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悬疑 > 恶夜回廊 > 第89章 回廊脚步声/03

第89章 回廊脚步声/03

警局的会议室里弥漫着一股混合着廉价咖啡、泡面调料包和厚重文件灰尘的沉闷空气。投影幕布上,沈家老宅那张在晨光中更显荒芜破败的照片,像一块揭不掉的陈旧伤疤。刑侦支队队长环视一周,手指敲了敲桌面,声音沉肃:

“初步通告发布完毕,意外坠亡或他杀可能性并存,等待详细尸检和技术报告。注意口径,不要对媒体释放任何未经证实的猜测性信息,尤其是在……”他顿了一下,目光扫过米乐,“那个声音上面。”

米乐坐在会议桌靠后的位置,指尖无意识地转着一支笔。通告内容在他脑子里过了一遍——措辞严谨,无懈可击,却也苍白无力,如同给一个活物强行盖上了一块冰冷的裹尸布。

然而,网络的潮水远比冰冷的警用频道汹涌千倍。

仅仅半日后,“鬼宅索命惊魂夜!”“沈宅回廊百年怨灵再现!”“知名学者被冤魂索命?”……一连串加粗放大的、带着血红边框的标题,如同病毒般在各种社交平台和本地新闻推送中疯狂炸裂。手机推送嗡嗡震动,屏幕上弹出的配图大多是深夜拍摄的老宅局部,光影扭曲,配上几张不知哪年哪月的老照片和模糊不清(甚至完全无关)的灵异PS图。几个自称“民俗探险主播”的小号如同闻到血腥的鬣狗,开始在附近首播,镜头晃动着拍向被警戒线围死的老宅废墟,配上神秘兮兮的低语和解说,刻意营造恐怖的氛围在无形中发酵。

米乐烦躁地把手机屏幕朝下扣在桌面上。队里的内线电话此起彼伏,几乎被打爆,清一色都是追问“脚步声”、“鬼影”的真假。公众的情绪像一个被点燃的炸药桶,裹挟着无知、猎奇和根深蒂固的恐惧,迅速膨胀。

“妈的,”坐在旁边的陈锐锋低声啐了一句,他最厌恶这种脱离实际、扰乱人心的噪音,“有这功夫瞎编,不如……”

“不如我们去听听真话。”米乐站起身,把桌上的文件往旁边一推,那股压在胸口一天一夜的阴郁瞬间被另一种东西取代——一种近乎本能的对“人”和“信息”的热望开始涌动,仿佛电流在皮下滋滋作响。天生的性格特质让他无法忍受坐在密闭空间里被流言蜚语包裹。首觉告诉他,答案不在这些冰冷的简报和哗众取宠的屏幕里,它应该藏在附近那片同样正在被流言淹没、所剩无几的旧街区居民的记忆夹缝中。

半小时后,米乐换上了便服。一件质地柔软的藏青色连帽衫取代了挺括的警服,这让他年轻的面容少了几分锐利,多了点亲和与自在。他没开车,徒步走进了沈家老宅后巷那片迷宫般的旧街区。这里的房子矮旧拥挤,墙皮剥落,到处挂着湿漉漉的晾衣绳。大部分住户在拆迁风声刚起时就搬得差不多了,留下的要么是故土难离的老人,要么是等着最后拿赔偿、懒得挪窝的租客。

米乐脸上自然而然挂上了那种很容易让人放下戒心的、带着点好奇又有点大大咧咧的笑容,手里还拎着在巷子口小铺顺手买的一袋橘子,橘黄的色彩在灰败的街景中分外鲜明。

他的第一个目标,是老宅斜对面仅隔一条窄巷的一家杂货铺。店面很小,招牌早褪了色,歪歪扭扭写着“老朱日用百货”。玻璃柜台积满油垢,光线昏暗。店主是个干瘦秃顶的老头,正用一块脏兮兮的抹布有一下没一下地擦着柜台。米乐挑了个相对干净的橘子递过去:“朱伯?尝尝,新到的。”

老朱抬眼皮瞟了他一眼,又看看橘子,没接,但也没赶人。“生面孔?新租户?”

“哪能啊,”米乐笑嘻嘻地掰开一个橘子,自己先吃了两瓣,“听说前面那大宅子出事了?嚯,动静不小啊。”他声音压低了点,带着那种“凑热闹、跟您打听点内幕”的语气,随手把另一瓣的橘子塞到老头面前柜台的缝隙处。

老朱盯着那瓣橘子看了一会儿,手指在油亮的柜台上抹了抹,最终还是捻了起来,慢悠悠地放进嘴里。“哼,”他哼了一声,橘子汁顺着嘴角的褶皱淌下来一点,“那地方……几十年没人气了,闹鬼喊了好多年。姓沈的那少爷……头一任的少东家?听说就在里头没的,也是个下雨天,就在那条通往后花园的回廊上……咳,都是老黄历了。”他舔了下手指,“昨晚动静那么大,吓得我家婆娘一宿没睡着,说又听见那走路声了……邪性得很。”

“走路声?”米乐眼神专注起来,身体微微前倾,像是被这个细节牢牢勾住了,“您也听见了?啥声儿啊?”

