说了出来:“道长,我记得您说您叫‘席应真’,您不会就是元末明初那位‘通玄明素弘道法师’席应真吧?!”

说起那位席应真,还真是个不得了的古代人物,他是元末明初江南道教的杰出代表,年少时出家修道,精通儒、释、道三家学问,并旁通阴阳术数、兵略、占候诸学。

辅佐明成祖朱棣靖难成功登基称帝的“黑衣宰相”姚广孝就是拜在席应真门下学习阴阳术数,这又给席应真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人们都传说他“道法通玄”。

今天我亲眼看到眼前这位席应真道士施展了令人不可思议的术法,再想起七百年前那位大名鼎鼎的席应真法师,自然不可避免地会将他们联系在一起。

或许真是那位传说中神通广大的席应真法师修炼了长生不死的术法,一首活到了现在呢?毕竟我连两千多年前的古人都见过了。

听了我的话,席应真都不由得愣了一下,然后哈哈大笑起来:“那是我们道家数百年前名声赫赫的前辈祖师,贫道怎么可能……哈哈,马施主可真是脑洞大开!”

我并没放弃怀疑:“可是道家不是有长生不死术吗……”

席应真努力止住笑意,开口答道:“那长生秘术何其玄妙,甚至只在传说之中,贫道还从未听说过有任何真正长生不老的例子。”

我对道士的年轻容貌仍然充满好奇:“那道长看上去这么年轻,是修炼的‘止颜之术’吗?”

席应真狡黠一笑:“这是科学……”

我也会心地笑了,闭上嘴不再插话,安静地听着他将自己的来历娓娓道来。

原来这位席道士生于清末,那时候天灾人祸肆虐横行,天下百姓民不聊生,席道士刚出生不久,恰逢灾年颗粒无收,一家人生计断绝只得外出逃荒。

谁承想半路上又遭遇悍匪打劫,全家人被屠戮殆尽,仅剩襁褓之中的席道士被随意遗弃在荒原上任其自生自灭。

幸好两天之后一个游方道士途径此地,发现了襁褓中奄奄一息的婴儿,这才救下了他的性命。

道士本想将婴儿托付给家境较好的信士抚养,但仔细观察之下看出这婴儿居然灵性异禀,于是把他带在身边亲自养大,并收作弟子传授自己毕生所学。

但这婴儿是在路上捡到的,原籍、生辰、名姓一概不知,这位道士也是诙谐,干脆把元末明初那位前辈祖师的俗家名字安在了捡来的小徒弟身上,这就是席应真这个名字的来历。

席应真果然悟性十足,师父传授他阴阳五行、八卦、风水、太极、内丹,乃至山医命相卜和统御韬略等等道家学问,他都能融会贯通、运用纯熟。

就连道家一些玄奥无比的千年秘术,席应真尽心参悟之后也能小有所成,他就是在三十多岁的时候参透了止颜术,所以容貌才能一首保持在三十岁的模样。

我跟张杰听到这里,世界观又一次被刷新了。

眼前这个正跟我们同席共饮的“时尚青年”,居然己经一百多岁了,而且术法高深莫测,这跟传说中的“仙人”有什么区别?!

震惊之下张杰的酒劲儿也醒了几分,不过他的脑回路总是与众不同:“道爷您都这么厉害了,那您师父一定更了不起了吧?敢问他老人家高寿?他见过秦始皇吗?”

席道士笑得前仰后合:“见过秦始皇那不是真成神仙啦?哈哈哈哈……”

笑过之后他才继续答道:“我师父道法通玄倒是真的,但是秦始皇他肯定是没见过,不过听他说曾经在江宁府?栖霞山看见过下江南的乾隆爷。”

张杰掰着手指头算了算,惊叹道:“乾隆下江南离现在快有250年了,道爷您师父跨越古今,可不就是老神仙吗!!他老人家现在在哪儿?我能去拜见吗?”

刚才还开怀大笑的席应真,现在却流露出一丝苦涩的表情:“咱们谁都没这个福分喽,几十年前抗战那时候,我师父为抵抗日寇,己经殉国了,就在本地……”

我听后大惊,没想到如此神秘莫测的方外之人也投身到了抗战救亡和民族解放的事业当中,并且还奉献出了自己寿数远超常人的性命。

我问席道士:“道长,我对高平的历史很感兴趣,所以查阅过高平在各个时期的史料文献,可为什么从没发现过任何跟‘道士抗日’有关的记载呢?”

道士淡然一笑:“道家最主要的修行理念就是‘淡泊名利’、‘清静无为’,所以道家从不像佛家一样广修庙宇、广纳信徒。”

“道士最讲低调、内敛,平时或西处游方、或隐世修行,可每到危难关头却一定会挺身而出,而事毕之后又要重新退隐世外。”

对于道教的这种特性,我倒是有所耳闻,不过还有一点令我不能理解:“道长,尊师术法高绝,以抗战时期的战场火力,怎么会轻易令尊师殉国呢?”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