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风呼啸,带起阵阵松涛。
李悬锋与明月并肩而立,远眺着在云雾中若隐若现的真仙观。
那座平日里阴气森森的道观,此刻远眺之下,竟是隐于云雾之中,仙风袅袅。
也难怪山下的村民看不清,就是李悬锋自己,恍惚间都有些看不清了。
“师弟,时辰不早了,我们该回去了。”
明月的声音温和依旧,打断了李悬锋的思绪。
“有劳师兄了。”
李悬锋收回目光,摸了摸乾坤袋,点了点头。
二人转身,沿着来时的山路返回。
一路无话。
当他们再次踏入真仙观的山门时,观内的气氛己然不同。
观内张灯结彩,大红的灯笼与囍字挂满了每一个角落,不仅如此,观内随处可见来自八方村镇的信徒。
这些信徒身着红衣,脸上布满开心与喜悦,正忙着悬挂喜笼和喜字。
整个真仙观,洋溢着喜气洋洋的氛围。
那些往日里死气沉沉的弟子,此刻眼中都闪烁着兴奋与期待的光芒。
特别是在看到李悬锋之后,这份兴奋与期待又化作狂热。
李悬锋面上不动声色,内心却是惊涛骇浪。
周围人的目光,让他打心底觉得渗人。
“师兄,信徒们也会参加结姻大会么?”
李悬锋看着来来往往的凡人信徒,沉声道。
“当然,他们可是主要宾客。”
明月脸上浮现一抹笑意。
“这是传统,历年来皆是如此。”
李悬锋嗯了一声,不再说话。
“师弟,师兄我就不打搅了。”
二人交谈间,己是来到天字房外,在确定李悬锋进屋后,明月这才缓步离开。
看着明月远去的背影,李悬锋内心忐忑。
这一趟出门,魂幡己顺利留在了观外。
只希望崔禅子那边一切顺利。
……
真仙观偏殿。
明月恭敬地跪伏在地上,将今日与李悬锋外出的一切,事无巨细地禀告了一遍。
“师尊,弟子己按照您的吩咐,将本观与三尸镇的渊源,以及结姻大会的由来,事无巨细一一告知了李师弟。”
明月的声音在空旷的殿堂内回响。
禀告完毕,他迟疑了片刻,有些不确定地道:“师尊,弟子有一事不解。”
“讲。”
阴影中,无为子的声音传来,听不出喜怒。
“李师弟乃是承载融合之道的唯一人,更是本次结姻大会成功的关键,您为何要让弟子将这些秘辛告知于他?”
明月抬起头,眼中满是费解。
“让他蒙在鼓里,以师尊您的手段,只需略施薄惩,再许以重诺,他必然会乖乖就范。”
“如此一来,结姻大会的进行岂不是更加稳妥。”
在他看来,让祭品知道自己即将被献祭,无疑是增加了巨大的变数。
“呵呵……呵呵呵呵……”
阴影中,传来了无为子低沉而沙哑的笑声,那笑声仿佛由无数个不同的嗓音重叠而成,充满了难以言喻的诡异与疯狂。
“明月啊……”
无为子的声音悠悠传来,带着一丝玩味。
“你跟在本座身边,有多久了?”
明月心头一凛,连忙低下头:“回师尊,自弟子被您从山下带回,己有百载。”
“一百多年了……”
无为子感慨道:“那这十年一次的结姻大会,你又亲眼见过几次了?”
明月思索片刻,恭敬答道:“算上这一次,少说也有十余次了。”
“成功了多少次?”
明月身子一颤,脑子里浮现上一次结姻失败时的画面,内心震动。
“两次。”
无为子的声音陡然一转,变得森然而宏大。
“那你告诉本座,我们为何会失败?”
明月额头瞬间渗出冷汗,匍匐在地,不敢言语。
前几次的失败,是他心中挥之不去的梦魇。
一次,选出的道童在结姻大会开始前,便因承受不住压力心神崩溃,疯了。没有新郎的三尸娘娘,吞了真仙观天字房二十余人。
一次,天资纵横的师兄在最后关头选择了自我了断,宁死也不愿成为祭品。
三尸娘娘与师尊无为子震怒,参加信徒无一人生还。
一次又一次,总在关键时刻出了变故。
接连的失败,不仅让真仙观元气大伤,更让三尸镇那边极为不满,宗门地位也一落千丈。
“不敢说?”
无为子的声音带着一丝嘲弄。
“那本座来告诉你。”
“因为他们太弱了。”
“他们的意志,他们的道都太过孱弱,根本经不起半点风雨。”
阴影剧烈地蠕动起来,整个偏殿都随之震颤,一股恐怖的威压让明月几乎窒息。
“本座耗费百年光阴,苦心孤诣,才开创出这夺天地造化之功的道,可这道却需要最完美的容器来承载。”
“这个容器,不仅要肉身无瑕,更要有一颗不屈之心。”
无为子的声音渐渐平复,却更显冰冷。
“希望与绝望,往往只在一念之间。”
“李悬锋此子心性坚韧远超常人,他对道的理解,对这方天地的认知,都太过浅薄。”
“所以,本座要告诉他真相,要让他奋起反抗。”
他顿了顿,声音中透出一股令人不寒而栗的兴奋。
“本座要让他知道,顺从是死,反抗,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只有当他燃尽自己所有的智慧、勇气和潜力,为了那一线生机而拼死一搏时,他体内的融合之道才会被催化到最完美的境地。”
“到那时……”
无为子的声音里充满了无尽的渴望。
“本座再将他连同那完美的道一同吞下,与我这一身道法相融,万法归一。”
“届时,本座便能超越先祖,成为这真仙观第二位真仙。”
轰!
明月只觉得脑海一片空白,此时此刻,他才终于明白无为子的良苦用心。
他根本不怕李悬锋反抗。
恰恰相反,他期待着李悬锋的反抗,甚至在暗中推动着他的反抗。
因为,李悬锋反抗得越激烈,挣扎得越彻底,他这枚果实才会越发成熟、越发美味。
“明月啊……”
无为子的声音将他从震惊中唤醒。
“棋盘己经布下,棋子也己就位。”
“你,只需要看好他,不要让他在开局之前就自己走下棋盘。”
“弟子遵命!”
明月深深叩首,声音因恐惧和兴奋而微微颤抖。
他抬起头,望向头顶那片深邃的黑暗。
他仿佛看到了一尊俯瞰众生,悲天悯人的神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