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长平记忆 > 第21章 不要去医院捉迷藏

第21章 不要去医院捉迷藏

当出来玩的小孩人数足够多的时候,我们最喜欢玩捉迷藏。

捉迷藏是一项流传千年经久不息的游戏,史料中唐朝时就有关于捉迷藏游戏的明确记载。

这项游戏受场地制约很小,且不需要任何道具,两个人就可以玩起来,人数越多越有意思。

而且后来捉迷藏还从儿童游戏发展成了“全民游戏”,在成年人中间也逐渐流行开来。

据说还有关于捉迷藏的吉尼斯世界纪录,是由中国人创造的,一千八百人同玩一场游戏,那场面肯定蔚为壮观。

在幼儿园时,因为缺少书籍和玩具,所以阿姨经常组织我们玩捉迷藏。

我们都喜欢这个游戏,二三十个小孩儿一起玩,非常热闹。

我发现一个现象,孩子们玩捉迷藏的时候似乎都喜欢藏,而不喜欢捉。

或许是因为找到一个好地方把自已藏起来更费心思,也更具挑战性。

如果成功骗过了捉的人而没被发现,所获得的成就感比被动地搜寻别人要高得多。

而且藏的人总是多数派,相比之下捉的人就太“孤独”了,因此没人主动愿意捉。

所以每次玩捉迷藏之前,都需要先通过“手心手背”一类的方式来选出捉的人。

而这一局最先被捉住的人,就要在下一局担当捉人的角色。

我运气不好,总是被选出来要捉的那个。

时间久了我对每个小孩儿藏身的习惯都已经了如指掌,每次都能快速准确地找到绝大多数藏的人。

其实这也跟阿姨们设下的限制有关,在小班和中班的时候,阿姨们规定玩捉迷藏不允许出幼儿园的楼。

幼儿园楼里就那么大点儿地方,能藏人的位置几乎都是固定不变的,那还不是一捉一个准儿。

直到升了大班,阿姨们才同意我们去幼儿园院子里捉迷藏,那还有点儿意思。

当然放学以后阿姨们就管不了我们了,小孩儿们在家没事干都愿意跑出来玩,这时候凑到一起捉迷藏就要自由得多。

孩子们总是在沙土山乐园集合,等人数够多了,只要有人招呼一声“谁玩捉迷藏”,大家就会纷纷响应。

我们会先约定一下场地范围,通常是沙土山乐园和旁边一路之隔的幼儿园院子。

这个范围不小了,跑上一圈也要几分钟,如果藏的水平够高,完全可以做到“连人影都找不着”。

至于沙土山乐园西边紧挨着的厂医院,一般用不着特别规定“不许过去藏”。

因为孩子们大都对医院发怵,就算不说也没人会主动往那边跑。

这种户外的捉迷藏难度要大得多,毕竟可以藏人的地方太多了。

根本用不着动什么脑子,躲到小路边绿化带的灌木丛里,随便找个地方“猫”起来,想要发现也得费一番工夫。

再说这一片还有那么多树,有的小孩儿会爬树,爬到树上藏在树冠里,需要一棵树一棵树地找,太费劲了。

更有甚者,个别孩子的求胜欲实在太强,全身都扎在沙土山里,如果不进行“地毯式搜索”根本发现不了。

所以我们花半小时玩一局捉迷藏也是常事。

我运气依然不佳,还是捉的时候多,藏的时候少。

捉的人要闭上眼睛数六十个数儿,然后才能睁开眼睛去找人,而这时候藏的人早已经作鸟兽散,不知去向了。

然后我就得在沙土山乐园和幼儿园院子里跑来跑去地搜寻,每捉出一个人来都特别辛苦。

我们商定的规则中有这么一条,如果捉的人在一局中不能找到半数以上藏的人,那下一局还得他捉。

跑来跑去那么久,却完成不了目标,接下来还要继续捉,那种感觉实在是不好。

于是我就用上了一点儿“小手段”,使我总能捉到至少一多半人,这样我玩这个游戏的体验感才好了起来。

这个手段其实也并不怎么高明,我只是发现在闭眼数数儿的时候,旁边并没有人监督,这就给了我机会。

游戏开始,藏的人开始四面散开。