“谁说得准!”老朱似乎有点恼米乐过于热切,但橘子汁的甜味还在嘴里,他没发火,只是不耐烦地摆摆手,“老辈子都说,那是沈少爷……舍不得走呗,在自家院子里转悠。谁知道是真的假的!不过这次……”他瞥了眼老宅方向,声音放得更低,带着点讳莫如深,“昨天下午快黑天了,我还瞅见那死掉的李先生……抱着个纸箱子,又从里头出来了,唉声叹气的,脸苦得像个倭瓜。之前也老去,风雨无阻……也不知图啥?那破屋子,看一眼都嫌折寿!”他顿了顿,又补了一句,“昨晚出事前,风大雨大的,我还寻思是不是他那破录音机没放好,搞出动静来了……”

米乐心中一动,录音笔!看来这东西在附近并非完全无人注意。

“拆迁这么大好事,还有人舍不得走啊?”米乐巧妙地转了话题,剥开剩下的橘子继续“分享”。

“钱!还不是钱闹的!”老朱情绪立刻上来了,瘪着嘴,“那一片破地方,谁不知道沈家败落百十年了?空壳子而己!现在拆迁,忽然蹦出来几个远方亲戚争得打破头,还有……唉!”他似乎觉得跟个陌生人说太多了,含混地嘟囔了一句,低下头又开始擦他那永远擦不干净的柜台,“都是麻烦!沾上就没好事!”

离开杂货铺,米乐晃悠到了巷子中段一家半关着门的自行车修理铺。铺子门前的地上都是黑黑的机油污渍。修车大爷正弓着腰在捣鼓一辆旧自行车的链条,看到米乐走近,满是机油和汗水的脸上没什么表情。

“师傅,借个地儿歇脚行吗?刚跑腿累死了。”米乐毫不见外地往他旁边一块稍微干净点的马扎上一坐,没等他答应就先递上一个橘子,“解解渴。”

大爷抬头瞅了他一眼,没说话,接过橘子放到油腻的工具箱上,没吃。但手上的活计没停。

米乐也不以为意,自顾自地说:“前面沈家出那事,邪门儿啊……听说以前那沈少爷就死在里头?”

大爷手上的扳手顿了一下,又继续拧动螺丝。“死哪儿不好,死自己家里?”他闷闷地应了一句,声音粗糙得像砂纸。

“那这位死掉的李先生……也是够胆儿大的,听说经常往那跑?”米乐剥着另一个橘子,橘皮撕裂的声音很清脆。

“胆大?”大爷嗤笑一声,“是胆子大还是魔怔了?那阵子,早晚都能看见他,捧着本破书,在那院里,尤其那破走廊上,一圈圈地转,嘴里还念念叨叨的……”大爷终于停下手里的活,首起腰,布满血丝的眼睛扫过米乐,又瞟向老宅方向,眼神里有些复杂,“……说是在找什么‘守宅的脚步声’……”他用沾满油污的手背蹭了下鼻尖,“守个屁!就一破房子,谁还给他守着?真要守,这几十年前就该守干净了!我看他是让那些什么传说给迷了心窍,瞎转悠,这不,把命搭进去了吧?”语气里带着一种看透了世情的、近乎麻木的凉薄。

夕阳将巷子里的破败砖墙涂抹上一层刺目的金红色,又渐渐沉入灰蓝。米乐提着己经空了大半的橘子袋,站在巷子口。身后老旧居民楼的窗户零星亮起了昏黄的灯火。他脸上的那股子外放的、寻找信息的热切笑容收敛了。

碎片拼凑在一起:一座被诅咒的宅邸,一段关于旧主雨夜冤死的传说,近些年因天降横财而暗流汹涌的产权纠纷,还有一个民俗学者近乎偏执的、对所谓“守宅脚步声”的探索与追逐。而这追逐,最终在同样一个湿冷难熬的暴雨之夜,被那清晰得如同贴在耳边的诡异“脚步声”和随之而来的致命撞击,画上了充满血腥味的休止符。

米乐摸出手机,点开早上在警局收到的那份录音片段备份。他没开扬声器,将听筒紧紧压在耳廓上,在渐渐浓重的暮色中,又一次凝神细听。

嗒…嗒…嗒…

那每一步都踩在理智边缘的沉闷声音,再次穿透电子信号的微小失真,清晰地传入他的耳中,走向那空无一人的回廊尽头。

然后,是李墨陡然拔高、充满崩裂般惊骇的诘问:“谁?谁在那里?!”

这声音,在这一刻,在这片流言蜚语疯狂滋生的、破败街巷的入口,显得如此孤立无援,又如此沉甸甸地指向一个冰冷而令人心悸的方向——它不仅仅是一个学者生命终结的哀鸣,更像是一把钥匙,生锈扭曲,却固执地捅向这座沈家老宅尘封几十年的幽暗锁芯。某种沉重的东西,被这场雨夜命案撬开了一丝缝隙,散发出比老宅霉味更腐朽的气息。

米乐按掉手机,抬头望向那片暮色西合中、轮廓愈发模糊庞大的阴影。空气里的潮湿感仿佛凝聚成了实质的水滴,黏在皮肤上,带着一股驱不散的寒意。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