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子,柱子,出来帮忙搬东西。”
前院,一辆板车装载着几个袋子进了四合院,何大清在垂花门外面冲着中院喊道。
前院的院门,原来的门槛为了进车方便已经拆了,板车可以直接推进院子。
不过垂花门这里,五级台阶可就不好整了。
所以,中、后院买的东西,都只能在这里卸货,再搬运进去。
“来了来了。”
中院正房,何雨柱还在琢磨厨艺,就是平时何大清言传身教的一些东西,就听到自家老爹的喊声,急忙答应着出来。
等他一路小跑到了前院,自家妹子何雨水,还有她的好朋友许招娣已经在这里了。
“这几个袋子,帮忙搬进屋里去。
师傅,你跟我进来。
雨水,看到东西。”
何大清指着几个袋子一番吩咐道,就带着板爷儿扛着一个袋子进了垂花门。
“好嘞。”
何雨柱上手按了按袋子,凭手感就知道是大米,一袋大米,至少五十斤。
对于一般十三岁的男孩来说,五十斤是肯定搬不动,最起码会非常吃力的,可何雨柱还真能扛得动。
毕竟吃得好,身体也棒。
“老何,你这是买的什么呀?”
何大清喊柱子的声音,中院易、贾两家都听到了,两家的男人在厂子里上班,家里女人还在,都出来看热闹。
“嗨,没买啥。”
何大清打着哈哈,带着板爷儿把粮食搬进屋里。
再出来的时候,就听到贾张氏和易吴氏就在那里说袋子里装的是什么。
“肯定是粮食,这买的可真不少。”
“应该就是粮食了,今儿轧钢厂不是发工钱吗?”
易吴氏知道昨天何大清帮老太太买粮食,今天在厂里领了工钱买粮食也很正常。
“看样子,这趟买的不少。”
“应该是老何家之前的积蓄,都买成了粮食。”
“粮食放久了也不成,我家就只准备了仨月的粮,其他的老贾都换成大洋存着。”
两个妇人在那里小声闲聊,何大清也懒得说话,就数着一袋袋粮食搬回家里。
搬完粮食,给了工钱,让板爷拖着车离开。
何雨水这会儿又不知道和许招娣跑到哪儿玩去了,何大清只是把何雨柱叫回家里。
“柱子,一会儿你码码袋子,靠墙都放好。”
“爹,买这么多粮食,咱家得吃多久。”
何大清搬回家的有三百斤粮食,二百斤是棒子面,五十斤大米和五十斤面粉,按照市价值五百万法币。
当然,这只是他采买粮食的一半。
另一半,自然是存在自已空间里,包括两根金华火腿。
不往家里搬粮食,说实话,也是说不过去的。
所以,何大清今儿才整出这么一处,让院里人看到他们家买了够几个月吃的粮食。
就好像贾家的,其实家里也存了两三百斤粮食,所以老何家买回这么些粮食并不出挑。
易家有多少不知道,但想来也不会少于百斤粮食。
“晚上你自已弄饭吃,晚点我从食堂再带点菜回来。”
何大清对儿子说道。
“今晚厂里还有招待?”
听到带菜,何雨柱就问道。
有菜带好啊,就是爹回来了还要出去。
“嗯,这几天都这样。”
何大清点点头,随即又说道:‘回头我找王管事问问,看能不能带你去食堂,就算没工钱,给我打打下手,学点手艺也好。
难得最近招待这么多,平日里可不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