我先大声地数几个数儿,听声音大家都跑远了,我就立刻睁开眼,朝着人最多的方向跟踪过去。

我在后面记住他们分别藏身的大致方位,然后就开始有针对性地逐一前去捉人。

这样一来,我自已少跑了好多冤枉路,再也不用累得气喘吁吁了。

关键是事先得到了“情报”,所以捉人的时候总能胸有成竹。

看着刚刚藏好的人因为这么快被我捉到而懊恼不已,我觉得心情畅快极了。

于是我再也不用担心自已运气不好担当捉人的角色,相反还经常期待可以捉人。

不过后来我还是不慎“露了馅儿”,被人发现了我的小伎俩。

那次我正故技重施,没想到正有个家长来喊自家孩子回家吃饭,正好“撞破”了我只闭眼数了十几个数儿就跑去尾随别人的行径。

那个家长也是正义感十足,特意等到那一局结束,然后向大家“告发”了我。

事情的结果当然是我迎来了所有人的谴责,另外罚我连捉十局。

并且游戏的规则都因此而进行了调整,在之后的游戏中专门设置了一个监督闭眼数数儿的角色。

其实对小孩儿来说,偶尔搞搞恶作剧也是十分正常的。

我们一群关系不错的孩子就曾经合起伙来整过另一个我们不怎么喜欢的小孩儿。

有次中午在外面玩,我们就事先商量好了约那个小孩儿一起玩捉迷藏,并且想办法让他捉。

然后他开始闭眼数数儿的时候,我们没有找地方去藏,而是各自回家吃午饭去了。

结果他一个人在沙土山乐园和幼儿园院子里来来回回跑了半个多小时,却一个人也找不着。

没想到他也真是执着,等我们下午又都出来了,发现他还在外面晃悠呢,连午饭都没回家吃。

但是看到我们再次出现,他却非常开心,还夸赞我们“藏得真好”,他一个人都没捉到。

他甚至都没怀疑过我们是在联合起来捉弄他,这让我们都有些惭愧,以后也就再没整过他。

后来我们跟他成了朋友,经常带他一起玩,是好好玩的那种。

当时一块儿玩的小孩儿里,确实有特别要强,非常看重输赢的。

比如我们幼儿园班里就有个女孩儿,玩什么都特别认真,捉迷藏更是几乎没被捉到过。

甚至在我“尾随”的招数还没被识破的时候,我也从来都没捉到过她。

因为她为了赢,甚至会往厂医院那边跑。

于是就算事先看到了她藏身的方位,我也不敢过去捉她,毕竟我对医院的恐惧远远超过了自已的胜负心。

在制定规则的时候没特意规定不能藏在医院那边,就是因为几乎没人愿意主动靠近医院。

但那个女孩儿不同,她的胆子似乎特别大,大到连医院都不怕。

所以她玩捉迷藏也就成了“常胜将军”,只要她进了沙土山乐园西边的院子,就是绝对安全的。

厂医院的院子由高达一米五的灌木丛围成,以小孩儿的身高根本看不见院子里面的情形。

每当我跟在后面看到她沿着小路跑去了那边,就会直接放弃。

在外面看不见,又不敢进去找,还不如去捉别人,干脆就让她赢好了。

那个女孩从上海来,同我们一样,也是跟着父母来“支援三线建设”的。

她会讲很多故事,经常讲给我们听,还讲得特别生动。

她尤其爱讲一些神神鬼鬼的故事,中国的《聊斋》、外国的神话,还有一些现代鬼故事,也不知是从哪听来的。

有时候我会觉得她是故意讲鬼故事吓唬我们,特别是在捉迷藏游戏的间隙给我们讲医院闹鬼的故事。

什么“雷雨夜游荡在医院走廊里的鬼魂”,什么“医院停尸房里的歌声”,什么“医院楼顶的红衣鬼影”……

反正就是什么吓人她讲什么。

讲完之后她自已倒是满不在乎,再藏的时候仍然一个人往医院院子里跑。

可别的小孩儿大都恐慌不已,别说靠近医院了,就连单独行动都不敢,游戏结束之后回家都要两三个人结伴而行。

这下那个女孩玩捉迷藏更是稳赢了,根本没人敢去医院那边捉她。

不过后来那个女孩就是在医院里出了事儿。

那年夏天,一个傍晚,大人孩子们照例都出来,在楼下乘凉。

十几个小孩儿聚在一起,又提议玩捉迷藏。

