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言 > 还珠之喜结良缘 > 第十三章 栽跟头

第十三章 栽跟头

几日后,早朝之上,和珅硬着头皮捧着请奏扩建慈心院的折子出列时,满朝文武的目光如芒在背。他强作镇定地说道:“臣恳请陛下恩准,愿再捐银三十万两,扩建慈心院,以解流民之困。”话音刚落,朝堂先是一片寂静,紧接着响起此起彼伏的抽气声。

乾隆端坐在龙椅之上,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面上却故作严肃:“和爱卿此举,当真令朕欣慰。只是这三十万两并非小数目,和爱卿可要思虑清楚?”和珅心中暗骂小燕子的巧舌如簧,面上却堆起谄媚的笑容:“臣蒙陛下隆恩,自当尽心竭力,为陛下分忧,为百姓谋福。”

一旁的纪晓岚上前一步,拱手道:“陛下,和大人此举实为大善,臣恳请陛下重重嘉奖,以励群臣。”其他大臣见状,也纷纷附和。和珅看着众人似笑非笑的表情,只觉后槽牙咬得发酸,却不得不继续维持着恭敬的姿态。

退朝之后,和珅刚出乾清门,就被永琪、尔康等人拦住。永琪一脸关切地说道:“和大人,听闻您要捐出三十万两白银,可还撑得住?若有难处,尽管开口。”尔康和尔泰在一旁憋笑憋得满脸通红,和珅恨不得立刻转身离去,却只能皮笑肉不笑地回应:“多谢五阿哥关心,臣一切安好。”

消息很快传遍京城,街头巷尾的百姓们议论纷纷。茶馆里,说书人惊堂木一拍:“列位看官,您道怎么着?那往日里铁公鸡般的和大人,如今竟要捐出三十万两白银!”台下茶客们哄笑起来,有人高声喊道:“莫不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指不定是雁璃公主又使了什么妙招!”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笑声几乎掀翻了茶馆的屋顶。

而在慈心院,小燕子正带着流民们热火朝天地规划扩建事宜。她拿着一根树枝在地上画着:“这边建新房,那边挖池塘养鱼,再种些果树......”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拉着她的手,老泪纵横:“公主殿下,您真是活菩萨啊!”小燕子挠挠头,笑道:“老妈妈,要谢就谢和大人,是他捐的银子呢!”说完,还冲一旁的杜小月挤了挤眼睛。

莫柏看着妻子忙碌的身影,眼中满是宠溺。他走上前,将披风披在小燕子身上:“别累着了。”小燕子抬头笑道:“柏哥哥,你说等慈心院扩建好了,和大人会不会被气出病来?”莫柏轻轻刮了刮她的鼻子:“你呀,就会捉弄人。”

另一边,和府内气氛压抑得可怕。和珅阴沉着脸坐在太师椅上,听着刘全汇报各处生意因捐银一事受到的影响,突然抓起案上的翡翠烟灰缸狠狠砸在地上:“都怪那个丫头!”刘全吓得大气都不敢出,只听和珅喃喃自语:“三十万两......青史留名......”他猛地坐首身子,眼中闪过狠厉:“想让我当冤大头?哼,且走着瞧!”

几日后,和珅主动向乾隆请命,前往江南主持赈灾。他心中盘算着,慈心院这边被小燕子盯得太紧,不如去江南另寻机会,既能在皇上面前表现,又可趁机弥补捐银的损失。乾隆看着和珅主动请缨的样子,心中暗自好笑,却也点头应允:“和爱卿此去,务必尽心竭力,莫要辜负朕的期望。”

和珅领命而去,临走前特意绕道慈心院。他站在院外,看着院内忙碌的人群和高高挂起的“和?珅捐建”牌匾,冷哼一声:“雁璃公主,咱们的账,日后慢慢算!”而院内的小燕子似有所感,朝着院外的方向望去,嘴角勾起一抹狡黠的笑容,低声道:“和大人,可别在江南栽了跟头才好。”

一场关于善名与算计、真情与权谋的较量,随着和珅的南下,又在更大的舞台上拉开了帷幕。

错乱章节催更!