家长们也很放心,只是老生常谈地要求不许出厂区大门,毕竟厂区里面的安全还是有保障的。

于是孩子们就风风火火地玩了起来,顿时生活区就充满了兴奋的喧嚣声。

这时候天色已经逐渐暗下来了,而路灯只在主路沿线,所以捉人的难度要比白天大得多。

先前两局,我都藏在幼儿园院子里的小游乐场区域。

那里有个大荡船,船舱里能坐四个孩子,我俯身趴在里面,借助天色的掩护,连续两局捉的人都没发现我。

接下来第三局的时候,我依然藏在大荡船里,但时间久了我自已却待不住了。

这时天已经全黑了,幼儿园楼里黑着灯,那么大的院子恐怕就只有我一个人。

周围虫鸣鸟啼不断,附近树梢上偶尔响起猫头鹰的尖啸,每每令群鸟短暂地住啼。

强忍了十分钟,我再也坚持不下去了,干脆主动跑出去“自投罗网”,哪怕下一局换我捉我也认了。

好在当我主动回到路灯底下准备认输的时候,却发现情况比我想象的要强得多。

大多数藏的人都已经被捉出来了,天太黑,他们都不敢往远处跑,只敢躲在离主路很近的地方。

比如树影下、绿化带后,藏得十分潦草,捉的人不费什么力气就找出来大半。

所以像我这样跑进幼儿园院子还趴在大荡船里,倒算是藏得很认真了。

要不是我主动出来,估计捉的人还真找不着我,而且他都未必敢去那个没亮灯、黑乎乎一片的院子里找。

可是接下来小孩儿们都说不想玩了,纷纷表示要回家。

因为天已经全黑了,大家都有些害怕,尤其是担心轮到自已捉,还要去各种黑灯瞎火的地方找人。

这时那个爱讲鬼故事的女孩站了出来,劝大家再玩一会儿,并且主动请缨担当捉人的角色。

这下其他小孩儿才勉强答应继续玩下去,反正至少不用自已去捉人。

我觉得刚才几局藏身的地方很不错,这回还想去那儿藏。

可是又对那个黑暗的环境感到发怵,于是就笼络了四五个小孩儿,说我知道一个好地方,让他们跟我一块儿去藏。

我们几个一起藏在了大荡船里,有这么多人互相壮胆儿,果然感觉轻松了许多,甚至还趴在船舱里聊起了天。

可是刚藏好不久,就听见远处传来了一阵脚步声,那声音由远及近,正是朝着我们这个方向而来。

爱讲鬼故事的女孩果然胆子够大,居然敢一个人摸黑闯到这里来,而且听脚步声毫不慌乱。

我们赶紧闭上嘴保持安静,默默地盼着她简单转上一圈就能离开。

听外面的动静,那女孩应该是在各个角落都找一遍,结果肯定是一无所获。

我们正等着脚步声走远呢,没想到突然听见那女孩尖锐的叫声划破夜空——

“快跑呀!这院子里有鬼!!”

那声音猛然响起,我们趴在船舱里的几个人几乎同时弹跳起来,争先恐后地逃离大荡船,朝着主路方向冲去。

这时就听身后又传来那女孩的笑声,还伴随着她肆无忌惮的嘲讽——

“哈哈哈……都怕鬼呀?你们自已不就是胆小鬼嘛!哈哈哈哈……”

这一局我们是第一批被捉住的,而我又被另外那几个小孩儿“指认”是出主意藏在大荡船里的人,于是下一局就换我来捉了。

这回大家说好了,这是“最后一局”,玩完这局就各回各家,毕竟当时已经八点多快九点了。

因为旁边有人监督,所以我在主路边的路灯下老老实实地数满了六十个数儿,然后就开始去捉人。

这局实在是奇怪,我顺着主路,沿着有路灯照亮的地段一路向前,走了好久都没找到一个共同捉迷藏的小伙伴。

不但如此,一开始耳边还不断传来路边乘凉人的聊天声,后来四周渐渐安静下来,甚至连虫鸣鸟叫似乎都听不见了。

昏黄的光线只能照亮前方不远的道路,我好像是下意识地一直朝前走。

不知走了多久,正当一切都开始变得恍惚,身边忽然传来一个清晰的声音——

“别再往前走了,不要去医院捉迷藏!”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